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2021-01-29范莉芳吴晓君
范莉芳 吴晓君
【摘 要】学生的课堂,就要理解学生的需要,基于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应相信学生、等待学生,依靠学生自主建构。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即促使学生对自身生命和外在世界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不断地实现从自然发展转向自觉发展。有效课堂的管理,应回归学生,以学论教,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基于学生 为了学生 依靠学生
有效课堂的管理,是面向学生的课堂,我们要理解学生的需要,基于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应相信学生,等待学生,依靠学生自主建构。
一、理解——基于学生
学生主体建构的动力密码是兴趣。如果课堂能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能比较轻松地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生长经验提供动力,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的知识和获得新的能力。
很多时候,笔者会让学生在课前提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正是我们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当然也会出现不是我们需要的,但既然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就要顺应学生的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原有的经验结构有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真切体验,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浏览学生们的课前提问,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好奇“世界上有没有最弱小的人”。这个问题本不在预设之内,但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其纳入课堂,先让学生们联系生活经验讨论“弱小与强大之间能否转换”。一个学生想到了一个故事:一只狮子被困于笼中,一只小小的老鼠竟然咬开了笼子,救了狮子。弱小的老鼠在这里就是强大的,而强大的狮子这时候就是弱小的。另有一个学生想到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剪刀、石头、布三者彼此相克,它们都是强大的,又都是弱小的……
学生们最后自己发出了感叹:强大与弱小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生们对“弱小与强大”这个话题的认识远远超过了预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切莫一厢情愿,不妨多找一找学生们的兴趣点,比如学生的疑惑处、好奇处、争议处……学生在此展开思维的激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组织经验的交流,在研讨中提升自己的认识,经验随之自然生长。
二、服务——为了学生
学生主体建构的行动密码是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管理者如果能为学生们提供资源、条件、环境、支撑,就算成功了。这种探究,在数学课或科学课上体现得比较充分,而语文课,基本以对话为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过程中,话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话题既是学生进行预习时深入文本对话的凭借,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话题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入解读教材,设计有质量的话题,是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话题的设计
首先,要具开放性。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学《最佳路径》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较开放的话题:这一篇文章中有三处提到格罗培斯是大师,他称得上是大师吗?这个话题促使学生到文中逐一列举人物的优秀之处。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生成的东西自然就多。
其次,要具概括性。话题不宜琐碎,应该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一定的包容性。如果说一个个的问题是“目”,那么话题就应该是“纲”。就教材而言,对话要力求通过整体带动对局部的把握;就学生而言,话题在学生的视野中会变成话题包容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并在对话中就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倾听”和“言说”。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生发出多个问题。如《天鹅的故事》一文,是否可以浓缩出这样几个话题: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你觉得最惊心动魄的是哪一个场景?在你的心目中,老天鹅是什么样的形象?天鹅群又是怎样一个群体?天鹅破冰的场景对你的内心有怎样的触动?在这几个话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能够把它细化,能够找到解答问题的“点”。
最后,要具适应性。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关键是有多少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话题设计时,我们还要注意对话过程中人的因素。多为学生着想,设计内容应适应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适宜地融入教学之中。同时,话题的设计也应因人而异,尽可能地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文本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时时与学生共鸣。如教学《三袋麦子》时,教师就可以围绕文中三个人物的做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学生的对话就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有些学生更是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做法:把麦子吃三分之一,存三分之一,种三分之一。
(二)话题的表述与呈现
话题的表述最好是既有明确的内容,又有相关的策略提示,以上例子就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话题最好用投影仪展示给全班,还可朗读一遍,明确内容和策略以后,再向全班发出邀请,让他们开始就话题发言。
(三)话题研讨的展開
提供一些“格式”。学生还小,不懂得怎样表达能更清晰。教师可以教给一些“格式”,如加上“我认为”“我觉得”“我建议”“我补充”之类字眼,就可以明显提升发言水平,达成有效对话。学生对话的话语常常不够规范,课堂俨然成了病句的滋生地。教师还可以先用文本中的范式引路,引导学生一步步运用规范优美的语言来对话。
教给一些方法。为保证对话的质量,很有必要教给学生们一些常用的学习语文的角度。如在研读文本时,一般可以有这几个角度:“抓住关键词句,我从哪里读到了……”“运用想象和联想,我仿佛看到了……想到了……”“我联系上下文,由……想到了……”“我联系生活经验,由此想到了……”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同时,教师还可以养成一些习惯。如微笑(眼神交流)、倾听、记录、回应等,以此提高课堂质量。
三、等待——依靠学生
“有效”不是“高效”,笔者认为,可以放慢课堂的节奏,等一等,也许会等来些惊喜。有研究证明,如果你把“等待时间”延长到三至四秒钟,就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国台湾教师李玉贵的课上,经常会听到她这样说:“阅读是很仔细的一件事,读细点,读慢点!不举手的老师最喜欢,我走到他身边,听到他的小心脏‘怦——怦——怦,只要走在思维的道路上,没想出来没关系,老师最关心不举手的小孩。”课堂上,凡是遇到文本意义需要多元解读处,李老师多次叫全体学生起立,每个人都要静静地思考问题,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坐下,她不会着急地告诉学生答案。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都在思考,都有时间思考。她静静地等在思考的十字路口,不急不躁,偶尔幽学生们一默,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倾听。
在笔者课堂上,笔者通常也会让学生想一想,想好了再举手,更多的时候允许他们写一写,因为直接回答往往发言比较零碎,同时容易使大部分学生“旁观”,养成依赖的习惯。而写一写,能让他们的机会更均等,回答更从容、更有质量。说到底,学习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的,教师都懂得揠苗助长的危害性。同时,长远来看,等待也是学生主体建构的时间密码,学生的成败不是在过去和现在,而是在将来。课堂应当是一个等待场所,过程允许失败,允许等待。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未来发展,等待奇迹的出现。
课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知道的是: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一种自然进程,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加快这一进程,而在于丰富这一进程、提高这一进程的品质。所以,自然即发展。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即促使学生对自身生命和外在世界的理解由模糊而清晰,不断地实现从自然发展转向自觉发展。所以,唤醒即教育。有效课堂的管理,应回归学生,以学论教,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