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玛湖大油区发现看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发展趋势

2021-01-29唐勇曹剑何文军单祥刘寅赵克斌

新疆石油地质 2021年1期
关键词:玛湖储集层油气藏

唐勇,曹剑,何文军,单祥,刘寅,赵克斌

(1.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2.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23;3.中国石油 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 310023;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一个自然的烃类流体系统,包含一套有效烃源岩,以及与该烃源岩有关的油气及油气藏形成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及作用。含油气系统的提出,对油气勘探工作极为重要,含油气系统是指导预测油气资源、减少油气勘探不确定性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也是油气勘探中必不可少的评价内容之一[1-4]。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含油气系统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丰富着这一概念的内涵[3,5-7]。然而,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更为丰富类型油气藏的相继发现,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地质理论正在面临重大的革新,特别是在“进源找油”背景下的源内油气勘探,突破了经典的含油气系统理论固有的“源外找油”理念[8-11]。在中国,受多旋回沉积盆地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含油气叠合盆地,在西北缘玛湖富烃凹陷,经过多年持续勘探,已先后在断裂带和凹陷-斜坡区发现了克乌及玛湖两大百里油区,形成了多个亿吨级储量区,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资源,形成了玛湖凹陷及周缘常规与非常规油气有序共存的勘探局面,包括全球最大洪积砾岩油藏克拉玛依油田、全球最大源上砾岩油藏玛湖油田、中国最浅的超稠油油藏风城油田、全球最古老碱湖型页岩油藏、盆地内规模最大的亿吨级致密油藏玛南油藏、盆地内最富集的油砂矿富集区乌尔禾油砂山。如此丰富的油气资源类型共存表明,玛湖大油区的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已不能用经典的含油气系统理论解释,必须应用全新的全油气系统理论去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在综述含油气系统理论沿革、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玛湖凹陷的勘探和认识,阐述对含油气系统和全油气系统理论的理解,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勘探家和地质家对这一地质理论进行思考探索,以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

1 含油气系统历史沿革

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可以概括为3 个阶段,包括萌芽阶段(1994 年之前)、含油气系统阶段(1994—2000 年)、复合含油气系统和全油气系统阶段(2000 年之后)。与之相伴,这一概念的内涵也逐渐从单一凹陷向复杂叠合盆地发生转变。在含油气系统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中外科学家相互促进发展的可喜局面。

1.1 萌芽阶段(1994年之前)

基于大庆石油会战地质研究成果,于1963 年提出了完整的成油系统概念,并指出单纯从某一个条件分析油气藏形成的理论是不全面的,若要形成油气藏,在某一地质时期,油源、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聚过程必须联系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成油系统[12]。而国外最早提出成油气系统的是Dow,于1974年提出了原油系统(oil system)的概念[13],通过利用地球化学和地质数据,对Williston盆地3个典型油藏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从烃源岩、运载层、储集层和盖层等方面合理地解释油藏的分布,并将烃源岩与油气聚集联系起来。Perrodon 通过系列研究,给出了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14-15],定义油气系统为控制油气藏分布的地质标准,特别是控制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组合存在的标准,通常表现为由形成油气藏所反映的一定的地理延伸[15]。在其定义的油气系统中包含两个主要的存在,一定数量的烃类和一定的容纳空间或一组储集层、圈闭和盖层的组合[16]。随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相似的概念,如生油盆地(generative basin)[17]、生烃机器(hydrocarbon machine)[18]及独立含油气系统(independent petroliferous system,IPS)[19],这些概念均注意到了油气成藏地质要素与成藏过程的有机联系。

自1959 年大庆油田发现后,中国科学家同样发现了松辽盆地烃源岩分布与油气聚集具有密切的关系,并在1963 年提出了陆相盆地“源控论”的油气地质思想,指出“油气田环绕生油中心分布,并受生油区的严格控制,油气藏围绕生油中心成环带状分布”[20-21]。“源控论”的核心思想立足于有机生油理论,明确陆相含油气盆地成熟的烃源岩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油气田都分布于有成熟烃源岩的生油洼陷周围的正向构造,因此,在勘探部署上强调定洼(凹)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围绕生烃中心、寻找正向构造单元的勘探思路。

1.2 含油气系统阶段(1994—2000年)

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油气成藏与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过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的匹配密切相关。1988年Magoon 首次使用了要素(element)这一术语[22],并认为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包括烃源岩、运移路径、储集层岩石、盖层和圈闭。1994年在丰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Magoon 和Dow 给出了比较公认的含油气系统概念,指出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是包含一个豆荚状活跃烃源岩以及烃类聚集所必须的所有地质元素和地质过程(elements and processes)的自然系统[23]。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petroleum)包括常规储集层中热成因和生物成因烃类以及存在于深海沉积物和陆域永冻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致密储集层和裂缝页岩及煤层中的烃类气体、凝析油、原油及普遍存在于储集层中的沥青;系统(system)是指独立要素和地质过程,为烃类聚集的功能性单元,独立要素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上覆岩层,地质过程包括圈闭形成和生烃-运移-聚集。

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是对油气系统理论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从整体性、不同含油气系统结构差异、有序性、开放系统和随时间动态变化五个方面总结了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4]。总体来看,含油气系统概念从根本上是实现从烃源岩到圈闭,沿油气运聚路径寻找聚集单元,形成“源外找油、顺藤摸瓜”的研究思路,其核心在于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恢复。然而,从国外含油气系统概念的内涵和研究实例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强调与一套有效烃源岩相联系、由烃类运聚过程所涉及的一切地质单元、地质条件和地质过程组成,在含油气系统中只包含已经发现的烃类(油苗、油气显示和油气藏)并适用于较为简单的一期成藏的情况,而中国大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大多具有多源和多期的特点,单一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中国复杂的叠合盆地。

1.3 复合含油气系统和全油气系统阶段(2000年之后)

鉴于含油气系统概念存在的局限性,围绕中国多旋回演化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成藏而导致多个含油气系统在三维空间交叉叠置这一背景,中国科学家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2-3,24],同时指出,在叠合含油气盆地中,多套烃源岩系在一个或数个负向地质单元中集中发育,并在随后的继承发展中,可出现多期生烃、运聚成藏与调整改造的变化,从而导致多个含油气系统的叠置、交叉和窜通[3]。概括来说,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包括5 方面内涵[3]:①多套平面上叠置或交叉的烃源岩;②不同的烃源灶具有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系统,并存在部分流体交换;③复合含油气系统包含多个关键时刻;④多期次油气藏共享部分石油地质条件;⑤复合含油气系统的边界包括独立含油气系统和叠置、交叉、窜通的空间范围。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打破了经典单一含油气系统的局限性,结合中国含油气盆地勘探实践,着重探讨了含油气系统之间的相似特征及控制因素。在实际勘探中,为准确寻求多类油气成藏组合的地质环境,建立不同复杂含油气系统勘探模式,精炼勘探思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推动了含油气系统理论研究层次的三大飞跃,即由单个原型盆地向多旋回复杂构造活动控制下的叠合和复合盆地飞跃,由单一含油气系统向复杂成藏环境的复合含油气系统飞跃,由简单的油气聚集区带向多成因组合的复式油气聚集带飞跃。在研究方法上,同样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由单源和单期成藏向多源和多期成藏转变,由简单含油气系统评价向复合含油气系统评价转变,由简单含油气系统勘探向复合含油气系统勘探转变。

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提出不久,学者们发现,开展油气相关调查的目的,是要找到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并消除潜在的风险,为了客观地评价风险,需要将已知的和未知的油气资源分开。成藏组合(play)的概念既包括了已知的,也包括了未知的,尽管在实际勘探的风险评估中,这两类信息不太能够轻易地分开。相对应的,如果含油气系统概念仅仅是用来表达已知的,那么成藏组合概念可以用来表达未知的。因此,成藏组合概念可以用来补充含油气系统概念。基于这一背景,Magoon 提出了complementary plays 和complementary prospects 作为补充[5],并在2000 年给出全油气系统的概念,其是指以一个正在生烃或曾经生烃的烃源岩透镜状聚集区为源,所有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相关油气(油气苗、油气显示、油气藏)以及对油气聚集至关重要的所有地质要素(烃源岩、储集岩、围岩和盖层)和过程(油气生、运、聚以及圈闭的形成)的总和[25]。事实上,在概念的内涵中,全油气系统是含油气系统与complementary plays 和complementary pros⁃pects 中未发现的油气资源的集合(图1),针对的仍然是一个活跃或曾经活跃的烃源岩。随着勘探的不断进行,国外学者提出了新的勘探概念——评价单元(assessment unit),其是指全油气系统中一定体积的岩层单元,包括已发现和未发现的油田,在地质、勘探策略和风险特征方面均成因类似,就资源评估标准方面构成单一的油田特征群体,基于相似的地质要素和油气聚集类型,代表要被评价的一个成藏组合或一组成藏组合[7]。

图1 不同含油气系统概念及其与评价单元关系Fig.1.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petroleum systems and evaluation units

2 含油气系统革新

2.1 第一次革新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在对Kohat-Potwar Geo⁃logic Province 油气评估时发现,在该地区存在数个独立的全油气系统(TPS),并组合成一个始新统—中新统的复合全油气系统。同时注意到,在该地区具多套叠合的烃源岩、储集层和广泛的断层系统,这也导致了不同来源烃类的混合,而使全油气系统的进一步区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在研究中提出了复合全油气系统(composite total petroleum system)的概念,但并未阐明明确的内涵[26]。在中国复杂的多期叠合盆地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2000 年前后也提出了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强调油气藏多源和多期背景下含油气系统互相叠置、交叉和窜通的发育特点[3],为含油气系统概念的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2.2 第二次革新

非常规油气藏的发现为油气勘探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经典含油气系统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9,27-28]。非常规油气藏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运移方式、聚集单元、圈闭及保存条件,其成藏及聚集理论也突破了传统成藏要素的概念[1],逐渐形成了从“源外找油”向“进源找油”的勘探开发思路及方法[9]。然而,含油气系统、全油气系统等概念并未能很好地表达非常规油气藏发现所带来的油气地质理论革新,比如全油气系统中包含含油气系统中已发现和未发现的油气田、油气苗、油气显示等,只是将原有的含油气系统概念扩大化。国外虽然提出复合全油气系统(composite total petroleum system)来解决“多源”油气系统的问题,但仍然强调的是多个独立的全油气系统,并不适用于油气藏交叉、窜通频繁的中国复杂叠合盆地。更重要的是,不论含油气系统还是全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内涵中,虽然提到petroleum 中包含部分非常规油气藏,但是没有非常规油气运聚的理念,更多的仍然是强调过程恢复,所以从本质上还是“源外找油、顺藤摸瓜”的理念。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全油气系统理论,赋予其新的内涵,并构建新的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油气地质基础理论的发展。当前,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为含油气系统理论的重大革新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区和实践场。

3 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发现史

纵观玛湖大油区发现经历,勘探由源外向源内,由常规向非常规,由浅层向深层,由单一圈闭向连续地质体,由含油气系统向全油气系统演变,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

3.1 1955—2000年

依据“围凹源边,定凹选带”指导思想,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是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的勘探实践。准噶尔盆地早期勘探以“源控论”为指导,围绕富烃凹陷周缘正向构造带开展勘探工作。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揭示了断裂带冲积扇大面积成藏机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扇一体、逐级成藏、沿阶富集”的“扇控成藏”地质理论,其内涵为:①“一扇一体”,即冲积扇单扇体与四周扇间泥岩及顶底板空间上有效配置,构成相对封闭储集体,为成藏提供良好的圈闭条件;②“逐级成藏”,冲断带前缘断裂沟通下盘凹陷烃源层,油气跨层运移至断裂带上盘,沿不整合面与断裂构成的输导体系顺断阶拾阶而上,遇独立扇体逐级充注成藏;③“沿阶富集”,多期断阶形成多排冲积扇扇群,扇体在时空上叠置连片,多期冲积扇扇群油藏沿同生断层呈带状大面积分布。历时二十余年,在盆缘正向构造单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9×108t。油藏基本连片,并投入开发,建成准噶尔盆地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达1.3×108t。这些油气勘探发现,是经典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的勘探实践成果。

3.2 2001—2018年

依据“下坡源上,由源到圈”的勘探理念,发现了玛湖凹陷区源上砾岩十亿吨级大油田,建立了源外连续型油气成藏模式,发展了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

断裂带大油田发现之后,面对准噶尔盆地资源接替的问题,重新思考经典的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认为玛湖凹陷既然在源外断裂带已有大发现,则在源内的斜坡区只要有合适的圈闭条件,也能够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据此,自20 世纪80 年代,提出“跳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的勘探理念,玛湖凹陷区勘探由此开始,经历了“玛北地区、侏罗系、二叠系”勘探方向的3次转移。于80年代末,按构造油藏勘探思路部署的玛2井获得突破,继而发现玛北油田(1993年)和玛6井区油藏(1994 年),限于当时储集层改造技术的制约,没有开发效益,储量未能有效动用。而外围探井玛9井、玛7井和玛11井相续失利,与玛湖大油区的发现擦肩而过。此外,通过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认为,玛湖斜坡区中生界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断裂及正向构造不发育,又远离物源,砂体不发育,勘探潜力有限。1998—2000 年,勘探层系向上转移至侏罗系,相继部署玛8井、玛10 井和玛12 井,均以失利告终。至此,玛湖斜坡区油气勘探长期陷入停滞,此阶段的油气勘探在主攻断裂带上盘的同时,也积极向断裂带下盘及斜坡区拓展,以寻找接替和后备领域。先后发现了夏72 井区风城组、风南4井区风城组、风南5井区夏子街组和风城组等一系列二叠系油藏,但是由于油藏埋深大,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升级拓展和油藏开发难度大,玛湖斜坡区二叠系勘探亦未能持续下来。

2005 年,对环玛湖凹陷斜坡带开展新一轮的整体研究,对该地区砂体、储集层、烃源岩、油气成藏条件等进行了重新认识。早期研究认为,玛湖凹陷为盆缘冲积扇模式,扇体发育在盆缘断裂带,相带窄、规模小,以重力流沉积为主。通过对玛湖凹陷构造、沉积背景、物源及古地貌研究,结合钻井以及水槽模拟实验,突破了陡坡洪积扇的传统认识,提出百口泉组属湖泊缓坡背景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前缘相砂体分布范围广、横向叠置连片的特征(图2),具备油气大面积成藏的物质基础。在埋深超过3 500 m 后,扇三角洲前缘相仍发育贫泥砾岩有效储集层。贫泥砾岩抗压能力强,原生孔隙可有效保存,后期深埋有利于流体交换,长石溶蚀作用强,埋深至5 000 m 时,仍可发育有效储集层(图3)。

图2 玛湖凹陷大型浅水退覆式扇三角洲砾岩满凹分布模式Fig.2.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rge⁃scale shallow⁃water conglomerate of regressive fan delta in the Mahu sag

发现了风城组新型烃源岩,该烃源岩属碱湖沉积,是全球迄今最古老的碱湖优质烃源岩,以富菌藻类有机质、生烃能力强为特色,存在低熟、成熟和高熟各演化阶段的油气富集,特别是具有“成熟”和“高熟”双峰式高效生油新模式(图4),生烃能力近2倍于传统湖相烃源岩,预测石油地质资源量达46.7×108t,为大油区的形成奠定了资源基础。

玛湖凹陷斜坡区由于受到盆地周缘老山海西—印支运动期多期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发育一系列具有调节性质、近东西向的高角度走滑断裂,成为油气源上跨层运聚的垂向通道。风城组碱湖烃源岩生成油气沿高角度断裂垂向跨层运移2 000~4 000 m,三叠系与二叠系间的大型不整合面为侧向运移通道(图5)。扇三角洲平原相致密层、湖相及扇间泥岩,以及断裂相互配置,形成组合式多面遮挡,为扇三角洲前缘相砂砾岩大面积成藏提供了良好封闭条件。玛湖凹陷斜坡区为南东倾的平缓单斜,局部发育低幅度背斜、鼻状构造与平台,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倾角为2°~4°。相对平缓的构造背景使原油不易运移、调整和逸散,有利于形成大面积连续型油藏。在退覆式扇三角洲顶底板与侧向主槽致密砾岩立体封堵下,叠置连片发育的前缘砂砾岩体叠覆于碱湖烃源岩主生烃灶之上,形成“满凹含油”态势。

图3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不同相带储集层孔隙演化模式Fig.3.Pore evolution model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Baikouquan formation in the Mahu sag

图4 玛湖凹陷风城组双峰式高效生烃模式Fig.4.Two⁃stage and high⁃efficienc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odel of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Mahu sag

玛湖大油区面积近6 800 km2,围绕二叠系—三叠系砂砾岩,共发现7 大油藏群,三级储量超20×108t。油气分布不受构造控制,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单个油藏储量规模大,平面上为地层背景下叠置连片分布的大面积岩性油气藏集群。

这些勘探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经典的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特别是在源外大跨度、大规模成藏,突破了大面积岩性油气成藏通常以源储一体为特征的传统认识。

3.3 2019年至今

提出“下凹进源,常非并重”勘探思路,发现源内常规—非常规亿吨油区,为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提供了实证。

回顾玛湖砾岩大油区的发现,认识到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地质理论认识是勘探获得新发现的源泉。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出现,引领在玛湖凹陷油气勘探思路又一次革新,启示前人对全油气系统的地质理论构想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因为过去尚无地质实证,所以在“进源找油”背景下的全油气系统勘探并无成熟理论指导,需要开展系统研究。

图5 玛湖凹陷源上砾岩大油区成藏模式Fig.5.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of large conglomerate oil province above source sequences in the Mahu sag

自2007 年以来,围绕下二叠统风城组常规目标相继部署了风城1 井、百泉1 井、玛湖1 井等风险探井,推动了二叠系及三叠系砾岩大油区发现,也逐步推动形成了风城组“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存的全油气系统新认识[29](图6)。玛北—风南地区已发现油藏,为受构造控制的常规裂缝型油藏与页岩油共存区,斜坡区及凹陷区处于生烃中心,存在大规模的白云质页岩油藏富集。围绕玛湖凹陷风城组,发现了包括源内和源外两套油气系统,为典型全油气系统。源外由烃源岩到圈闭,形成一个完整的含油气系统,发现了两大百里油区(二叠系—白垩系)。源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源储耦合,有序聚集”,受岩相控制,既具有常规砂砾岩、火山岩的油气聚集(存在圈闭),也有源储紧邻的非常规致密油和自生自储页岩油。2019 年钻探的玛页1 井为常规—非常规油藏叠置区,风城组页岩、火山岩两层获工业突破,源外中—上二叠统钻遇油层,全油气系统综合勘探思路得以证实。

图6 玛湖凹陷风城组常规—非常规油藏成藏模式Fig.6.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reservoirs of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Mahu sag

4 全油气系统理论勘探实践

回顾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的勘探开发历程可以发现,玛湖凹陷大油区的发现过程,正是含油气系统理论发展的缩影。1955—2000 年,玛湖凹陷在“扇控论”和“源控论”指导下,围绕凹陷烃源灶,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2001—2018 年,以源上砾岩大油区、复合含油气系统及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为指导,发现了十亿吨级的玛湖砾岩大油区;自2019 年开始,玛湖凹陷勘探思路向“下凹进源、常非并重”的方向转变,以常规—非常规有序共存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为指导,发现源内常规—非常规十亿吨级风城组大油田。玛湖大油区发育了各种类型的常规—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层主要为砂砾岩、致密白云质粉砂岩和白云质泥岩,这些储集层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决定了有序分布的全类型油气藏(表1)。玛湖大油气区的发现,为全油气系统理论提供了实证。

表1 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油气藏类型及其要素Table 1.Element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Mahu sag

受玛湖大油区发现的启发,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转变思路,由“围凹源边”转向“下凹源内”勘探,针对阜康凹陷上二叠统大型地层圈闭部署首口风险井——康探1 井,2020 年9 月18 日获日产158 m3准东历史高产,实现了勘探战略方向由源边转移源内的重大突破,开启了全油气系统“下凹源内”的勘探方略。而与玛湖凹陷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沙湾凹陷,二叠系发育大型地层圈闭形成背景,前缘相砂砾岩大面积成藏,勘探面积3 500 km3,是盆地大规模勘探现实接替区[30],并在2020 年二叠系获重要成果,打开了全油气系统油气并举的崭新局面。此外,准噶尔盆地目前在玛湖凹陷南斜坡和西斜坡、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和阜康凹陷东斜坡四大区域均已实现二叠系油气藏的勘探突破,并在沙湾凹陷东北斜坡发现极大的勘探潜力。总之,以全油气系统勘探模式为指导,准噶尔盆地可望在全盆地上二叠统实现整体突破。

5 全油气系统理论意义和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是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的基本思想基础,当前面对非常规石油地质理论的飞速发展,应重新审视全油气系统理论,赋予其新的内涵,构建新的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以推动油气地质基础理论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复杂叠合盆地全油气系统,玛湖凹陷提供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存的经典实例,把全油气系统这一概念从理论构想推向了实际(图7)。然而,从全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内涵来看,单纯的全油气系统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的过程。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涵盖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在广泛吸收勘探实践与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源储耦合和有序聚集的视角,重新定义关键地质要素的内涵,从生烃、排烃到运移和聚集成藏的全过程,系统总结各类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形成机制,提出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与立体勘探的技术系列,这是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图7 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聚集概念模式Fig.7.Conceptual map of“total petroleum system”showing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猜你喜欢

玛湖储集层油气藏
新疆玛湖油田水平井低摩阻导向钻具组合优选与应用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基于油气藏认识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玛湖油田气测和岩石热解录井敏感参数研究及应用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研究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在玛湖凹陷的应用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四段储集层特征
玛湖凹陷夏子街斜坡坡折带发育特征及控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