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配音演员的发展困境及培养对策
2021-01-30刘蔚樊强
□刘蔚 樊强
影视配音演员,就是以声音为依托、以语言表演为手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的幕后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声音还“魂”,为人物表达增光添彩。在影视技术日臻成熟和从业人员规模增大的当下,影视剧市场对配音演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在追求速度高于质量的创作大环境中,影视配音演员在职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如粉丝经济影响、配音技巧单一、素养有待提高等。明确行业现象并提出有效措施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影视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视配音演员职业的重要性和制约因素
(一)影视配音演员的作用
简单来说,影视配音演员的工作内容就是用配音演员自己的声音代替原片里的声音,不仅是人物对白,还包括解说、旁白、独白、杂声等人声语言。早期强调影视演员翻译影片台词的作用,后期影视配音行业在发展中,前辈们还发现了配音演员不仅仅只是做到转换语言样态这么简单,其真正意义是在演员表演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人物角色的情感魅力,与演员合二为一,融入到角色中去,弥补完善演员表演缺憾,还原出完整的优秀影视作品。
(二)制约影视配音演员创作的因素
由于影视配音“三度创作”的特性,影视配音演员在创作中会在作品本身、人物角色、创作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限制。配音演员只能用话筒在已有的视觉元素基础上,依据影片风格从听觉元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再创作”,并且不能脱离影片原剧本的台词和演员提供的人物形象去搞独立的创作。配音演员须针对不同演员的个人特点及表演风格进行分析,仔细琢磨和观察演员本身的声音特点。比如,季冠霖在为甄嬛配音时就特意模仿了孙俪本人的声音特色,帮助演员高质量完成了“甄嬛”一角的还原,还因此走进了大众视野。
二、影视配音演员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程式化”配音方式
如今,影视剧行业的作品制作大多略显浮躁,影片根基不稳,片中人物角色设定单薄,角色与角色之间有很高的重合度。比如偶像剧中“统一”的天真少女,古装剧中“统一”的反派女二等,在声音要求上也高度一致。再加上“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影视配音演员之中有一部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片方在选择配音团队时优先选用对作品宣传有利的“台前”团队,因此很多观众反映听到角色的配音“千篇一律”“油腻”“乏味”,而且会和其他角色串戏。
受到影视作品不断市场化、追求短周期的流水生产、前期明星成本极高等因素影响,后期制作中留给配音演员的时间及薪酬都少之又少。配音演员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做到对剧本及人物完全地吸收和渗透,只能采用模版流程化的快速配音方式使配音和人物大致贴近。加之影视配音工作报酬低、时间长等原因,多数播音、表演专业出身的人只把其当作副业。在其他群体中,大部分留下的人都以兴趣爱好为主,二次元动漫、广播剧等其他配音领域是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配音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影视配音行业中合格的从业人员过度集中,多样性不足,市场缺乏“新声”加入。
(二)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与教学
配音看似行业门槛低,其实是一门兼具表演与有声语言再创造的语言艺术,要达到专业水平还是要在夯实基础、刻苦钻研人物上下功夫。因此,配音演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快速把握角色情感、适应人物的能力,进行充分有效的训练。但是,国内的影视配音演员还是以散户为主,大多是艺术类相关专业出身转行。国内设立影视配音专业的高校或机构大多都将其挂靠在播音或表演专业之下,并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分支。所以,影视配音的训练技巧并不是高校的教学重点。
另外,随着演艺圈明星、演员等公众人物的高曝光宣传,影视配音行业在网络上逐渐风靡,引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好奇。社会上的某些机构看到商机,打着专业配音入门的幌子谋取利益,实际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能提供专业影视配音训练的地方少之又少。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关影视配音的专业理论体系还未完善,更多的是相关领域的延伸,不利于配音演员对专业知识素养与职业能力评判标准的认知。
(三)“饭圈”不良风气影响
随着影视剧作品全方面的宣传模式不断成熟,配音行业内也逐渐向“饭圈”的营销模式发展,既达到了宣传影视作品的目的,也为配音演员带来了流量。由此可见,这本来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饭圈”营销模式就需要配音演员额外承担起本职以外巩固粉丝的任务。
圈内一些配音演员享受到了被粉丝追捧的好处,沉浸在与粉丝互动、展示个人生活、打造“人设”等本职以外的事情中,迷恋“公众人物”的光环,渐渐疏忽了对配音专业技巧的打磨,不久就暴露出了专业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问题。影视配音演员不重视提高业务水平,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形势和工作情况就会无力胜任。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风气。
三、影视配音演员的培养对策
(一)配音演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影视配音演员需要保持初心、把握心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明确影视配音演员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关键作用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制约性,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对症下药。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影视配音演员还需紧跟行业发展态势,选择业内具有影响力及带头作用的影视配音工作平台,制作完善优质的个人配音作品,为进入良好的工作平台打好基础;在有序的配音工作中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角色,勤与导演进行沟通交流,多多观察请教前辈同行的专业方法,学习并完善自身能力并掌握快速把握人物特点、进入角色的方法,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同时,应摒弃杂念,摆脱“流水线”配音工作方式的影响,在保持规律的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专注于提高自身对生活的感知力和对情感的掌控力,探索思考影视配音的体系发展道路,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提高专业能力,影视配音演员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作为幕后人员,影视配音演员本不为观众所熟知,但由于其声音表演与台前演员相配合,且在如今的影视大环境下,影视配音演员也成为作品一大宣传内容,所以影视配音演员也要对自己进行高标准的严要求,提高道德素质,维持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高水平的道德素质往往离不开文化素质的培养。由于常常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引发内心对人物角色恰到好处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影视配音演员应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细心观察生活细节,善于将自身经历与角色体验融会贯通,以此达到贴合人物的目的。
(二)片方应加强影视配音工作的流程管理
对于片方来说,影视作品后期的配音工作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制作经费的分配问题,还有片方对后期配音工作的轻视。然而,一部堪称精品的影视作品,除了前期编导演摄、服化道灯等部门的高水平默契配合为精良“画面”的制作竭尽全力,也离不开后期配音工作对完美“声音”的贴合全力以赴。声画的高度契合是一部影视精品的基本要求。
对于影视配音工作,片方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改善管理。第一,应根据作品预计的上映时间合理规划前期拍摄制作的时间段,沟通协调演员的工作档期,提前确认后期配音工作的展开计划,为配音工作留出充足的创作时间,设计预留补救方案以避免意外差错;第二,提高对影视配音演员的重视程度,选择专业能力合格的配音团队,了解把关配音演员的整体搭配,在配音演员的主要角色分配上,不仅要考虑到与角色性格塑造的贴合,还要增加与原片演员本身的匹配度;第三,完善影视配音演员的工作环境,保证满足专业的环境要求,提供标准层次的录音设备,为提高作品配音质量进一步提供保障。
(三)加快形成业内互联互通平台
在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国内的主要配音机构有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春电影译制厂等,配音演员每年的工作都由国家分配的影片组成,机构内都有固定的配音演员。译制片沉寂之后,大部分配音演员离开译制厂各自为战,个体散户状态严重,没有权威官方的配音机构组织,配音演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素质水平差距明显,“专业配音演员”的标准变得模糊不清。
2010年,著名配音演员姜广涛带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配音工作室“光合积木”,为配音演员进行集中化、商业化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业内其他知名个体配音演员纷纷效仿。对于社会平台来说,业内可定期举办同行交流会、经验分享沙龙等活动,为影视配音演员们提供交流、沟通、解惑与分享的平台。具有影响力的影视配音工作室应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工作室前辈起好带动作用,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入门渠道,向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四)高校应加强对专业配音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影视配音专业对于部分高校来说一直都属于主流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大部分院校都将其归属于播音主持专业或表演专业的门类课程中,专业内的有关教学与实践十分匮乏。高校应加强为行业人才缺口培养输送就业人员的意识。艺术院校应设立专门的影视配音专业或对相关专业下的影视配音专业方向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业内专家编撰系统的影视配音教学教材,表演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讲师带头实施影视配音的教学工作,院内沟通商议影视配音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内容,明确行业内的人才需要,与影视界市场接轨。定期邀请国内著名的影视配音演员为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与经验交流,为市场输送高水平的影视配音人才开通渠道。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和影视商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秉持着发展国产影视剧行业,为观众创作优质影视作品的原则,身处“流量”中心的影视圈配音演员们能够坚持初心、提高自身能力,打破目前影视作品中急功近利的“流水线”配音困境,学习老一辈译制片配音演员的创作精神,把专注力用到人物角色的分析上来,用到优质影视剧作品的创作上来,使影视配音行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发展道路,为国产影视行业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