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总目录

2021-01-29

社会科学辑刊 2021年6期

哲学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郇庆治/1·5

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庄友刚/1·13

论爱国主义与公民美德之间的关联性/高景柱/1·20

积极生活与劳动辩证法——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及其方法论根源/陈高华/1·29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王兴赛1·/36

反对景观统治的地理心理学与革命游戏——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张一兵/2·5

“实体即主体”:齐泽克论作为意识形态的黑格尔本质逻辑/李西祥/2·13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探索者和实践者——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刘进田/3·5

社会组织党建的过程与机制研究/侯利文/3·15

近年来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的逻辑进路及其路径优化/张 伟/3·25

重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论断/王庆丰/3·53

试论作为一种感性哲学的马克思哲学/李春敏/3·60

合法性的空间生产及其“涂层”危机——基于空间与行为哲学的视角/陈 忠/3·69

技术社会中的涂层博弈/潘天群/3·7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析/张本刚 牟 岱 张 岩/4·5

毛泽东的解放观:政治哲学内涵与当代指向/包大为/4·12

变外输为内生:《大众哲学》“化大众”的内在机理及其启示/李 兵/4·20

论胡安国的《春秋》学/曾 亦/4·26

情感的政治与道德生命的盈减之道/隋思喜/4·37

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与自由的价值指向/李淑梅/5·5

柏拉图《国家篇》中的正义与问题/龚 群/5·12

国家视角中的意识形态与现代世界/吕春颖/5·20

实践哲学之诠释学路径——以叙事逻辑为中介/刘 宇/5·27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团体人格的哲学宣言/张文喜/6·5

实践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概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张秀琴/6·13

“诗意”消失的空间批判——从列斐伏尔的“诗创实践”与“诗学革命”视角/车玉玲/6·20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何云峰 王绍梁/6·26

多的柏拉图主义与共产主义观念——巴迪欧的本体论哲学及其政治意涵/王福生/6·35

社会学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谢俊贵/1·44

基层社会动员的机理与结构——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贾玉娇/1·52

社会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话语形成机制及治理策略/郑元景/1·59

谁应兜底: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央地社会救助责任分工研究/杨立雄/2·60

区块链+社会救助服务:创新前景、核心问题与推进方略/白维军/2·73

我国社会救助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中心的分析/姚建平/2·81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城市居民获得感研究/徐延辉 刘 彦/2·88

社会流动背景下中国民众改革损益感实证研究/陈煜婷/2·98

5G数字技术赋能下网络权力的拓展/宋辰婷/2·109

“一带一路”国家品牌的打造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胡 键/3·84

论文化因素对“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的影响/田 广 刘 瑜/3·95

“一带一路”实践与国际政治格局——基于风险社会视角的战略分析/罗强强/3·105

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的Nvivo质性研究/汪伟全/4·46

公共卫生危机下社区治理的风险透视及规避逻辑/范 慧/4·56

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宋全成 甘月童/4·63

城乡社会学视野下的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何雪松 覃可可/4·73

大众传播媒体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卢曼系统论视角下的分析/秦明瑞/5·51

自由与风险:虚拟技术构建下的网络直播社区/迟 帅/5·66

二手消费的特征呈现与动力支持:基于“认同—工具—环境”的三维转型/范和生/5·74

特大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与重建社会性联结——基于成都市社区调查资料的分析/刘亚秋/5·84

重拾生活:社会工作的本质回归与理论重构/童敏/6·44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包先康/6·51

论我国社会矛盾的生成逻辑与社会调节/宋宝安/6·60

社会保护动力机制的再研究:双向运动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王一/6·71

法 学

论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标准——历史演进与对比界定/刘品新/1·66论我国民事诉讼专门管辖/陈杭平/1·79

判决效力视野下的诉讼主体制度——以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为例/卢佩/1·88

“一带一路”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重构/刘亚军/1·184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途径/刘云亮/1·189

无人岛屿建设融资法律机制与中国的选择/马得懿/1·195

结构主义视角下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研究/刘继峰/2·118

“数据垄断”:从表象到本相/陈 兵/2·129计算法学的疆域/季卫东/3·113

大数据时代下算法共谋行为的法律规制/丁国峰/3·127

我国数字货币法定化的构想及展望/马更新/3·137

WTO临时上诉仲裁机制:性质、困境和前景/刘 瑛/4·80

内国法域外适用视域下的管辖权规则体系/孙尚鸿/4·90

人工智能时代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万 勇/5·93

论《民法典》视野下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冉克平/5·103

反腐败刑事政策时代转型的逻辑与法治化思考/孙国祥/5·112

中美网络犯罪立法比较及给我国的借鉴/皮 勇/5·123

著作权立法与司法的产业利益之维/孔祥俊/6·78

人工智能刑事主体地位的否定及实践展开——兼评“反智化批判”与“伪批判”之争/陈洪兵/6·92

“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性及其软法化:以国际组织为视域/江河/6·99

论全球大流行下国际卫生法治的完善/马忠法/6·109

经济学

数据产权的经济分析/唐要家/1·98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刘 刚 杜 爽/1·107

新中国70年行政区划调整的历程、特征与展望/张可云 李 晨/1·118

中国经济奇迹背景下的农村贫困变迁——基于1995—2013年CHIP数据/陈燕凤 夏庆杰 王小林/1·129

提高中国内需的结构性改革:内在逻辑、结构失衡与改革举措/卢现祥 孙梦泽/2·137

公共养老金与居民养老财富储备关系探析——基于文献述评的方法/郑 伟 吕有吉/2·148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方向——基于个人账户改革四次争论的思考/彭浩然/2·160

中国OFDI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姚战琪 夏杰长/3·147

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趋势、成效与建议/苏 剑 邵宇佳 陈丽娜/3·157

加拿大PPP模式应用特点及借鉴价值/庞德良 刘 琨/3·171

基础设施与产能过剩:一个基于市场博弈结构的分析框架/皮建才 卜 京/4·99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黄凯南 郝祥如/4·110

新发展格局下地摊经济对中小企业的赋能作用/孙艳丽/4·122

平台边界选择与平台生态治理/杨蕙馨 宁 萍/5·135

共益型企业家精神视角下可持续共享价值创造的逻辑与实现/陈 劲 阳 镇 尹西明/5·145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本源性探讨——基于劳动价值论视角/白雪秋 包云娜/5·158

算法主导下的平台企业劳动关系与治理路径/徐景一/5·164

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以共同富裕为主线/白永秀/6·120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回眸与展望/蒋永穆 王 瑞/6·132

全面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任保平/6·142

论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李正图/6·1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论纲/付文军/6·159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李苍舒 黄 卓/6·168

历史学

朝贡之外:论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魏志江/1·139

《弟子记》与北宋中期儒学——以刘敞、王安石为核心的考察/刘成国/1·146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争取溥仪考实/李在全/2·169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选定研究/陈海懿/2·177

从合作走向对抗:九一八事变后的上海学生团体与国民党党部/韩 戍/2·187

日本在华侵占煤矿奴役战俘劳工政策与罪行探析/薛 毅/2·197

民初政党内阁论的困境/邹小站/3·182

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郑立柱/3·193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的构想与实施/臧运祜/4·131

国际秩序、“满蒙权益”、反苏防共: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认知逻辑/宋志勇/4·140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积极满蒙政策”与军权强势之契合/王希亮/4·149

康熙帝对三藩余部的处置/刘小萌/5·172

军饷与税收:民国时期四川军队与商人的关系——以江津商业档案为中心/曹树基/5·184

日本对北伐进军京津的干涉与影响/王美平/5·198

袁世凯《戊戌纪略》版本源流及其写作时间考述/李永胜/6·197

文 学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欧阳友权/1·159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胡疆锋/1·167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许苗苗/1·176

生态世界观的演进与生态美学的建构/胡友峰/2·21

伊西丝的多重面孔:风景诗学的话语建构及其理论面向/黄继刚/2·31

论潘诺夫斯基透视理论的认知价值——基于符号形式解读/曹 晖/2·40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殷曼楟/2·49

强制阐释与阐释的合法性/王 宁/3·33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问题——赫施解释学思想的中国回声/曹顺庆 黄 文/3·40

“强制阐释论”的基本立场、理论建树与学术关怀/泓 峻/3·45

中国新诗突围的历史总结与批评话语建构——论沈从文的新诗批评/文学武/3·200

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意识传播媒介研究——以文学期刊为视角/冯 昊/3·207

新时代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丁国旗/4·161

新人新话语新文艺与国家的艺术想象——对新文艺发展道路早期探索的思考之一/范玉刚/4·171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成熟/季水河/4·183

《逍遥游》英译若干问题述论/于雪棠/4·196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化流程/于景祥/4·205

论阐释的辩证平衡/南 帆/5·36

强制阐释的意义生产工艺学批判/刘方喜/5·42

文化区隔与趣味判断: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及其美学批判/段吉方/6·175

新中国初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接受/曾 军 汪一辰/6·182

托尼·本尼特的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及其实践指向/刘晓慧/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