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5G、物联网冲击的传送网架构探讨

2021-01-29李志娟李伟强

智能城市 2021年1期
关键词:核心层上联时延

李志娟 李伟强

(1.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0;2.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4K电视、VR/AR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传送网在时延、带宽、组网架构上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无线、家宽、集客等不同业务的需求出发,对传送网架构进行分析,探讨应对5G承载的传送网规划思路。

1 未来业务需求分析

运营商来的文字和图片落后于互联网企业,如果IPTV业务也无法及时发展,视频+宽带将成为运营商的战略。

1.1 4K视频

各视频等级对传输速率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各视频等级对传输速率的要求

体验极致的4K视频对网络的带宽、时延以及丢包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运营级4K被认为是当前商用部署较合适的选择。

1.2 无线业务

5G技术主要对带宽、时延、东西向流量和超高精度时间同步四个方面提出了挑战。(1)频谱利用率、频谱带宽和基站密度三个方面提升带宽,抛开基站密度因素,单基站带宽提升约30~50倍。(2)从端到端来看,无线网络的时延主要来自空口,在5G网络里,空口时延的降低是关键点。(3)随着站点数增多、站间距缩小,超密集组网可以提升频谱效率、功率效率,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5G回传必须充分考虑东西向流量模型。(4)5G超密集组网要求基站间深度协同,基站联合发送对同步提出更高要求,具体要求为同一载波65 ns,相邻载波130 ns,非相邻载波260 ns。

1.3 家宽业务

(1)4K视频具有高码率、高并发、高感知的特点,所以对承载网带宽、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IPTV直播需求参数

(2)在中期,VR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VR技术打破了传统PON网络上下行不对称的业务模式,上行流量可达到300 M。(3)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可能在未来5年内发展为千兆城市。

1.4 集客业务

未来企业对专线带宽的需求多样化,近期将有超过1/4的大企业需要超过1 G的带宽的专线需求。从安全性和网络带宽方面考虑,高端大客户专线希望使用硬管道承载。在智能化及自助化服务的推动下,自助式服务是发展趋势,在线申请,自动部署,只需要1 h便可以开通。

1.5 网络DC化

云网融合以DC为核心,业务、IT和网络均云化实现,基于DC集中部署,资源动态分配和调度。以DC为核心后,本地多种业务的流向都将以DC为中心,对承载将有新的需求:DC上联流量的增加将扩大本地波分系统的覆盖范围,DC将成为本地传输网的主要节点所在。为了承载多种业务流向DC,对于综合承载的需求会更为迫切。

2 目标网络总体思路

2.1 无线回传网络总体思路

未来的5G业务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对承载网的需求存在差异,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灵活性组网是5G业务典型承载特征。

2.1.1 时延解决方案

网络架构直接影响时延,目前承载网的L2/3位于市区核心机房,如果市区到县城距离为120 km,EX2需要往返市区到县城120 km。在近中期L2/3下沉至县区骨干汇聚,则可以节省EX2时延2×(120×5 μs+30 μs)=1.26 ms。在远期,L2/3进一步下沉至普通汇聚点,用边缘云接入,满足端到端1 ms时延,终结部分S1电路。时延解决方案—网络结构扁平化如图1所示。

图1 时延解决方案—网络结构扁平化

解决时延的整体思路是在不同阶段下沉L3VPN,实现网络结构扁平化,满足4.5 G的EX2时延2 ms、5 G的S1端到端1 ms时延要求,并且未来在普通汇聚点终结部分S1电路,减少汇聚环带宽压力。

2.1.2 带宽解决方案

(1)分组网升级。

维持现网架构不变,OTN适度下沉,无线、集客及40%的家客业务仍由分组网承载,针对不同区域业务密度,对不同网络层级分组网带宽重新规划,核心层向N×100/400 G演进,汇聚层向100/200 G演进,接入层向50/100 G演进。

(2)OTN下沉。

针对汇聚层面临的大带宽压力,可将OTN和PIC下沉至汇聚点,每个汇聚点通过PIC上行至L2/3,不占用分组网带宽。按需将普通汇聚点OTN下沉,根据业务发展,将流量较大的分组网汇聚点优先下沉OTN,进行无线带宽单独承载。

2.2 家宽网络总体思路

(1)改变OLT上联承载方式,如果接入距离小于10 km,可以考虑通过裸线承载。接入距离大于10 km,并且汇聚层光缆纤芯利用率大于70%时,可以考虑通过OTN承载。家宽解决方案——改变OLT上联承载如图2所示。

图2 家宽解决方案——改变OLT上联承载

(2)根据业务需求,对OLT的上联带宽进行部署,新增的OLT部署双10GE上联,现有OLT上联总带宽超过6 Gpbs时,直接扩容为2×10 GE链路上联BRAS。家宽解决方案——扩容OLT上联如图3所示。

图3 家宽解决方案——扩容OLT上联

(3)可以根据业务密集程度优化OLT,对于业务密集区域可以选择将OLT下沉,更靠近用户,缩短接入距离,减少单OLT所带用户数量,提升宽带接入质量。家宽解决方案——OLT下沉如图4所示。

图4 家宽解决方案——OLT下沉

(4)对部分密集区域进一步降低分光比或引入10 GPON技术。

(5)针对IPTV业务单独测算,综合考虑带宽、安全性、运维便捷等方面,确定组播复制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组播复制点放在OLT,二是放在BRAS。

(6)当VR、家庭安防、云等对称型业务增多时,引入对称型PON。

2.3 集客网络总体思路

带宽需求的不断提升是集客网络将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的网络结构易导致集客与无线、家客业务抢夺资源,集客业务专网化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OTN/PIC下沉至普通汇聚点,大颗粒集团专线通过OTN/PIC承载,减少汇聚层分组网带宽压力,原有分组网汇聚环仅负责疏导小颗粒集团专线电路。核心层组建分组网专网,负责跨区域业务调度。集客解决方案——OTN/PIC下沉如图5所示,集客解决方案——组建PTN专网如图6所示。

图5 集客解决方案——OTN/PIC下沉

图6 集客解决方案——组建PTN专网

2.4 传送网应对策略总结

从不同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了相应的传送网解决方案,以下从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个方面对以上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和归纳。

(1)核心层。核心层分组网带宽升级至100/200 G,以满足带宽需求;L2/3下沉至骨干汇聚节点,网络结构扁平化,降低时延;组建核心层集客分组网专网,负责跨区域集客业务调度。

(2)汇聚层。方案一:OTN下沉至普通汇聚点,打破分组网环网结构,无线、家宽、大颗粒集客业务由OTN承载,原有分组网环网仅负责承载小颗粒集客业务。方案二:OTN适度下沉,剥离所有家客及大颗粒集客业务,分组网按需升级至100/200 G,承载无线及小颗粒集客业务。

(3)接入层。解决带宽的首要办法是升级分组网带宽至50/100 G;C-RAN站点不与普通宏站接入环共环,减少接入层带宽压力;针对部分密集区域,OLT进一步下沉,节省主干光缆纤芯资源;OLT上联口升级至双10 G,满足全百兆带宽需求,当后期部分区域用户带宽发展至全300 M+时,建议升级至10 GPON;适时引进对称型PON,满足VR等对称型业务需求。目标网整体承载策略如图7所示。

图7 目标网整体承载策略

3 结语

传送的使命是“实现每一个Bits的传送效益最大化”,面向未来5G、物联网冲击的传送网络架构规划建设,本文分析各种业务的需求,探讨各种新型网络建设思路以及新技术,对传送网架构进行合理的部署。

猜你喜欢

核心层上联时延
牛年春联集锦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基于改进二次相关算法的TDOA时延估计
小试身手
浅谈宽带IP城域网结构规划和建设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
校园网核心层设计探究
政府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的设计
基于分段CEEMD降噪的时延估计研究
羊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