研究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1-01-3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党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党硕
STEMI是临床心内科急重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疾病进展迅速等特点,临床救治时间短且病死率高。STEMI患者临床急救的关键在于介入治疗,而介入术时间依赖性强,越早开通血管,治疗病死率越低、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好。区域联合救治是在患者发病后,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送至合适的医疗中心实施及时救治的一种体系模式,可有效提升STEMI患者临床救治效果[1]。本次研究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STEMI患者为研究样本,分析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体系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救治模式的不同,择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30例,将体系组建前65例纳入对照组,体系组建后65例纳入研究组。纳入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确诊,胸痛时间持续30min,且伴有ST段抬高,存在缺血性临床胸痛病史;心电图存在动态演变,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同意支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由急诊分诊接诊(未提前进行心电图信息传输),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快速肌钙蛋白检查等,专家会诊后确诊为STEMI后,在家属支持同意的基础上,送患者至导管室,行PCI治疗,最后送至冠心病重症监护室。
附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对比(±s)
附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对比(±s)
组别 FMC至首份心电图完成(min)发病至FMC时间(min)获取患者知情同意时间(min)进门至开始溶栓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n=65) 28.2±13.1 7.8±2.5 106.2±58.1 306.1±156.5 10.5±3.1研究组(n=65) 10.5±5.4 5.5±1.3 63.5±43.4 118.4±45.6 7.3±2.5 t 10.769 6.580 4.747 9.278 6.47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附表2 两组患者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研究组实施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体系,该体系核心是基于我院绿色通道,由救治医疗组及护理组的主导工作,利用微信共享平台将院前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值上传;在我院120院前急救团队和周边医院的共同合作下,预先制定该区域内STEMI患者标准化的诊疗及护理流程、再灌注方。该中心体系主要人员包含院长、医务科及护理部组长,各科室专家和120急救团队(远程会诊专家)、我院及其他医院核心科室的护理人员(急救护理组)、急诊介入医师等,建立微信群。(2)制定流程图、人员培训,在体系建立后组织核心医务人员开展相关培训,还要加入体系周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国内外STEMI相关诊疗指南,由相关人员共同对本院流程图予以完善及改进,从第2个月后开始实施。(3)流程实施,所有体系人员严格遵照流程执行相关操作对STEMI患者给予救治护理。①对120急救车辆配备先进的设备,如心电图机可以快速作出诊断报告、监护仪器可将血压、心电图、血氧等各项数据直接采集存储、快速检测心肌酶值的定量分析仪、易于携带小氧气筒等。②建立时间管理表格,详细标记急救护理的各个时间节点,开展院前护理工作。③实施三级质控,一级主要工作是对病例及数据的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遗漏由导管室护士人员完成;二级对出院及死亡病例的审查,由心内科信息护理人员负责;三级是对数据的阶段性浏览及抽查病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④定期组织开展会议,分析本阶段的质量问题及对典型病例予以讨论,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制定的流程图给予完善,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FMC至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获取患者知情同意的时间、进门至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2]。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30d内再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4.0软件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间节点评价 研究组的各时间节点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1。
2.2 救治效果评价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梗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危重疾病,再灌注时间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有关数据显示:平均再灌注时间每增加30min,一年内患者的病死率就会提高7.5%左右。造成STEMI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在于发病后患者延误就诊或就医后救治体系的延迟,从而错过最佳再灌注的治疗时间窗。因此对于STEMI患者来说尽早、及时开通梗死动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何缩短濒死心肌的抢救时间和心肌缺血时间,提高再灌注比例,减少医院的时间延误是影响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主要因素[3]。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的干预体系是利用智能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完善的体系,紧密连接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基层医院及时救治等环节,对医院救治护理的流程予以优化改进,在远程指导及监控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提前做好转诊、接诊准备工作,在多区域共同合作下,缩短了诊断、转诊、急诊的救治时间,从而提升临床抢救的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时间节点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梗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低,P<0.05。对STEMI患者实施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的干预体系,在接到120急诊电话后快速出车,在途中指导现场呼救人给予患者急救,接诊后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心肌标志物快速检测、氧气支持等;在转运途中为患者家属开展知识宣教,并告知治疗方案及预后,尽快取得家属一方同意,通过智能系统将患者的心电图信息传送至医院心脏中心,通过终端查询患者的心电图等各项信息并作好前期工作;到达后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开展救治。建立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重症监护、随访病例一体化的信息支持系统,提升急救效果,对保障患者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STEMI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区域协同救治联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的干预体系,能够缩短临床救治的护理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急救效果,降低再次梗死的风险,故可推荐临床广泛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