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体系”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建构
2021-01-29叶兴艺楚汉杰
叶兴艺,楚汉杰
(广西民族大学 a.中国—东盟社会平等发展研究中心;b.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宁530006)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美好生活需要”既包含人民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涵盖了人民对平等的更高要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在不同地区间发展状况、不同群体间受益情况以及个体间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平等现象。价值理念是制度的灵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自然离不开正确价值理念的指导。因此,如何进一步构建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等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成为了学术界一项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当前学术界对于平等观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基于对西方自由主义平等理论的借鉴与批判,构建当代社会的平等价值理念。如高景柱(2020)通过对古典自由主义哈耶克自由至上论的批判,强调了平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1]余卫东等(2013)认为平等的普世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斯多葛主义,其平等观念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及后世具有重要启迪意义。[2]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理论基础,对当代社会平等观予以理论完善。当代学者既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权利不平等”论进行解析,从而提出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着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3]也有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先决条件。[4]此外,秦慧(2019)从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历史演变为研究切口,提出了我国特有的平等观在时间、价值、实践不同维度中的发展逻辑。[5]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界对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以及中国客观存在的平等问题都有一定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客观的成果。但是,当前学术界关于平等观的研究视角,主要以西方平等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对中国社会平等问题进行研究,“西为中用”难以体现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一方面缺失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缺少对当代中国平等观理论与实践路径建构的相关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领导集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不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渐总结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实现平等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与理念导向。
因此,本文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维体系”视角下,呈现出主体平等、机会平等、实质平等三个维度,并对各维度之间存在着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三维建构与辩证关系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一方面,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的形成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平等观的本质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总结与升华;另一方面,思想是时代之问,任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与反思。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维视域中必然包含着词典式次序排列、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三个维度。
(一)第一维度:主体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6]在政治视域下,主体平等既是由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平等,也是要求尊重与实现每个人所享有生命健康权与受教育权的起点平等。[7]前者具有包容性、非偏私性与非歧视性的特征,是指公民不因性别、出身、民族与所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不同而被区别对待。一方面,不同公民与社会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处于同等的地位,都有利用社会生产资料进行劳动与发展的同等权利;另一方面,所有公民都有权参与国家治理,为公共政策的决策贡献自身才识,自然也就推动了政治领域的公共性发展。对于后者来说,起点平等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8],其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都具备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通过制度降低偶然性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起点平等的目的不是反对竞争,而是尽可能在起点上为类似才智的人提供相似的发展机会与初始资源,创造公正、平等的竞争机会,以便保证具有相同自身因素及发展条件的人对未来发展充满同等的期待。
政治维度下的主体平等是机会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前提与基础,其内涵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平等观落脚在人民最关心也是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上,[9]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系奠基了合法性与价值根据,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政治基础。
(二)第二维度:机会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使人民群众真正拥有可持续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能力。由此,在经济维度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在社会公民所享有的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生存、发展,以及选择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时都可以按照统一的社会规则,享受到可以实现自身自由发展的均等机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系中的机会平等要求保护和尊重社会公民的平等发展权,充分发挥公民劳动时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让每位中国公民都能实现好三个“共享”——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以及共享同祖国与时代同步成长、发展的机会。在协调好社会利益需求,解决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矛盾,加强好机遇、劳动、权利之间的联系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会平等,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将机会平等作为基本原则,实实在在地将其落到了实处。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等语句,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旗帜鲜明地将人民立场作为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根本落脚点,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机会平等是实质平等的动态化与实现路径。
(三)第三维度:实质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本质要求
“平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重要体现。[10]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体现是商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的平等,其实质并没有超出商品交换关系。因此,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市场对收入分配起着决定性作用,资产阶级通过承认形式上的平等去掩盖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加剧了两极分化,其内在隐藏着严重的实质不平等。反观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不仅重视制度层面上的形式平等,也注重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实际获得层面的实质平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其并非是个人绝对等同地占有社会财富的平均主义,而是个人基于条件差别所拥有的“不平等”富裕。因此,在社会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在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平等。在不打击优势群体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实质平等通过强调生产、交换、分配,实现好再分配的补偿性原则,在推动主体平等和机会平等的过程中给予弱势群体以更多关注,逐步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有机统一。在处理好平等、效率、正义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中,切实提高人民的平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缺失物质基础的平等只是一种抽象的平等,实质平等的实现程度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被时代实践条件所制约。然而,不僵化于社会实践与发展力水平的限制,尽可能实现每一个时代最大限度的实质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自始至终的价值寻求。由此,实现好社会视域下的实质平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中主体平等与机会平等的目的,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本质要求所在。
三、“三维体系”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路径
“三维体系”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其自身所体现的实践导向。笔者通过对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以及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价值理念体系建设问题的探究,尝试立足于社会现实与时代前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
话语是思想与价值的阐释,也是反映实践过程,引领实践发展的观念体系。然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依然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了这些领域规则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使近年西方所宣传具有“普世价值”的“平等”也难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与思维逻辑,其背后深深镌刻着浓厚的文化专制与价值观渗透的意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平等观并非是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的领域,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为适应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强化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打破西方文明一元论,应尽快从以下两方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的时代问题导向性,强化话语渗透力。话语体系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特定时代条件下社会存在现状的客观反映。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需要契合现实维度,以时代为基准,以国情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以求同存异为策略,以社会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为导向,一方面向世界、国内发出声音,阐述中国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系方面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理论和实践转化为价值理念与话语优势,凝聚价值共识,基于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向国际社会提供可行性高的中国方案。另一方面要针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与新挑战,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现有理论与话语体系,使其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客观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与回应性,既可满足国内坚定“四个自信”的现实需求,又能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可,从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外在话语渗透力。
第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的原创性与民族性,提升话语阐释力。话语体系作为价值理念与思想理论的表达形式,如果缺乏原创性与民族性,则很容易被同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的原创性与民族性既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话语体系之中,因为其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特色,通过合理继承传统优秀话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也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二者结合,使表层制度范式与深层民族认同感相互契合,引起中国人民强烈的情感共鸣,构建能真正表达人民群众所探求的,可以内化与心、外化与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话语体系,从而提升其内在话语阐释力。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其不仅是一种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成效方面均超过平均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科学价值理念,也是一种由历史产生的现实实践。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从人类社会出发,认为平等是“共产主义政治的论据”并指出在共产主义的制度正义基础下,立足于发展生产正义,从而分阶段地实现好分配正义是实现平等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旗帜鲜明地将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为每一个人建立可以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作为根本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与平等观价值理念建构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与基本指向。
马克思认为:“平等的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12]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平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它所表现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映照。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发展,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对平等的追求不应只停留在理论推演和哲学研究层次,更应该在社会实践与时代要求中去发展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新时代下,应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积极宣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理念,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正确理解社会平等问题的实质,从中国过去、现在、未来三重视角下审视主体平等、机会平等、实质平等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丰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价值理念建设。
(三)提高平等观理念与社会发展布局的融合程度
恩格斯认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在社会、经济的领域中实行。”[13]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所建立的平等,不应该只是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形式平等,还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平等之需,建立起全社会的平等之感。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平等之感奠定好物质基础与发展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作为上层建筑,其满足人民群众平等之需的出发点、落脚点与解决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应在于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方面要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不同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保证市场主体之间的机会平等。另一方面要从初次分配向劳动者利益倾斜、完善政府再分配调解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不断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结构。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为平等之感提供民主法治的有效保障。民主法治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要防线。在民主层面,应积极利用多位一体的传媒合力,分层次、分类别,使用多元化的媒介形态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法治层面,消除特权以依法治国为锐利武器,应继续落实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常态化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与公正司法建设,从根源上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平等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平等权利不受侵犯。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宣传与教育,为平等之感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文化是价值理念的深厚土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加快文化宣传与教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必要环节。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利用好媒体、报刊、高校等阵地,通过新闻评论,举办科普类、学术类征文大赛等活动聚焦平等相关的社会问题,将平等观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在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培育人民群众平等意识,凝聚平等共识,以社会舆论感召人民群众主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民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进行“接地气”式阐述,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人民群众进行平等观教育,加强理解,从而促成价值认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