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健康需求特点
2021-03-09张佳佳
张佳佳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和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1]。四川涉藏地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属凉山州)。此地区是我国气候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警务活动主要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峡谷或者高原上开展,空气稀薄,交通不畅,此地区也是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宗教和民族问题进行分裂、破坏、渗透活动的重点地区,且由于少数民族民俗特点和宗教信仰等因素,藏族群众对国家执法活动(包括刑事司法活动)具有天然的排斥性[2],这些外在环境增加了涉藏地区民警的生活事件和刺激因素,加上繁重的警务任务,易造成民警极大的身心压力。民警因工作压力和负荷过大等带来的职业紧张[3]、职业倦怠[4]、职业认同低[5]以及工作家庭冲突[6]等,成为影响警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警务战斗力和绩效[7]。涉藏地区民警长期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执法环境、繁重的处突维稳任务,身心持续处于高压状态,比普通民警承受着更多的工作和身心压力。为此,为涉藏地区民警开展深入、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迫在眉睫。
需求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8]。心理健康需求主要包括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主观需求是个体基于自身内在的不平衡而自我觉察到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重在个体体验;客观需求是基于社会标准进行评估的,重在来自个体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需求的内容、方式和态度等存在差异[9],徐华春和黄希庭[10]也指出应当区分地区、区分领域实际调查心理健康需求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发现和总结出适合不同群体的心理服务内容与方式,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服务真正符合受众实际需求。
本研究于2018年3月-10月以四川省涉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民警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需求,旨在立足涉藏地区实际,从需求出发,从实战出发,为维护涉藏地区民警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川省涉藏地区366 名在职民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 分,回收有效问卷366 份。其中,甘孜州民警182人(49.72%),阿坝州民警184人(50.28%);男性294人(80.33%),女性72人(19.67%);未婚民警55人(15.03%),已婚民警297人(81.15%),离异单身或家庭重组者14人(3.83%);科级及以上干部64 人(17.49%),(副)主任科员70 人(19.13%),科员232 人(63.39%);工作地点在市区58人(15.85%),县区205 人(56.01%),乡镇村103 人(28.14%);警龄2-32 年,平均10.91 年,其中,1-5年54 人(14.75%),6-10 年105 人(28.69%),11-15 年129 人(35.25%),16-20 年46 人(12.57%),21年及以上32人(8.74%);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3.77岁。
(二)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在四川省涉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及战训基地(各分局、科所队等民警被抽调参加定期轮值轮训)随机选取400 名公安民警为调查对象,实际有效样本366 名。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在四川涉藏地区工作的在职警察;②自愿参与本次调查。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自陈式半开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和心理健康需求两部分内容。该问卷结合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基层派出所调研结果编制而成。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警龄、婚姻状况、职别、来源、工作地点等;心理健康需求部分包括10 个条目,每个条目有多个选项,内容包含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方式需求、心理训练内容需求、已接受的心理健康服务类型和频率等,请受测者个人根据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和排序。
3.质量控制。以匿名方式调查问卷,经统一培训,主试现场进行调查,告知受测者调查目的和具体填写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参与调查,现场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课题组成员共同筛选并剔除无效问卷,采用Epidata3.0软件对数据统一录入。
4.统计学方法。用Epidata3.0 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方式录入问卷,核查无误后锁定数据库。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健康需求概括
在366 名四川涉藏地区民警中,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民警有175 人(47.8%),认为自己不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民警有128人(35.0%),持无所谓态度的民警有63人(17.2%);其中,未通过单位途径参加过任何形式心理健康培训的民警232人(63.4%),参加过心理健康讲座的民警111人(30.3%),接受过个体心理咨询或辅导的民警27 人(0.7%),参与过团体心理训练的民警101 人(27.6%)。
(二)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健康需求总体状况
在列举的常见心理问题和处理方式中,四川涉藏地区民警最困扰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工作压力问题(74.9%)、亲子教育问题(52.5%)、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42.3%)、家庭问题(35.2%);常用的4种心理问题处理方式依次是:娱乐消遣(52.5%)、寻找亲人和朋友的支持(45.4%)、运动排解(38.0%)、不管它(31.1%);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寻求心理服务的内容排在前4 位的依次是压力管理教育(62.6%)、不良情绪调控(59.6%)、心理常识教育(41.8%)、人际关系问题教育(32.9%);心理训练内容排在前4 位的依次是情绪调控训练(57.7%)、压力管理训练(53.6%)、职业技能训练(44.8%)、自我认识训练(39.6%);四川涉藏地区民警最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主要有音乐放松等放松训练(74.6%)、与专业人员交流(72.9%)、心理健康讲座(65.0%)、网络或电话心理咨询(64.2%)等。
(三)不同群体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问题及处理方式差别比较
不同群体的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在心理问题和处理方式上分布人数所占百分率,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在部分心理问题和处理方式的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且已达到统计学意义(表1)。
在心理问题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男警面对的工作压力、亲子教育、家庭及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问题显著多于女警,女警在情绪问题上比男警更困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作6 年及以上的民警在亲子教育问题上比工作1-5 年的民警更苦恼,工作1-5 年的民警比其他民警有更多的婚恋烦恼,工作21 年以上的民警有更多的人际困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部民警比科员民警面对更多亲子教育问题,而科员民警的婚恋问题使其更加烦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乡镇村工作的民警比在市区工作的民警面对着更多的工作压力、亲子教育、家庭问题和婚恋问题,在市区工作的民警在自我价值问题上表现的比其他民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遇到问题时,男警更喜欢采用娱乐消遣和逃避不管它的方式,女警更多是寻找亲人朋友的支持、寻找专业人员咨询或是通过书报影视的方式解决问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警龄越短的民警越喜欢用运动和网络娱乐的方式应对问题,警龄越长的民警更喜欢找专业人员咨询或是不管它的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科级及以上干部面对问题时更习惯回避不管它,科员民警更喜欢通过运动方式排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的工作地方对民警所采用问题的处理方式没有明显影响。
表1 不同性别、警龄、职级和工作地点民警心理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卡方分析(χ2)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四)不同群体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服务内容需求和心理训练内容需求的差别比较
不同群体的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对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心理训练内容的需求分布人数所占百分率,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在部分内容需求的分布上存在差异且已达到统计学意义(表2)。
在心理健康服务内容需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男警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压力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常识教育、异常心理识别等方面比女警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警龄6-10和16-20年的民警比其他警龄阶段的民警更需要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服务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科级及以上干部比普通民警更需要压力教育管理和自杀心理预防与干预的服务内容,科级干部和普通民警更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工作地点在乡镇村和县区的民警更需要压力管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内容,乡镇民警还想要学习不良情绪调控,区县民警比其他民警还需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服务内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心理训练内容需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男警对团队协作训练、心理韧性训练、创造力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女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警龄1-10年的民警对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警龄民警,警龄6-10 年和21 年及以上的民警对挫折应对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警龄阶段民警,警龄6年以上民警对心理韧性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年轻民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普通科员民警对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干部民警,科级及以上干部民警和科员民警对自我认识和团队协作训练的需求都显著高于(副)主任科员民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工作在乡镇村的民警更需要情绪调控训练,乡镇村、县区民警比市区的民警更需要团队协作训练,市区民警对创造力训练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民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性别、警龄、职级和工作地点民警心理服务内容和心理训练内容需求卡方分析(χ2)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四川涉藏地区民警有175 人(47.8%),认为自己有工作压力问题的民警274人(74.9%),认为自己未通过单位途径参加过心理健康培训的民警有232人(63.4%)。可见,涉藏地区民警普遍觉得身心压力大,但由于民警对心理服务工作认知浅薄、单位普及心理服务工作条件和渠道有限,民警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工作压力、亲子教育、不良情绪、家庭问题等是涉藏地区民警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希望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训练中,压力管理和情绪调控也都排在了前两位,压力和不良情绪确实是涉藏地区民警日常工作中不可回避的普遍问题[11]。在访谈中了解到,四川涉藏地区民警的工作压力除普遍的专项任务行动考核压力、职级晋升压力、长期接触负面应激事件带来的情绪压力外,还有涉藏地区特有的处警恶劣环境影响、极端恐怖事件应对及因文化所致百姓普遍持有刀枪所造成特殊的执法规范压力等,另外,他们更担忧的还有家庭和亲子教育。这可能与涉藏地区民警地区来源有密切关系。四川涉藏地区绝大多数民警来自四川其他区域(也有个别来自四川以外的其他省区),尤其是2007年以后入警的新民警,约50%来自非涉藏地区[2]。这表明涉藏地区民警远离父母家人、与爱人孩子两地分居的概率高于其他地区。随着压力和问题的产生,民警自觉不能很好处理和自我消化时,便精神萎靡,易燥易怒,产生焦虑、紧张和自信心降低等不良情绪。半数民警表示常常通过抽烟、喝酒或自我压抑的方式自己缓解和转移注意力。
四川涉藏地区民警最希望开展音乐放松等训练、与专业人员交流等。但结合其遇到心理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其中向专业人员求助者仅26 人(7.1%),通过抽烟喝酒等娱乐消遣者人数过半(52.5%)。可见,民警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的行为很低,但内心需求意向又较高。民警在警务活动中容易遭受创伤和心理伤害,但却不愿为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甚至掩盖自己的心理问题,利用回避和自愈来解决心理创伤。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民警心理健康需求与实际工作的开展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如单位提供的心理咨询师是由同事兼职,双重身份使得民警心存顾虑,或基层对专业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落实力度不够,服务机制不健全,导致民警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实现及时的一对一咨询。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民警群体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及心理服务需求也存在部分差异性。男警由于身体结构、角色定位及社会期望决定其在公安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家庭照顾不周,其工作压力、亲子教育、家庭及自我价值等问题凸显于女警,心理需求也更加迫切。年轻民警担忧婚恋问题,有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年长的民警对亲子教育问题更加担忧,包括读书就业等问题的担忧;处于主干力量的民警工作任务和压力最大,职业倦怠感最高,工作热情较低[12],故心理服务需求最多。
干部民警更需要压力教育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心理预防与干预等服务内容,普通民警对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更高,这与民警工作内容和职责紧密相关。领导危机感更强,普通民警更迫切需要掌握良好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完成工作任务。乡镇村民警由于工作环境条件更艰苦,离家远待遇差警力不足,增加了其工作的难度、强度和风险性,故比工作在市区的民警更能够感觉到工作压力大,亲子教育、家庭、婚恋等问题凸显,他们更关注如何减少自我负面情绪和加强团队协作快速完成工作任务;市区民警由于警员人数多,竞争激烈,更注重自我价值体现,渴望被认可和肯定,故更容易产生自我价值问题,并会更多思考如何更好的创造性的完成工作任务。
综上,本研究显示四川涉藏地区民警所肩负着的高负荷、高风险、高应激的工作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责任与压力,不良情绪与挫折,他们已意识到且迫切希望得到缓解和改变,但同时缺乏心理学基本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及相应的教育训练。因此,根据四川涉藏地区民警特殊的心理问题及需求[13],构建涉藏地区民警欢迎且科学实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提高心理教育训练效果的前提,结合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及需求特点,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措施,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