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牢少先队阵地 传唱经典红歌

2021-01-29马静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歌国歌红色

马静

【摘 要】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的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而红歌是时代强音,能唤起历史记忆,鼓舞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勇前进。少先队员应做好榜样,从小事做起,从唱好国歌开始,从学唱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出发,激发民族责任感,坚定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

【关键字】经典 红色歌曲 少先队

一、红色歌曲教学现状

红色歌曲简称红歌,是用来歌颂革命精神和祖国的歌曲。音乐课程中的红歌所包含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一味宣扬,学生并不能理解何为红歌,何为民族情感,而红歌就是弘扬伟大祖国的正声德育。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唱好教材中的红歌,而且还应该多组织一些与唱红歌有关的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传播红色歌曲的平台。

当今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体会不到战火纷飞年代的纷扰与恐怖,不了解这些红色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在学生们眼里,这些代表不同时期文化潮流的红歌只是音乐课本上的一串串音符。

作为典型红歌的代表,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歌当之无愧是国家的象征,代表民族之魂。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聂耳是第一个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劳苦大众写歌的作曲家。国歌是无数先辈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写照,它也喚起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和初中音乐教材都要求会背唱国歌,说明这首歌曲的重要性。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也要铭记历史,奋勇前进。

笔者对南京市某小学升旗仪式中学生背唱国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校一小部分学生音准有问题,节奏不稳定、强弱不明显;极个别学生站姿不规范,中途有停唱、假唱的情况;而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感情、正确地演唱国歌。由此说明,这所学校的国歌教学情况尚可,但仍需加强。

二、抓住契机,多方面融入红色歌曲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们过早接触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追求享乐,缺乏责任感,越来越多的学生想成为明星、网红。为此,音乐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音乐文化活动,弘扬民族正声,还要防止低俗音乐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一)潜移默化熏陶,弘扬积极思想

教师要紧紧抓住班会课、升旗仪式、实践活动等机会,引导学生听红歌、唱红歌、赛红歌。让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感受红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爱国情怀。

例如,我们利用晨会时间进行“不负时代,有我底气”主题教育:听侯志慧姐姐的励志故事。笔者向学生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你怎样理解志气和骨气的关系?当侯志慧姐姐夺得金牌时,她代表中国,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铿锵有力的国歌奏响时,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今后每当国歌响起时,你该用什么声音来演唱?用故事和问题引导后,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课堂创意提问和故事讲解下,学生纷纷表示,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又如,2021年暑假,突如其来的“德尔塔”变异毒株考验着南京市民,大家的生活、学习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感染人数归零时,迎来开学季,全校师生在大队部的组织下,举行了一场意义深刻的线上开学典礼——“理想照亮未来”,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充实的网课。从学生们的视角出发,以人物特写、日记分享、红领巾寻访等形式,通过云端,全省中小学师生一同探讨“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该如何担当起时代责任,赓续红色血脉,投身复兴伟业”。“七一勋章”获得者、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00后”奥运健儿等代表走上讲台,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这些英雄和楷模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特殊的线上升旗仪式、线上“开学第一课”等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种子,学生们行队礼、唱国歌,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教师们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契机引导学生唱好红歌,这样既可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又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聆听英雄故事,增强爱国情感

红歌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能愉悦身心,使学生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并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如“喜马拉雅”App、“学习强国”App等聆听英雄故事,观看红色情景诗剧、红色故事绘本,参加“讲红色故事,做强国少年”中小学生微视频大赛等活动,使学生从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中受到鼓舞,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掌握过硬本领,全面拓展核心素养,塑造坚强乐观的意志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争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负起时代责任,赓续红色血脉,从而更好地为新授红色歌曲做铺垫。

在202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习近平总书记曾代表党中央寄语广大少年儿童,希望他们能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所以教师要激励学生从经典红歌中体会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和先烈们不屈的战斗精神,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责任感,使其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三)唱响经典红歌,弘扬爱国精神

在学习强国中的歌曲音频和电影片段中,学生们认识了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小英雄张嘎、不出卖村民英勇就义的王二小,等等。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懂得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例如,在教学歌曲《儿童团放哨歌》时,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学生们认真聆听,但没有人能回答歌词的意思,反而纷纷提问:“儿童团是什么?”“长梭镖、红袖章是用来干什么的?”此时,教师适时展开教学:少先队的前身就是儿童团,儿童团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当时影响力很强的组织,他们开展斗土豪、宣传革命道理的活动。在过去的年代,跟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帮着八路军站岗、放哨,掩护送情报的交通员,在人手不够时,孩子们还亲自送情报呢。为了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师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动作,准备好长梭镖、红袖章等道具,让学生进行表演,重温英雄事迹,感受儿童团员们的英勇形象,生发出敬佩之情。

(四)寻访红色基地,陶冶高尚情操

为了进一步加强革命文化传统的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踏寻红色教育基地——烈士纪念馆、军事部队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部队整齐的建筑、简洁的标语、宽阔的训练场,处处彰显出军营严肃的作风。教师还可以邀请教官向学生介绍部队的相关情况,并参观部队的图文资料室、库房、士兵宿舍和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列队训练等,请教官演示枪支的拆装。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获得成长。

红领巾在胸前飘荡,红歌在耳边回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正视红歌的地位和作用,把红歌教学放在首位。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了解和背唱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歌曲。从《国歌》到《队歌》《儿童团歌》《红星歌》等,用坚定有力、情感真挚的声音背唱这些时代歌曲,让红歌教学更有目标、方法和情怀。

红歌不但是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音乐作品,更是时代的强音,唱红歌能陶冶学生情操,是实现音乐德育双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创造不同情境,将生动讲解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诠释红歌内涵,组织丰富多彩的红歌活动,以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学生在红歌的熏陶和鼓舞中茁壮成长,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好少年。

猜你喜欢

红歌国歌红色
我们的队史会唱歌
中小学音乐红歌教学的德育价值与实现路径
国歌
红色在哪里?
当国歌响起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新晋网红,竟是一只因贩毒判刑5年的鹦鹉
嫌短,捷克奥委会要求修改国歌
追忆红色浪漫
永远的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