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是一种顶级的品质
——访抚顺矿业集团总工程师李国君
2021-01-29鲍雅辉
□鲍雅辉
12月7日,李国君再度踏上陇东这方热土,深入到抚顺矿业集团公司核桃峪分公司所处的核桃峪煤矿,实地查看井下2804综放工作面开采情况,亲自指挥采空区浮煤高温氧化隐患处理。
由于核桃峪煤矿井下地质条件特殊,初采遇上岩墙,加之工作面运顺侧遇上两条落差10米以上正、逆断层,开采速度上不去,架后采空区顶、底板浮煤面临高温氧化蓄热,给工作面造成自然发火的隐患威胁。当晚,在到达核桃峪煤矿后,李国君即刻组织召开专业会议,分析当前情况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采取措施彻底消除隐患。
第二天上午,李国君深入到工作面现场。由于综采架子后部运输机空间狭矮,只有匍匐前行,才能观察测量隐患处理部位的温度、架间出汗、一氧化碳等情况。显然,有着30多年煤矿丰富工作经验的李国君,早已熟悉了眼前的一切。只见他摆正头顶的矿灯,麻利地趴在地上,紧跟前行队伍,一步不落……他就这样与大家一道,井上井下连续忙碌了9天,采取积极有效的标本兼治综合措施,直至处理完隐患,才安心离开现场。
这样的一幕场景,正契合了他的性格特质——勇于探索,果敢担当,从不满足现状,孜孜不倦;这样的一幕场景,正是他专注于矿井安全生产、专注于技术创新的最好例证。
专注,源于热爱
翻开李国君的履历,会发现这个从辽宁省法库县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赢得了一番广阔天地。1984年8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系,2004年9月考取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于我国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奠基人之一、国内瓦斯治理领域的权威学者俞启香教授,2006年8月晋升为教授级高工,2007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被评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人选,2014年1月被授予“抚顺市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2016年12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被评为中国煤炭行业优秀科技人才,2020年12月被授予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而在1988年7月至2000年7月这12年间,李国君从见习技术员干起,到技术员、技术负责人、副区长、副总工程师、副矿长,一直从事“一通三防”管理工作。36岁被提拔为铁法煤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分管集团“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屈指可数的年轻技术干部。
2007年4月23日,李国君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瓦斯治理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
李国君参加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国际研讨会
2002年8月28日,全国第一次瓦斯治理现场会在铁煤集团召开。时任铁煤集团副总工程师的李国君,代表铁煤集团作大会经验介绍。“那几年,正值全国瓦斯事故频发的时候,当时,时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司长付建华来铁煤调研时对我说,从西南到西北,从东北到两淮地区,就感觉铁煤集团的‘一通三防’工作扎实、基础好,瓦斯治理经验有特色。”回想起当时去机场接付建华司长的情景,李国君对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也正因此,全国第一次瓦斯治理现场会在总结铁煤集团“一通三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采” 十二字全国煤矿瓦斯治理方针。
2007年4月23日,又一次在重庆召开全国先抽后采瓦斯治理现场会,李国君又代表铁煤集团作了题为《瓦斯综合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的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2008年7月在辽宁召开的全国瓦斯治理现场会上,在全面总结十二字方针的基础上,又具体提出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十六字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李国君(左二)在老虎台矿井下
专注,源于专业
虽然一直从事一线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李国君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甚至,所承担的联合国UNDP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亚太经合组织中日合作绿色援助计划煤层气回收与利用示范项目,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合作的煤层气回收与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铁岭市利用铁法矿区煤层气项目、沈阳市法库县陶瓷城利用铁法矿区煤层气项目均在他殚精竭虑、刻苦钻研下,出色地完成了基本理论研究与相关工程创新与实践。
迄今为止,李国君已公开发表论文77篇,其中,参加国际会议16次,发表论文18篇;参与编写各类出版物8部,出版专著1部;参与完成的课题、科研项目、技术改造、专家论证会共125项;主持、参与的获奖项目33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2月1日,第四届国际煤层气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国君用英文宣读了题为《铁法矿区瓦斯控制技术及应用》一文;2007年9月,在北京参加了第32届国际矿山安全研讨会,会上发表了题为《高瓦斯低透气性复合煤层群开采矿区的瓦斯综合治理》一文;2009年10月,在徐州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议上,李国君用英文宣读了题为《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al Mine Methane Extraction and Ground Development Design 》一文,论文集由荷兰出版社出版,被EI收录检索。其间,他还参与了由联合国欧盟经济委员会甲烷市场合作专家组组织的《Best Practice Guidance for Effective Methane Drainage and Use in Coal Mines》一书的编写工作,该书由联合国出版发行。
专注,源于精进
2012年3月,李国君调任抚顺矿业集团公司任总工程师。接到任命的那一晚,李国君难以入眠。
源于同在煤炭系统,李国君对抚矿集团所属煤矿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唯一的井工矿——老虎台矿,是集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煤尘爆炸、水害、冲击地压“六害”于一身的矿井,管理难度之大,实属罕见。而在他就任前的十几年间,抚矿集团的矿井突发事故似乎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规律”,每隔三四年,几乎就会发生一次事故。
李国君深感责任重大,内心里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沉思良久,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到任后,李国君第一时间来到老虎台矿调研,实地查看井下各工作面生产条件。随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设计源头,高标准严要求,从打牢基础上下工夫,从优化设计上入手,做到设计质量标准化,决不给掘进施工、采煤生产埋下事故隐患。要求“一通三防”管理者一定要具备三种能力即日常管理能力、预见研判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正是他在多年的“一通三防”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
“作为一名‘一通三防’管理者,一定要把控好矿井采区、采面设计,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埋下隐患,那就相当于埋下了定时炸弹。而要想把控住安全,就要有预见性,能预料到生产中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更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处理的态度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二是要目标明确,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三是要知道下一步具体该怎么办……”李国君这样诠释“一通三防”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之后的每个周一和周五都成了李国君的“法定”下井日。
在他看来,每周一下井是要对一周的井下生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周五下井,是对周六日两天的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每周的闭环管理,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对一周的生产情况做到了然于心。倘若因公出差在外,他也会通过电话来了解井下的生产情况;每次出差回来,他都来不及作片刻休息,便会赶到生产一线,只有看了,他的心里才会更踏实。细算下来,一周下两次井,一个月8次,一年累计下井达100余次。
随着对抚矿集团矿井工作面情况的深入了解,李国君又从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角度多方位提出方案设计,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一通三防”、冲击地压防治、矿井水害防治总体安全稳定,做到了可防可控。2018年以来,老虎台矿每年度都成功实现了全矿井的联合反风演习,改变了过去不敢反风、怕井下出现着火、瓦斯事故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矿井的抗灾变能力。
从2015年12月至今,李国君还分管抚矿集团转产转型新项目建设工作。五年来,页岩炼油厂F、G干馏炉建设、2×30万千瓦新电厂建设、页岩油深加工项目化工厂投产、南舍场20.796兆瓦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建设均一步步变成了现实。目前,他正带领大家建设抚顺市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和西舍场4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身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技学会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层气专委会委员,李国君始终站在科技工作的第一线,既倡导和组织科技创新,又始终如一坚持身体力行,深入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反复比对力求精益求精,直至出色完成了包括《高瓦斯低透气性复合煤层群开采矿区的瓦斯综合治理》等在内的70余个科研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了煤矿科研崭新风尚。
当问及如何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时,李国君这样回答记者,“抽一点时间,打一场篮球,出一身透汗,精神抖擞。我觉得心态真的重要。我是一个专注于当下的人,专注于当下的问题和挑战,也就忘了压力。”
显然,更多的时候,李国君是用尽全力把自己手上的任务往前推进一点,再一点,又一点,即使这点滴进步需要花费的,可能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他都会在所不惜。
正如李国君在获评中国煤炭学会2020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时所说,“事情如果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永远不过是一张蓝图而已。身为一名煤矿科研工作者,我的使命就是要不辜负各级组织和广大矿工兄弟的信任和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攻关,用科技的力量,确保煤矿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