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解码与诗性回溯:《痛苦与荣耀》的符号解读

2021-01-30曾欣宇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阿莫萨尔瓦多荣耀

曾欣宇

波德莱尔在他的《恶之花》里写道:“任何一位抒情诗人,最终注定要踏上返回失去的乐园的道路。”当历史车轮滚滚流过,岁月在时间的刻度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笔墨,在最后到底什么可以被留下?是人的记忆还是客观的影像,抑或深入人心的叙事与精神,又或是留存含义的符号和语言……在种种的可能中,折返的道路尚未到达终点,而有的人却可以行至水穷,坐看云起。

2019年初夏,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带着他的新作《痛苦与荣耀》重新出现在大银幕。影片讲述了年事已高的著名导演萨尔瓦多面对身体病痛、创作瓶颈和母亲离世的多重打击,开始回顾过去,并与过去一一和解的故事。多数场景源于阿莫多瓦自身的回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他自身无可代替的经历与过往,这使得该片极易被打上“自传体”的标签。阿莫多瓦并不太愿意承认这是他的自传,只说是一部半自传的虚构电影。如果同样的境遇追溯到符号,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但从某种角度而言,符号在《痛苦与荣耀》中的指涉更多指向了导演自身。

符号学家里多夫为定义符号写了几千字后却直接说:“符号学有必要给‘符号’一个定义吗?语言和影像虽可以被一个容器般的词语定义,但人生的轨迹与回忆却无法装进语言的嵌套,它是一种可以被携带的、可变化又不停流动的标志。”而《痛苦与荣耀》更多的特别之处在于,年过古稀的阿莫多瓦导演将自己的人生历程融入其中,不仅仅在于视听语言上有许多延伸性的符号,影片的剧本设计、整体结构、文化背景、个人情感的表达都存在着解构自我的符号。这些符号组成了导演致敬自己的一部作品。

一、自我解码的表达

想要与过去形成最佳的勾连,就要把自身融入过去,或将过去嫁接于现在,形成固有穿梭的链条,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回忆链。阿莫多瓦本人谈到创作这部电影时说:“当我开始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我又重新回到了这种阴郁、悲观的情绪之中。为了放松肌肉,我把自己浸在了水中,泡在浴缸里,就像片中的主人公萨尔瓦多那样。”

从电影的名字来看,“痛苦与荣耀”的名称模式,早在导演1995年的电影《我的神秘之花》中就已经出现。玛丽萨·帕雷德斯饰演的作家存有未完成的一本小说,书名为《痛苦与生活》,故而“痛苦与XX”的模式并非在阿莫多瓦作品的第一次出现。阿莫多瓦对于“痛苦”的建构从未停止,而对于痛苦,已然不再是生活的依附,而是与荣耀共同存在的、没有敌意的充盈个体,更是一次从名称上的自我解构。

纵观阿莫多瓦所有的作品,《欲望法则》《不良教育》《痛苦与荣耀》这三部作品有着最紧密高度的互文性,是阿莫多瓦自身影子的投射,它们有着反复的主题、重现的情节、相似设定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作品中的三位主角的姓名其实相当于三个名称代号,仿佛代表着三个人生阶段,Pablo巴帕罗代表谦逊,Enrique安里克代表强大的家庭统治者,而Salvador萨尔瓦多则代表救世主。阿莫多瓦历时三十年,打造了一个虚构的自传作品,尤其是在《痛苦与荣耀》中萨尔瓦多家里的布景、环境、收藏品、服饰和书籍,几乎是阿莫多瓦导演照搬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环境,而三位主角的职业均为导演,循序渐进至萨尔瓦多时,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救世主”的高度身份。

同样在剧情中,为了使电影剧情推进,使病痛中的萨尔瓦多重新开始创作工作,故事的一条线索围绕对电影《滋味》的修复展开。在《痛苦与荣耀》的剧情中,当萨尔瓦多提出想看看自己30年前指导的电影是否还存在,这是一部32年以前在马德里西班牙影院里上映的电影,由萨尔瓦多执导。凑巧的是,这个时间与阿莫多瓦1987年的《欲望法则》放映的年月重合。在2017年时,阿莫多瓦此片的修复版正是在这个电影院举行放映。《痛苦与荣耀》于2019年上映,正好距离1987年是32年。《滋味》之于萨尔瓦多,正如同《欲望法则》之于阿莫多瓦。二者在情感的传输中也有着异曲同工的设计。男主与恋人之间的爱意在对话间不经意流露,又在紧张的空气中展现。在《痛苦与荣耀》中,萨尔瓦多问久别多年的同性恋人:“你愿意和我共度今晚吗?”在漫不经心中流露着对过往的释然,如同《欲望法则》里的巴帕罗对某个一夜情人也这样说。

人类绝大多数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决定的而非现实目标所能制约,除却成年人之间的情感,童年时期则是水流的源头。片中出现:“宗教老师让我变成了一个笨蛋。”在《痛苦与荣耀》中出现的萨尔瓦多的童年片段,展现出孩子的乐园如何被毁坏、被宗教的教条与伪善所蹂躏的过程,与阿莫多瓦2004年的作品《不良教育》中神父利用权威将两位主角分开的剧情相重合,我们姑且称之为童年内核的一种翻滚与重现。

而这一敏感内核的翻滚,正是来源于导演儿时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经历。在他的眼中,男性都难以依靠,但女性则都是充满光辉的色彩,所以在他的电影中赋予了女性诸如爱、勇气、重获新生和面对未知的能力。多年来,他的作品中对母性的诠释变得更加全面:强烈的、疯狂的、极端的,充满痛苦与崇拜。从《我为什么命该如此?》的质疑到《关于我的母亲的一切》的无声致敬,其中的母爱是最强烈、最珍贵的。到《痛苦与荣耀》,母爱是一条忧虑重重的纽带。阿莫多瓦将一切综合起来,两位演员——阿莫多瓦的御用女星佩内洛普·克鲁兹和胡丽叶塔·赛拉诺给出了不同寻常的一体之两面的诠释。

在一重重的自我回溯中,阿莫多瓦塑造的每个人将自己的阴影层层剥开,犹如萨尔瓦多在水下,向下是更高水压的碧蓝水池,向上便是清澈自由的空气。无论向哪里,他们都顺着心中自己被围绕着的迷雾缓慢前行,在温暖又残忍的世界中成为自己。

二、视觉符号的转变

法国作家布封曾说:“风格即人。”事实上,阿莫多瓦的影像风格在《痛苦与荣耀》之前一直鲜明有致,那些充满重口味,如同性恋、双性恋、仇杀、异装癖、毒品、性和暴力的电影题材下,电影中的色彩充满冲击与对立、情欲与热烈,洋溢着西班牙独有的热情与性感。阿莫多瓦自己也说:“色彩是最好的象征,无需累赘的语言”。但在《痛苦与荣耀》中,阿莫多瓦仿佛褪去年轻时的高傲与鲜明,留下留白一般的恬淡色彩,为寻求观察萨尔瓦多在不同时期更加客观的视角,一改阿莫多瓦电影本身丰富的色彩语言和政治映射,本着朴素和沉着的原则,用柔和、自然的朦胧内景,从幼年萨尔瓦多和母亲一起居住过的洞穴墙壁到大幅占据剧场舞台的空白电影银幕,用大量的白色和米色取代了阿莫多瓦原有的独特而张扬的配色。

在如此温柔的配色之下,往往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力量,能与这种力量相抗衡的,只有爱这样的情感,譬如一个女人对他人超越自己的爱,譬如一个男人隐秘而沉默的爱。阿莫多瓦欣赏法国剧作家让·谷克多,并把他的两部作品分别搬进了自己的两部电影里。让·谷克多的《人类的呼声》讲述了一个巴黎女人接到与自己相恋5年之人的电话,那头的人却说自己要和别人结婚,在类似于繁花摇落般无法回避的悲伤之中,女子在精神崩溃的一瞬说出:“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欲望法则》的前四分钟,女演员以电影中的剧场作为摆渡之舟,诠释了女主角对爱情的绝望,人戏合一,也侧面勾画了男主角巴帕罗的职业成就。而在《痛苦与荣耀》中,阿莫多瓦则搬用了《一个孤独的男人》剧本,将主角萨尔瓦多的人生历程通过剧中的另一位男主角以戏中戏的结构袒露,实则是萨尔瓦多自传形式的独白,它铺展为阿莫多瓦在20世纪80年代马德里真实的鲜有保留的热情、放纵与肉欲的生活。

阿莫多瓦也是弗洛伊德的拥护者,通过这样的戏中戏,显示出自我指涉与明显的双重性。在戏中戏的化身与真人之间,阿莫多瓦用自己的叙事手法和心理描写构造了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现在,虚构的过去,它们亦真亦假,互相渗透。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映照为阿莫多瓦影子的写照,在当今的语境中,这样的自传体的表达,抵达一种导演的自我抒发的顶点。不再是混乱无序的鲜艳,也不是困顿虚无,而是在阿莫多瓦温和的叙述中,将它原本的风格重新聚集,通过另一种方式与过去的自我进行沟通与和解,在温暖的色调与舞台中塑造新的风格,无论过往的忧愁如何蔓延,当下即是新的自我。

三、文本符号的编码

在自我意识丰盈的表达中,也暗藏着一副西班牙风情的符号。在《痛苦与荣耀》中,阿莫多瓦对文学的引用贯穿整部影片。萨尔瓦多阅读时,引用了同为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在《惶然录》中的语句:“生命寡然无味,犹如失效的药物。”

这本佩索阿晚期的随笔,是佩索阿所有诗歌碎片的集大成作,映射了该片也是作为阿莫多瓦的半自传影片,对自我虚构、主观性、个人主义、异化与正直的一种颂扬,却也留给观众一种后现代的思维解读。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这样评价《惶然录》:“他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作者,佩索阿写出了整个文学,在里面可以看到所有的对立和本世纪所有的思想问题。”片中虽没有任何矛盾对立的冲突,也没有正面阐述西班牙那场“革命”,但在影片中萨尔瓦多的助理递给他由电影与文化评论家乔迪·科斯塔撰写的《如何以反主流文化告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西班牙变革至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影片中在大声读出该书标题后,萨尔瓦多却大声反问:“我怎么知道?”

在这本著作中,科斯塔称赞了阿莫多瓦逾越精神的演变和执着。佛朗哥上台于上世纪30年代,在此期间西班牙所有的电影都要宣传他本人和其主导的政府,这就导致在此期间西班牙电影市场充斥了很多表现宗教、个人英雄主义和“新西班牙”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了巩固保守政权的力量,他联合天主教势力,在两个主要方面对电影严格把关:第一是政治,第二就是性。宗教教育再度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这段高压统治历史长达36年之久。当时他关闭了西班牙所有的电影学院,阿莫多瓦不得不在一家电信公司上班12年,联想到《痛苦与荣耀》的海报,血液般的鲜红,两个人一虚一实,实体的人代表真实的痛苦,虚体放大版则代表背后隐存的荣耀。阿莫多瓦身着红色西装,衣领上是黄色点。在西班牙语中,红色是西班牙斗牛士的颜色,火的颜色本身就象征着激情、狂野。红和黄也是西班牙国旗色。1981年卡洛斯国王掌权后,将西班牙王国国旗上的黑鹰图案色彩删除。无论怎样修改,西班牙国旗的配色一直是红色与黄色,红色是斗牛士的鲜血,而黄色则是斗牛场的泥土,交相奏响着属于斗牛士的圆舞曲。阿莫多瓦始终代表着西班牙的斗士,压抑的创作灵感在“解放”的那一刻迸发,电影是他的灯塔。

四、结语

如今有一种思维认为电影符号学预示着一种程式化,符号消解了影像叙事本身的魅力,可能会沦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游戏式的影像,符号使电影遭遇电影本体性的危机。但影像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和语言,尤其是这种导演的集大成作品,融合了能指与所指,拥有镜像的价值和符号的差异价值。类似于《痛苦与荣耀》这样的作品,面对“活生生的语言”的变化,以一种似水柔情的不变,应对多变的现代影像,符号学依旧有着无限探索的魅力风情和真实的生命力。

《痛苦与荣耀》的故事灵感以及内容都是指向个人化的。同为自传体的作品,费里尼的《八部半》是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表现真实与梦境的手法更是精彩。当然它也并不能说是费尼里的自传电影,电影里包含了大量的真实、谎言与梦境,就像一个大型的艺术宝库,留待观者去挖掘其中的奥妙。相较于梦幻的《八部半》,《痛苦与荣耀》更多以写实与叙事的手法,以一种更贴近生活和人的艺术,构造了阿莫多瓦自己的篇章,流畅而平整,留白中带有叹息,叹息中却鲜有哀伤,只是柔情似水,却又在神采中描摹独有的风景,是阿莫多瓦自己的绚烂烟火,是不被定义的符号,是虚构的自传影片与沉淀后的一份份爱。

正如片名带给我们的某种意会——痛苦和荣耀,是人一生中最记忆犹新的时刻。年轻的阿莫多瓦从电信公司辞职,全身心投入电影创作,他说:“只有电影能拯救我”。正如影片最后小萨尔瓦多望向星空,那一刻,自己的烟花倏然绽放;也正如艺术家们仰望着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在头顶,也更在内心。

猜你喜欢

阿莫萨尔瓦多荣耀
荣耀
荣耀
大胆的阿莫
荣耀Play 4 Pro LOGO
萨尔瓦多驱逐委外交使团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一场球赛引发的战争
阿莫
像风一样穿过,荣耀又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