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FDI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21-01-29吴涵
吴涵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1 中国FDI与碳排放现状
1.1 FDI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支持中国发展的资金大多是来源于国外,相比之下来源于国内的发展资金相对匮乏。因而,受中国优惠政策吸引的外来资金是前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换言之,通过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国当时吸引了大批国外企业到中国建厂,各种类型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纷纷涌现,这些企业一方面解决了当时的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发展。自1978年以来,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都是实行“超国民待遇”原则,对外国资本在各个方面给出了不同于本国企业的优惠政策。在这个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的优越的外资环境使得大量的国外企业进行投资。到1994年,我国才慢慢地不再给与国外企业这种“超国民待遇”。直至2010年,我国才完全的取消对外国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这种及其优惠的政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真正实现了税制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通过FDI的技术溢出,将部分非核心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转移到中国,被我国加以利用并改造,这也使得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FDI的引进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其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地破坏,极大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了环境污染。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而不是发展数量。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的提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是要建设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来满足国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更要创造更多的高质量生态产品使国民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得到充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绿色”与“金色”的关系。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如何使两者协调发展,做到“绿色”与“金色”兼得,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课题。
1.2 碳生产率现状
根据美国能源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研究报道指出,中国的二氧化排放量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是排在全球的第三位,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俄罗斯和美国;1991年到2005年这期间,我国的碳排放量水平才成为全球第二位,超过之前位居第二位的俄罗斯联邦,而美国依旧是第一位;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我国碳排放情况各阶段也有所不同,具体变现如下:(1)中国的碳排放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总的来看二氧化碳的历史积累量低于美国。相关的数据也表明,196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是7.8亿吨,到了201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领土排放量为82.9亿吨,这期间年均增长率为4.8,中国的碳排放增长速率十分高。(2)我国的碳排放量虽然呈不断上涨趋势,但是碳排放强度却表现出下降的态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09年的这32年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总计下降了近68的百分点,平均下降了3.7个百分点,我国的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程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当时与我国处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强度,同样的也比美国处于同一经济发展阶段要低很多,这一定程度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优于当时的发达国家。
2 中美FDI对碳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2.1 简单中介效应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量。根据温忠麟等人(温忠麟,叶宝娟2004)的观点,若中介变量(Mediator)M的个数只有一个,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也均只有一个,则称这种单一的中介效应模型为简单中介效应模型(Simple mediation)。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导致了北极熊数量减少,即为简单的中介效应模型。其可用下列三个回归方程来表示(其中i1,i2,i3是截距项,e1,e2,e3是残差,对中介效应分析的影响不大)。
Y=i1+cX+e1
(2.1)
M=i2+aX+e2
(2.2)
Y=i3+c′X+bM+e3
(2.3)
其中,中介效应为ab,直接效应为c’,总效应c=c’+ab,在这样简单的中介效应中,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但两者之间又有差异,间接效应的范围大于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包含于间接效应,因为中介效应存在的前提是自变量与因变量具有相关性,但是,若因变量与自变量不存在某种相关性,也有出现间接效的可能性,由于我们关键是在讨论中介效应的情况,所以对间接效应不做深入的探讨。
检验中介效应最关键步骤就是检验中介路径是否存在,即检验ab是否显著。原假设“H0:ab=0”若被拒绝,此时表明中介路径存在;反之,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表明中介路径不存在。早期国内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大多使用传统的三步回归法和Sobel检验。(温忠麟,叶宝娟2004)
2.2 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通过对中国198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能得出以下结论:(1)FDI对碳生产率的总效应c=0.189,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FDI对碳生产率有显著的正效应。(2)FDI对城市化的系数a=0.142,在5%的水平上显著,FDI与城市化之间具有正向关系,FDI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就提高0.142个百分点,我国FDI的流入对城市化进程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3)城市化水平对碳生产率的系数b=0.959,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意味着城市化进程对碳生产率有推动作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碳生产率将上升0.959个百分点。
表2.1 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FDI通过城市化水平推动碳生产率发展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涌入中国的FDI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大批的人员纷纷进入城市工作,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城市面积也得以飞速拓展。198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到20%,而到了2016年城市化水平已经高达近57%,不到40年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几乎翻了三倍。FDI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时间内得以骤升,这一方面极大地拉动了GDP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就幅度而言,GDP的增加幅度远超碳排放的幅度,城市化进程毋庸置疑的提高了我国的碳生产率。
3 政策建议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碳生产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要想更大程度的利用FDI对碳生产率的促进力,我国应当要进一步合理有序拓宽外资利用渠道,提高外商投资在我国投资的便利程度,相对减少外资在我国流动的阻力,尤其是那些优质的外资,更要加大关注力度,给予合理、合规、合法的扶持政策,让这些优质外资对提高我国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够持续有效的发展。对碳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我国的第三产业上,在协调这些外资时,首先就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想着一蹴而就,要根据我国外资的实际情况,适当合理的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外资政策,使得国内的标准能一定程度上与国际相吻合,从而使得这部分外资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作用,进而能够反作用于国内外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在对吸引外资的质量提升方面,相对应的地方政府实行的吸引外资的方法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乡镇一级的招商引资政策更是这关键一环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予极高的关注力度。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发达,往往会铤而走险,忽略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吸引一些对环境有着极高危害的外资企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是绝不可取的,这种方式仅仅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提升,从长远看来,这种方法最终还是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发展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往往是本末倒置,因而FDI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定要以提高碳生产率的水平为前提条件,所以各级政府在制定外商引资政策时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导,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战略。
此外,上一章的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我国碳生产率得到提高。同时,FDI也能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而提高碳生产率。因此,我国吸引外资要着重发挥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给外资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引导其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既发挥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其次,不同城市在引进外资时,要充分认清自身的发展阶段,根据城市发展情况,适当、适时的引进外资,与城市发展阶段适应,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