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嬗变研究
2021-01-30谢晋宇
谢晋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纪录片充分发挥了见证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镜像”作用,真实展现了一线干部与工作人员的扶贫实践,记录了贫困区域百姓的生活实貌,彰显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宏大叙事”到“草根视角”
早期我国纪录片模仿前苏联的“形象化政论”模式,在主题上强调意识形态,在叙事上追求宏大讲述,缺少对个体命运以及现实生活的关注。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创作视角开始向“平民化”转变。就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扶贫题材纪录片而言,影片从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逐渐开始关注个体,走向生活。
(一)对普通个体的关注
过去,专题纪录片对于政务人员的刻画倾向于展现劳苦功高的人民干部形象,过于突出表现政绩成果,而当下的扶贫题材纪录片则打破常规叙事方式,注重客观真实展现一线工作人员与当地人民水乳交融的生活实景。纪录片《劳生不悔》讲述了发生在云贵川的三段扶贫故事,其中“贵州黔东南篇”将镜头聚焦到依靠电商直播扶贫的盖宝村。驻村干部吴玉圣依靠当地民族特色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了“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通过传统歌舞表演吸引游客、推广农产品,用互联网思维带领农村脱贫致富。因为工作原因,吴玉圣久疏亲人,引起不少家庭矛盾。在开车回乡的路上,吴玉圣因孩子流产眼含泪水,但面对扶贫大业,只能舍小家为大家。除此之外,吴玉圣还面临着股东撤股、团队成员离开、无法变现以及电商可持续发展等众多现实难题。影片除了展现电商扶贫的成功探索,也未回避扶贫路上的坎坷问题,正是对普通干部在扶贫路上真实与全面的展现,影片才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扶贫题材纪录片不仅塑造了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人员形象,也忠实呈现了贫困人员的脱贫实况与生活现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以扶贫的过程为切入口,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的讲述,呈现了脱贫攻坚这一历史画卷。第一集《从赵家洼到广惠园》将镜头聚焦到山西省岢岚县的赵家洼村,因为整体搬迁的政策,当地村民搬进了县城里的扶贫安置小区广惠园。搬迁时,村民捡着地上零散的玉米粒子、与牲畜相互依偎、告别住了四十四年的老房子;搬迁后,村民从打不开新房的门到接受新工作,努力适应着城市生活。正如导演路广华所说,这是一个历时三年的延时摄影,通过时间的压缩,这一帧帧的生活细节描述,展现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真实的生活变化。
(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扶贫题材纪录片创作视角平民化的转变还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上。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这一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一年》讲述了山西省岢岚县几个特困家庭的故事,影片以普通百姓为关注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感性的内容,如烤土豆、逛超市、下馆子、找对象等,这些酸甜苦辣,赋予了日常生活以新意,也为我们展现了鲜活的扶贫故事。CGTN纪录片《村里来了个扶贫洋专员》则跟随着外籍专家李龙的视角亲临扶贫的第一现场。在奎久村,李龙与扶贫专员同吃同住,这种“身体在场”的记录方式不仅构建了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纪录片作为纪实性的媒体,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影像空间中的生活世界。而这其中,日常生活是影像叙事的重要对象,也是展现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关系最直接的窗口。”扶贫题材纪录片没有采取宏大的叙事,而是将镜头聚焦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从日常叙事中勾勒出脱贫攻坚的时代大局。
二、从“自说自话”到“国际化表达”
长久以来,我国政治题材纪录片一直扮演着宣传工具的角色,在国家话语与文化传播中起到传递意识形态的作用。这种专注于自说自话的模式削弱了影像表达的丰富性,同时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部分扶贫题材纪录片开始立足国际视野,采用中外合拍的方式,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利用他者叙事的方式讲述扶贫故事。
(一)期待视野:中国故事的他者讲述
在信息接受中,“受众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注意与他们的原有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相符的信息,或者他们需要和关心的信息。”因此,当信息的传递者与信息的接受者存在较大的地域、文化以及思想差异时,就会出现传播的期待视野。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适度的陌生化能够增加观众的期待视野,例如在叙事策略中,让外国人担当中国故事的叙事者,用外语当作叙事语言,然后在文化差异中进行讲述。这种从自我讲述到他者叙事的改变使影片增添了新奇的观感,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另辟蹊径,采用外籍主持人的视角讲述当下中国的脱贫工作。在影片中,珍妮和安龙是纪录片叙事的主要承担者,影片随着他们的脚步来到中国各地,分别讲述了城乡联动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以及金融扶贫四个故事。因为地理的因素,生活在贞丰县的布依族缺少就业机会,但随着时尚公司的帮扶,布依族凭借自己的手艺不仅实现了生活的质变,还将刺绣这一古老技艺传承开来。两位主持人在扶贫一线实地考察,以提问、体验、观察的方式增加了影片的纪实感和真实性。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摆脱了以往专题片政论式的枯燥讲述,还能更好地带领观众理解我国的扶贫政策,体会真实的扶贫故事。此外,在跨文化的语境中,纪录片的传播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为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传播,采用他者叙事的方式能够消除外国观众的心理壁垒,这样不仅能让外国观众产生共鸣,还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平等对话:文化交融与表达
“中国艺术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是在保持民族品性的基础上与世界的深层次接轨、融通和对话。”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并不是纯粹地由“他者”发声,而是在自塑和他塑中实现平等对话与文化的交融。纪录片《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立足国际视野,选取了三位不同身份的外国嘉宾,用体验生活的方式讲述我国的扶贫故事。影片中,基米·维尔纳来到云南垮来底村,与村民一起割草种药、编织竹筐、聆听怒族乐曲,除此之外,她还亲自烹饪家乡美食招待村民,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几天的相处中,基米在享受劳动乐趣的同时深深感受着村民的热情。在临别之际,基米与村民一一相拥,不舍离去。纪录片的另外两个主人公也行走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他们了解了那达慕大会的盛况,追寻了古镇的历史与过往,还体验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活。这种平等互动的生活方式真实呈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景观,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深层交流。与此同时,平实的镜头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也以小见大地展示了宏大的主题,塑造了国际视野下更立体的中国形象。
三、扶贫题材纪录片的机遇与挑战
(一)展现人文关怀
通过对扶贫题材纪录片的纵向对比,笔者发现近年来的优秀纪录片在创作策略上有很大突破。例如《劳生不悔》《我的扶贫年》等影片注重人文表达,通常采取跟拍等方式全景呈现扶贫工作人员以及扶贫对象等人,通过具体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典型的扶贫事件。这种聚焦于人的叙事方式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人文情感和家国意识,而且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宏大主题。国内部分扶贫题材纪录片虽然摆脱了之前的宏大叙事,但囿于脱贫攻坚的时代语境,往往急于展现政府成就,而忽视了具体的人。因此,扶贫题材纪录片应当深入一线,将镜头聚焦到具体的人,以普通人的视角进行叙事。此外,扶贫题材纪录片要坚持人文情怀的导向,注重挖掘故事的人文内涵,用具体的事件记录这一千秋伟业,用真挚的情感展现中化民族的文化积淀。
(二)去精英化的微观叙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传播系统改变了以往主流纪录片的传播格局,同时也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相比于之前纪录片的精英化导向,当前主流纪录片开始拥抱市场,将焦点转向大众日常生活。这种叙事方式“将叙事聚焦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感性内容,以叙事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为关注对象,让叙事以更为鲜活的方式呈现”。例如全面展现脱贫攻坚的《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这一年》等影片都采用观察式记录方式,全景纪实的手法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赋予故事实实在在的内涵。与此同时,扶贫题材纪录片在微观上以平实记录为主,在宏观上要把握脱贫攻坚的文化内涵,通过聚焦人物、事迹这些切口传递主流价值。
(三)国际合作传递普世价值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需要构建新的话语体系,通过他者叙事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交流。此外,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挖掘不同文化中的共性,找到能引起全人类共鸣的元素,实现普世价值的交融。例如《做客中国》中的三位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主持人与中国百姓相濡以沫的生活,在平等、包容的对话中实现超越国别与文化的共情传播。只有在这样的国际视角下,不同文化复合共生,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四、结语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扶贫题材纪录片凭借影像的特点成为这段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与书写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与宝贵经验,归纳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扶贫题材纪录片作为特殊时代记忆的承载者,应当把握时代使命,为文化传播提供更高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