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塑体系建构

2021-01-29李奕欣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公安

李奕欣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 611731)

公安院校忠诚警魂的培塑体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育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明确职业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忠诚捍卫者为根本目标,以培养新时代政法人才为基本目标,以提供高素质警务执法人员为专业目标,形成公安院校“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要求。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2]。坚定政治立场,培塑忠诚警魂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主线,也是塑造优秀公安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公安院校要坚定不移站在鲜明政治立场之上,以思政课为关键课程,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打造具有政治本色、忠诚底色的校园文化,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铸魂育警的协同培塑体系。

一、公安院忠诚警魂培塑体系建构的价值意蕴

忠诚警魂培塑体系建构具有深刻价值意蕴。牢筑忠诚警魂,既是公安院校政治建校的优良传统,也是培育新时代警务人才的时代期许。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担当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铸魂育警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公安院校要始终把忠诚警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塑造忠诚警魂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

一方面,忠诚教育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公安机关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这是公安队伍建设成长的前进方向,也是强警治警的总方略[3]。构筑忠诚警魂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政治育警的主旨。忠诚警魂的内涵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党,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忠诚可靠,让党放心”;忠于国家,就是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忠于人民,就是要维护人民安宁,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幸福感;忠于法律,就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坚守公平正义。忠诚警魂是人民公安建警之魂,立警之本,从警之基。

另一方面,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培养公安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内容。公安院校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具有“源头性、基础性、先导性”意义,它是当前公安队伍补充高素质警务人才的主渠道,这就从战略上要求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规格要与公安职业发展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可靠,既体现为价值素养要求,也体现为公安院校学生专业素养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警校生立警从警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的使命与初心正是源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敬畏。因此,公安院校始终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为己任,以“公安姓党”“警院姓党”为标识,以培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预备警官为指向,努力锻造政治坚定、忠诚可靠、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时代新警。

(二)公安院校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矢志追求

公安院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办学方针,逐步形成公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办学传统,以及政治为先、专业为要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是坚持优良的办学传统。公安院校自创办以来,明确办学指向,将公安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强调公安预备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担当能力叠加培养。公安院校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忠诚警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开,以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忠诚警魂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理想和职业精神,同时注重公安教育职业化、专业化特点,与公安机关深度融合,重视公安教育融入公安实战,以提高公安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实战能力。

二是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公安院校办学强调以政治性为第一属性,以忠诚教育为主线,以警务化管理为抓手,以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为目标。坚持以培养学生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担当能力为核心理念,把公安院校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警察专业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同时公安院校办学立足区域特点,强化服务面向和专业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警务工作特点结合,实行差异化办学,坚持特色办学,以培养符合地区需要的专业警务人才[4]。

(三)公安机关对新时代警务人才的满怀期许

首先,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公安机关特殊属性决定的。公安机关作为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公安机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公安院校必须以立德树人、育警铸魂为主旨,优化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信息化应对能力,增强实战能力,建设一支“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现代化公安队伍,以应对国家现代化治理过程中的困境及挑战。

其次,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任务对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公安工作面临新要求、新考验,公安工作任务呈现出严峻性、复杂性、急迫性、挑战性等特点。现实环境中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多种手段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大渗透力度,以“民主”“自由”为幌子,图谋在我国传播极端思想,制造“颜色革命”,颠覆我国国家政权[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担当的公安队伍,保卫国家政治安全。

再次,新时代公安改革发展对高素质警务人才提出迫切需要。新时代执法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执法程序日臻完善规范,也对公安人员执法素质提出了新要求。2017年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6]。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首先要体现革命性的要求,引领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坚定职业理想,塑造忠诚警魂,又要立足新的时代变革,基于公安工作在大数据、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呈现出的新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二、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塑的目标靶向

育人先育德,育警先铸魂。忠诚的政治本色,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一名优秀公安民警所必备的思想素质。构建铸魂育警协同育人体系就是要以培养政治合格、对党忠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公安民警为目标靶向。

(一)政治合格:首要标准

政治合格是检验公安院校忠诚教育工作的首要标准。突出“政治性”,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特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涵养高尚的政治品格,是公安院校政治育警的重要要求。而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考量和要求,是指应具备人民警察应有的政治立场、理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水平或状况。基于此,公安院校要将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流程,强化理论武装,夯实课堂教学、公安特色校园文化、警务实践教育、“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四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始终把培养“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五个过硬”的人民忠诚卫士作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对党忠诚:根本要求

对党忠诚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公安院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努力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时代新警。为此,要把铸牢忠魂摆在人才培养首位,增强学生“忠诚核心,拥戴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体而言,其一,要牢记初心使命。在预备警官培养之初,灌注忠诚基因,打牢政治底色,站稳政治立场,牢记人民公安忠心为党、赤诚为民的初心使命;其二,要坚定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公安工作发展大势,弘扬公安英模精神,坚定从警理想,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其三,强化责任担当。将职业精神与使命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红色文化、忠诚文化、警察文化为引领,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忠诚为民、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

(三)执法公正:价值取向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执法公正是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忠诚警魂的重要体现。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既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推动者,也是践行者、捍卫者”,从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到执法过程、到执法管理,都要体现公安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公正执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职业教育中。为此,公安院校在培养警务后备人才方面,要特别重视法律专业课程建设,要着力强化法治教育,夯实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打造知法、懂法、守法的专业执法队伍。

(四)纪律严明:重要保证

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必须在纪律作风建设上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培养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警务人才是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重要要求。公安院校要强化学生纪律作风,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警务化管理训练之中,结合警务化管理的育人优势,有效发挥警务化管理对学生的铸魂育人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校园生活,在日常操课中培养集中统一的过硬作风,强化团队意识养成。把纪律养成渗透在学习、生活、训练、执勤各方面,养成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派谴学生参与完成重大安保、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发挥一线实战环境的淬炼功能,检验并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锻造一支公安机关应急处突的重要后备力量。

三、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塑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

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塑体系建构要以“八个统一”为指导,以公安院校“大思政”育人为牵引,把握政治为先、铸魂为本、公正为导、作风优良的具体要求,打造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忠诚教育体系。

(一)深化忠诚教育,凸显思政课“铸魂育警”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安院校学生牢固忠诚警魂的关键课程,要发掘思政课忠诚教育课程资源,将忠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思政课铸魂育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是明确忠诚教育与思政课的重要关联。公安院校忠诚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也是公安干警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公安院校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忠诚捍卫者”的人才目标定位与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之间是目标一致、脉系相通的。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主题的高度凝练,同时公安院校思政课是忠诚教育展开的主渠道、主课程。

二是实现思政课与忠诚教育的融合衔接。公安院校思政课在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基础之上,要充分结合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将忠诚教育作为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掘忠诚教育中体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教育内容。如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教学、英模报告,结合警务教育优化内容供给,有针对性地推进忠诚教育入脑入心。以思政课专题教育为基础,融入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经典教育内容,有效实现忠诚教育与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机融合。

三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公安院校资源优势,整合公安行业资源和地方红色资源,实现理论教官与实战教官联手,校内校外衔接,线上线下联动,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构建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参与性;搜集先进英雄校友事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展示分享,从英雄事迹学习领悟中实现价值认同;开展实践教学,拓展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阅读经典、优秀校友励志报告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达成忠诚育警目标。

(二)推进“课程铸魂”,发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协同作用

忠诚警魂培塑工作有效展开,还要发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育人功能作用,将忠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所有课程之中,实现“课程铸魂”目标。忠诚教育也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在增强思政课理论灌输与启发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他课程在铸造在忠诚警魂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公安院校要以“金专金课”建设为契机,拓展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实现忠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对接,注重治安学、侦查学、刑事技术等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忠诚教育价值理念融合。充分挖掘公安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专业学习中融入忠诚教育,强调公安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公安专业政治立场,培育学生忠诚敬业的价值观。

二是重视警务实训课程与忠诚教育结合。公安院校专业教育具有实战性、应用型等特点,非常重视学生实战能力培育。警务实训是公安院校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承担强化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仰,增强人民公安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任务[7]。要通过警务实训模拟训练,把忠诚教育融入战训各个环节,做到“教战一体、靶向育人”[8]。

三是依托专业实习和实践实训。即有效利用公安院校校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重大安保维稳活动,派遣学生参与警务援助、驻训维稳、社区警务实践、应急处突和安保维稳工作,让学生在全真实践环境中艰苦历练,真情参与、真切感受,获得全真的实战体验,进而培养学生政治素质与政治责任担当能力。

(三)营造忠诚警魂文化环境,推进忠诚教育融入日常教育

忠诚警魂育人,在以思政课为关键课堂、以专业课为重要课堂基础上,打造日常育人环境,实现忠诚教育日常化、常态化。

一是在警务化管理中加强忠诚教育。一方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秩序。特别是完善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加强内务整理、警容风纪,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行动中培育纪律意识、忠诚意识。另一方面,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强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加强师生思想交流,通过日常谈心活动,掌握学生新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定期学习时事政策,参与马克思主义读书会、青马集训营等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

二是在校园文化宣传上,打造忠诚警魂精神家园。一方面,要深入发掘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校园文化精神宣传作用,坚持“文化育警”,以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警察文化、英雄文化等,打造公安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文化育警、以文化警,发挥校园文化思想引领、精神塑造的隐性教育功能,培塑学生忠诚警魂。通过构建警训文化长廊,建设公安院校校史馆,定期展开优秀校友论坛,开展英模事迹报告等,同时借助新媒体手段,以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人民公安形象,增强公安院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精神归属感。

(四)完善校局合作机制,实现忠诚教育一体化

培塑忠诚警魂,要充分加强校局合作,推动忠诚教育一体化建设。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指出,“公安姓党”是人民公安根本政治属性,公安院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公安育才的使命。要健全与公安实战部门“协作共建、合作育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和实战需要的互利共赢[9]。

一是加强育人队伍全员合作,构建忠诚教育合作团队。明确忠诚警魂培养目标,实现公安院校及公安机关全员参与的协同合作格局。利用公安行业独特优势资源,邀请公安一线功臣模范、优秀民警和一线指挥人员参与忠诚教育,建设由教师谈理论讲知识、公安英模谈责任聊担当的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官协同育人的教师团队,发挥铸魂育人的叠加作用。

二是搭建校局忠诚教育一体化平台。构建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人才培养共同体,是新时代公安警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通过搭建校局合作、校警协同的工作平台,可以实现校局“团队共组、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研”的良好愿景。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公安行业优势资源,建立校局合作育人机制,构建校外教育训练基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创新警教融合、校局合作育人模式,将公安机关优质实践资源转化为学院育人资源,让学生在公安英模、实战教官、优秀民警的引领教育中感知、领悟、升华忠诚警魂,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构建公安院校忠诚警魂培塑体系,要始终以政治坚定、对党忠诚为准绳,紧扣公安院校教育使命,把握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本质规律及特性,以政治为先导,以强化忠诚警魂为核心,充分发掘公安院校育人资源,实现学校育人与公安育人有机配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协同联动、优势互补、资源汇聚的忠诚警魂培塑新体系。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