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客观性原则:浅析情感注入客观新闻报道的合理性
2021-01-30熊媛
□熊媛
一、引言
情感在早期新闻业发展中往往被认为是理性的对立面,是主观、偏见的代名词。典型的如对煽情性报道的广泛认知使情感注入报道的做法难以得到社会和业界认可,情感也被直接归入非理性的范畴,成为报道追求真实客观的阻碍因素。因此,传统的新闻研究往往建立在理性—情感二元对立的框架之下,情感则成为研究批判的对象。
然而,随着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情感功能及机制的系统认识,从而重新看待理性和情感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二元主导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情感不再被看作理性的对立面,而是成为促进理性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情感成为一种情感理性,理性不是独立的思维能力,它需要紧密依靠情感系统。没有情感的参与,人的思维能力将严重受损,两者是互动互补的关系①。新的认识的产生也促使相关学术领域对原有传统二元主导下简单否定情感的研究进行反思,相关研究出现了情感的转向。
而在新闻学研究中,这种情感的转向虽然也引发了关于情感与公共理性、客观性关系方面的反思和探讨,但这种转向并没有改变原有研究主导的格局。原有的客观性原则强调中立、理性不带偏见、不偏不倚的立场,这与情感的存在相矛盾,使得现今大多相关的研究讨论仍然是否定情感的正向作用的。然而,本文认为情感的注入与客观新闻报道并不相悖,将情感作为报道超越客观性基本要求后提升报道质量和效果的正面因素来论述其合理性,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情感与客观性的关系来突出情感摄入新闻报道合理性的一面,找到正面利用情感因素使新闻业达到加强公共对话、促进公共福祉旨趣的具体策略,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情感在客观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不可避免性
新闻报道实践中各个环节的现实推进其实都需要情感的介入。新闻中的“情感”可以包括记者本人的情感体验、事件当事人的情感表达、其他消息源的情感表达等不同层次,甚至还包括能够唤起公众情感的新闻叙事方式,新闻需要排除情感的说法因存在模糊而立不住脚②。综合这种观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情感在客观新闻报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避免性。
(一)新闻当事人描述事件时的情感流露
新闻事件当事人是客观事实的再现主体,多方当事人对事件进行的解释成为事件报道的重要线索和材料。当事人在叙述时不可避免地会带着有自我立场的观点去叙述部分事实,其自我立场的表达很大程度是带有自我情感的因素的,且这种情感与事实不可分割。主观情感的表达有时会使当事人之间对事实的认知出现分歧,这说明新闻真相还在显露的过程,而客观新闻报道的进展则体现在促进这些带有情感的有关事实的描述在各方达成一致认同,从中获得新闻报道的真相。比如,很多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是在各方新闻当事人观点间的博弈与互动中完成的,其中新闻当事人的重要性使有关事实的情感表露也变得极其关键。
(二)新闻记者的情感体验与意义传达
新闻记者应该拥有感知、判断和选择事实的能力,这离不开新闻记者情感直觉的辅助。新闻事实的采集阶段,不仅需要记者去实地采访客观记录下来,而且需要记者去体验和感知现实,用新闻敏感去发现更多的线索,从而尽可能多方面采集到涉及事件的完整素材。比如,记者去实地进行灾难报道时需要有共情能力,要去发现更多的真实而打动人心的细节。而在撰写新闻文本时,记者需要对事实进行判断和选择,其中的判断选择标准也不是纯客观的,记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自己对事实的认知而做出相应的报道安排。因此,在新闻记者的情感体验与意义传达过程中,情感无法避免地参与其中。
(三)新闻受众的情感需求及情感化的反馈
受制于不偏不倚的客观性原则,新闻报道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这让新闻受众更加呼唤有观点的报道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客观性的原则如若真排除情感因素,报道出来的文本内容很容易成为达成认同的新闻事实的堆砌,新闻报道变得千篇一律。在这种状况下,新闻受众则会转向带有较明确新闻观点的事实报道,以满足自己不同的认知需求。另外,新闻报道要想产生良好的社会反馈,也需要借助情感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受众,从而形成联动的社会共情效应。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注入情感进行整体编排,往往也会引来受众更多的情感反馈。这种情感反馈也会化为受众的现实行动,去进行转发传播等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将一种情绪带给更多的人,从中形成的遍在的情感和情绪也会影响到之后的报道走向。这个过程说明,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力量,单纯依靠客观性原则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情感超越客观性原则的具体依据
情感与理性被认为是相辅相成的。情感被称为情感理性,是一种情感智慧。而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客观理性,相对应的情感也应看作是一种情感客观,它与客观性原则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合理情感摄入新闻报道中,给现实的新闻业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机,促使新闻客观性更切实地达成。
(一)鼓励记者实地参与并进行情感劳动
在客观性原则的控制下,报道只需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记者主观情感的表达是极其克制的。为规避表露情感的报道行为,记者往往会借助他人之口来为自己规避损害客观性的风险,但这其实并未做到对新闻受众负责。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种风险规避行为会使记者“跑新闻”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改写通稿和权威媒体的报道则成为规避风险、记者省力“提高”新闻效率的优选。而在获取了有关情感的素材的情况下,新闻记者也不会以自己的视角将相关情感材料放入新闻报道中,而是“外包”给新闻当事人和知情人,这之中没有展现出新闻报道为公众发声的态度,记者没有付出该有的情感劳动,报道流于报道客观事实的形式。这种做法也将报道变为一种关乎个人间的情感互动,并没有发挥出媒介报道的力量,使受众得以触动。而情感客观的强调则鼓励记者去实地进行内心情感参与,并为此付出情感劳动,用“共情”的力量去感染受众。
(二)带有规范性的情感转向成为新闻报道拓宽报道的方向
一个新闻事件真相的逐渐显露,使得媒体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事实上达成共识,单纯追求客观性原则的新闻报道则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尤其是对于难有定论和僵持的事件来说。事实材料的缺乏使得媒体的报道工作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这时的情感转向则在很大程度上巧妙地化解了报道千篇一律、缺乏素材的尴尬境地,将报道的方向引向一个更宽的报道主题选择领域。当然,这种情感的转向仍旧是强调一种情感客观,它也需要像客观性原则一样具有一定的规范性,需要立足在公共客观的基础之上,情感的表达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不能带有偏见意识。因此,带有规范性的情感转向成为媒体在现实中拓宽新闻视野、做出有态度的新闻的现实路径参考。
(三)传递合理化的情感以促进公共对话
传统客观性原则强调的不偏不倚在现实中却不能发挥新闻促进公共和民主对话的作用,不能为社会各利益群体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不偏不倚的原则强调新闻媒体要对报道对象一视同仁,这同样会带来不公。对任何报道对象没有情感,往往会变成一种不加选择的无情。现实中,作为报道对象的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分化也由此带来。而新闻报道对各社会群体一视同仁的无情则可能还会使各社会群体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弱势媒体抗争的声音淹没在新闻报道中,他们参与公共对话的渠道被现实的报道原则隔断,其内部封闭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状况下,新闻报道通过传达合理化的公共情感来加强社会群体间的对话则显得十分必要,它能展现出对社会弱势群体应有的人文关怀,为其提供与其他群体对话的机会,从而加强各群体间的互动、理解和认同,有助于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四、客观看待情感带来的社会抗争行为
与合理情感相对,情感的力量还具有引发社会抗争性的一面,一些媒体会在报道中借助情感的渲染来鼓动社会集体情感的形成,以集体抗争的形式来获取相应的权力,这种做法容易导致非理性运动的产生和社会分歧的加大。其中,有些情感的集成往往会对社会秩序、特殊群体的利益造成冲击和挑战,带有社会抗争意识的群体在这种情感的渲染下,往往容易走向一种封闭状态,满足于群体内的交流,对外只强调群体的利益,至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则没有过多的理性思考。
通常的做法是,在报道中强调所在群体的身份,并通过一些报道手段将所属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对立起来,从而唤起情感的共鸣。就客观性原则和合理情感互补的关系来看,这种情感带有偏见,对群体外部一般带有一种“怨恨”“不平”的情感,不带有客观理性,所以其不是本文指出的合理情感的范畴。情感抗争性的存在启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情感在促进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要尽量体现出情感合理性的一面。
五、结语
就新闻报道主体本身来说,新闻记者应明确情感的作用以及运用其所应遵守的理性原则,将合理情感注入客观新闻报道,同时还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情感策略,减少情感疲劳的产生,以促进社会共同体形成的旨趣。而在新闻渠道方面,尤其是对新媒体来说,需要加强对煽动性新闻报道的整治和处理,通过积极正面的报道来指出原有报道的主观性和误导性,减少被包装的情感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新闻受众需要加强新闻素养,在生活中培养一种理性情感,提高对新闻报道的辨别力。这都需要借助一套情感光谱或者具体检验情感标准的指导,这种具体统一标准的提出值得未来研究深入探究。
注释:
①陈红梅.情感、阶级和新闻专业主义——美国公共传播危机的话语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9):38-56+127.
②袁光锋.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0):57-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