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新动力
——北京市创建“美丽乡村路”侧记

2021-01-30

中国公路 2021年1期
关键词:莲花山西路延庆

2020年11月的延庆秋高气爽,朔风为远方的山脉添上了一抹静谧的深蓝,树枝摇摇晃晃地描画着背后苍劲的海坨山。这样一幅秋景下,干净平整的西西路犹如一条黑色缎带从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的村口往远处延伸,让人充满遐想。

后黑龙庙村第一书记刘猛站在村口,指着路边说:“这里年底要建一座公交车站,以后村民不用再步行2公里到张山营镇上乘公交了,大家都盼着公交站早点建成。”2020年11月13日,西西路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路”。同时也成为村民口中名副其实的“暖心之路”“致富之路”。

“美丽乡村路”助推“四好农村路”

为不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乡村公路(包括乡道和村道)运营服务水平,从2018年开始,北京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在确保路况水平逐年上升的基础上,开始创建“美丽乡村路”,推动北京市“四好农村路”迈入高品质发展新阶段。

三年来,北京全市实现乡村公路大修1600公里,乡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全市近4000个建制村全部按照“村委会距站点小于2公里”标准实现通客车,在全国率先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快递”。目前,全市乡村公路列养率已达100%,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路况水平处于良好状态并逐年上升。

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村口的西西路。(摄影:张林)

2020年6月,为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路容路貌,全面提升市乡村公路服务水平,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北京市美丽乡村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简称“方案”)。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行业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计划从2020年起,北京市每年完成200公里美丽乡村路创建——结合乡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和安全保障工程,展现首都乡村旅游景区和自然山川的秀美风光,服务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服务农村生态旅游经济、特色农家乐、民俗民宿经济等,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服务特色经济、技术等级合理、管理养护规范的美丽乡村公路示范项目,推动北京市“四好农村路”迈入高品质发展新阶段。

方案评选美丽乡村路的标准分为“实、安、绿、美”四个方面,“实”是指要为百姓带来实打实的福祉,“安”是指安全设施有保障,“绿”是指绿化要充分,“美”是指路域环境优美。方案包括了排水、附属设施、路基路面等共计30余项评分标准,评选按百分制打分,90分以上的路段被纳入区级美丽乡村路,在此基础上再评选出15条共计60公里最美乡村路,其中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延庆区各2条,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各1条。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获悉,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的10个区已经创建美丽乡村路66条共计226公里,有效带动了沿线生态旅游、特色农家乐、民俗民宿等产业的发展。评选过程中,不乏优秀示范路段,其经验做法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

2020年北京市评选出15条“最美乡村路”

“公路+”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延庆公路分局(简称“延庆公路分局”)副局长李林英介绍,在北京市最美乡村路评选中,延庆区申报了美丽乡村路8条共29公里,其中张山营镇西西路和大庄科乡莲花山路入选。近年来,延庆区把乡村公路维护改造列入民生工程,不仅为村民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公路+特色产业”“公路+乡村旅游”“公路+景观”等发展模式,使美丽乡村路成为北京市乡村振兴新动力。

刘猛介绍,2015年,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被定为低收入村。而现在,已经成为拥有19家高端民宿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后黑龙庙村有效利用周围玉渡山、龙庆峡等优质旅游资源,搭乘冬奥之风,通过发展高端民宿、宅基地租赁等途径振兴旅游产业,并于2019年成功“脱低”。被村民称为“暖心之路”“致富之路”的西西路功不可没。因为通路、通公交后,村民不仅出行方便了,农副产品卖出去了,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进来……

刘猛说:“外来游客常常开车导航来这里,目的地就是这条路(西西路)。”

改建前,西西路只有4米宽,通行条件差、路面破损严重,与村内干净整洁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西西路不仅通不了公交车,也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旅游黄金期的到来,延庆公路分局立刻会同张山营镇政府和区交通局商定西西路扩建和通公交的方案并实施。

改建后,西西路全长3.2公里,宽6米,南临官厅上游湿地, 北临海坨山、未来冬奥会场馆,在道路翻新扩宽的基础上,完善了交通标志,增加了470平方米的停车港湾,可同时容纳停车40辆,并在穿村路段设置了排水设施。

“游客在村里的留言板上对新西西路的评价都很好。村民也自发成立了保洁队、护理队,不定期养护西西路。西西路暖了村民的心,村民也发自内心地爱护它。”刘猛告诉记者。

在延庆区,与西西路同时入选的大庄科乡莲花山路也是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的最美乡村路之一。

莲花山路紧邻莲花山森林公园景区,是景区唯一进出山的道路。改造以前,莲花山路路面破损严重,路段线型差、视距不良,路面宽度窄、错车困难。为改善交通条件,带动旅游发展,延庆区对莲花山路3.92公里进行加宽改造,改造后路面宽度6米,路基宽度7米,增加钢板护栏2048米,管涵18道,可有效避免路基因高山水流冲刷和积水损坏,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根据沿线景观增设停车港湾7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

莲花山路改造完工后,旅游大巴车可以直接开进农家院和民宿,并于2020年10月首次开通公交路线,使村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变为了现实,带动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

左图为莲花山路改造前,右图为莲花山路改造后。(供图:李庆彬)

“延庆经验”切实践行“两山理念”

由于延庆区山区、半山区较多,为切实践行“两山理念”,近年来,延庆公路分局在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首先秉承保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在施工中做到不破坏、不污染、合理利用,尽全力使路、景、村、林、田融为一体。

公路工程开工前,延庆公路分局与施工单位和属地政府一起实地勘察,提出具体要求,施工中尽量不动村民一花一木,保持原有景观植被,尊重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精心设计、精细施工。例如,为避免发生事故,原急弯路取直后,增设警示标志标牌;在设计坡度方面,保证行人及车辆出行的舒适度。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往产生的路基旧料,被用于路床处理或作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掺25%旧料)在路面面层中使用。

农村公路管理方面,延庆公路分局始终坚持规划引领,聚焦突出问题和人民需求,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毛细连通,构建结构合理“畅、安、舒、美”的内通外联交通格局。自2016年以来,延庆区共计完成82条路143.9公里建设,惠及全区所有乡镇,为新开通9条直通乡村的公交路线奠定了基础。同时注重制度保障,延庆区政府牵头研究制定了《延庆区深化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还将实施包括路长制在内的新修订的《延庆区乡村公路管理制度》。

延庆区15个乡镇全部设立乡村公路管理站,其中在旧县镇设置专职公路站,公路管理站管理人员共计58人,养护队人员507人,满足乡村公路每3公里1人的人员配置要求。各乡公路管理站重点养护工作包括日常巡查、保洁、打草、防汛除雪等项目,包括桥下排水、路侧地质灾害隐患的观测、冬季除雪铲冰等工作。延庆公路分局采取“月检查,季评比”的方式对个乡镇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目前,延庆区乡村公路1068.023公里全部列入养护里程。

2021年,随着乡村公路“路长制”机制的试点启动,延庆区乡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将向着全民参与、规范精细、科学严谨的方向健康发展。

莲花山路在如画的秋景中,与路域景色融为一体。(供图:李庆彬)

猜你喜欢

莲花山西路延庆
延庆区总工会开展“以案释法”线上培训活动
罕乌拉西路
莲花山公园真美
西路站里油味浓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延庆巨变册页
“兔”与“免”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桃花也“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