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论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创贡献
2021-01-29王夏杰邓淑华
王夏杰 邓淑华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将完成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飞越;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得到全面实现;意味着建国以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将进入历史新阶段;意味着建党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已实现了关键一步;意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将得到圆满实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下,“小康社会”实现了从理想社会模式到现实社会模式的转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是一个能结合历史发展新特点深化和拓展奋斗目标的政党,是一个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政党,是一个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和智慧的政党。
一、科学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其作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篇章,并贯穿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随着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科学阐释“全面”内涵
“全面”二字,首次出现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小康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认识。由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历史阶段不同,二者对“全面”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具体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指涵盖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提升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改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没有明显短板的小康。相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更加具体、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对于如何理解“全面”,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1](P17)关于“全面”内涵的界定,习近平相关论述中大致体现了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指覆盖所有领域的小康,也就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习近平指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1](P17)第二,“全面”指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1](P18)也就是说,“全面”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农村贫困人口。为解决农村人口脱贫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承诺,扶贫、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三,“全面”指覆盖所有区域的小康。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问题,习近平指出:“对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城市和乡村、不同区域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1](P20)也就是说,“全面”小康并不是指所有的区域都达到统一标准,更不是指所有人的指标都在同一水平的“平均主义”的小康,而是人们基于生活区域特殊性的“全面”小康。
(二)科学阐释“建成”内涵
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变,但内涵深远。“建设”强调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建成”强调小康社会的实现状态。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延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治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要求全党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P13)。第一,从“建设”到“建成”标志着“全面小康”目标进入历史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如何集中力量解决生产力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建设”到“建成”的转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第二,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全面小康”目标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方面,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经济发展总量稳步提高,进一步为国家繁荣富强筑牢了物质基础;政治方面,坚持从国情出发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了人民权益;文化方面,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大程度凝聚了思想共识;社会方面,坚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稳定,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生态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了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第三,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3]“为人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我们党切切实实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放在第一位的政治立场。
(三)科学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结合党情、国情、世情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要求作出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指出:“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3]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既需要衡量构成其系统的核心要素,又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结构范畴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其中“全面”是重点也是难点,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建成”是关键,强调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小康”是核心,强调发展的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后,我们党先后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并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来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达到评价指标,如果其中某一个要素没有达到评价标准,就不能算真正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状态范畴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指向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完全突破了狭隘的经济范畴。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等等”[4]。这段论述全方位呈现了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时空范畴概念。从时间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构建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体系中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上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仅打造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话语,而且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模式。从空间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小康。
二、系统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逻辑理路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围绕“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何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科学呈现了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现实逻辑。
(一)历史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历史课题的自觉回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逻辑回答了为何要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本问题,其历史脉络基本沿两条逻辑展开:
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美好生活的传统。习近平指出:“实现小康是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1](9)。“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止小康”。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的“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思想,孟子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庄子的“至德之世”思想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无数仁人之士奋起寻求“强国富民”道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先后作出了救国救民的尝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接过民族复兴历史大任,经过近一百年艰苦奋斗,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3-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美好生活的承诺与担当。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6](P341),为了解决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化问题,中国正式走上现代化建设道路,距今为止现代化道路探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从1953 年党中央提出的“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64 年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主旋律,虽然当时并未提出“小康社会”一词,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目标与“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是一致的。第二阶段,邓小平将“小康”概念引入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正如习近平所说:“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7](P13)1979 年“小康之家”概念的提出—1982 年将“小康”确立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987 年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逐步完成国家战略目标的现代化转换。第三阶段,“小康”社会理论不断深化和拓展现代化发展的维度。“小康社会”理论经历了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深化和拓展,“小康”社会实现了从“总体上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胜利,而且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
(二)理论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逻辑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如何解决人的解放这个终极问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人民性,其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8](P86),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完成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从而将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剥削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阶段,为了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问题,将中国人民从贫穷落后的现实条件下解放出来,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科学阐释,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9](P255),而消灭贫穷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将“先进生产力”作为发展要求,稳步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充分解决了经济粗放型问题、发展不协调问题,激发了生产力发展潜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质量发展理念等战略举措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体现在不但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还能将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福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5](P3-4)。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是对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等现实问题的具体回答,从实践层面有力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
二是坚持把人的解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P411)“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放在第一位,“小康社会”理念提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现状问题。为了更好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论断,他指出:“从结果上讲,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9](P161-162)而达到“共同富裕”结果,则需要经过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先富—共富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理论,多次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并提出要始终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规划“共同富裕”实现路径,针对贫富差距问题,尤其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并通过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具体实施等部署规划,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脱贫奇迹,我国将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进入相对贫困历史阶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体人民的小康”梦想。
(2)回声返回损耗增益值ERLE(Echo Return Loss Enhancement),其值越大表明回声抑制效果越好,定义如下
(三)制度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逻辑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何以能够实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的独特优越性,其制度逻辑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导向。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现象之一,制度不但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并非把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讨论,而是把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放置在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大环境中以及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方式中来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制度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制度是一个关系范畴,能将“现实的人”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关系整合在一起,使得相关对象真正发生作用,并以相互关系形成特殊的集合体;制度是一个规范范畴,能保障和规范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确立特定的社会秩序来维护社会稳定。在马克思主义制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1956 年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基础在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确立的目的在于使国家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化,使“人治”思想向“法治”思想转化,使社会从“运动式秩序”向“规范化秩序”转化。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基于人本、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价值取向的“好”制度,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人成为正常状态中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1](P10),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11](P443)。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人真正成为改造世界的主体,真正达到人与世界、人与人自身的统一。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人民不仅将实现物质上的小康,也将实现精神上的小康,并将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真正得到全面发展,这将会成为普遍的事实。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导向。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过激烈争论。中国的实践证明:先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再发展生产力是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测的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这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制度保障。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不仅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确立了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2](P14)。“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提出后,我国制度为其实现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新模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思路,这种模式既克服了“苏联模式”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弊端,又克服了“资本主义模式”靠资本逻辑推动的弊端,使得现代化成为人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所特有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等综合优势,使得“小康社会”实现了从“总体上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变迁,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
(四)现实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逻辑回答了如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从顶层设计到逐步落实的转变。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党中央先后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建成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和怎样建成小康社会”时空主题,从而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
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3]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两个百年战略目标,我们党以敢于正视问题的政治勇气与责任担当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如习近平所说:“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14]。在这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体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旨在解决党内肌体问题,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使我们党始终充满强大的战斗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总而言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侧重于解决怎么建设现代化的问题,尤其是后三个全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战略支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科不科学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目标的成败得失。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引。具体而言,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主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思路;“协调”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方法论;“绿色”体现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基本方向;“开放”主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视野;“共享”强调共建、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价值取向。
三、精准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时代、理论、实践、世界意义。
(一)时代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5](P36)坚定的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从小党到大党再到强党的历史转变,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大国到强国的历史变迁,源于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奇迹,但归根到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力论证了“四个自信”是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推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独特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推进,面临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以及持续影响,更是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世界进入前所未有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16]而坚定“四个自信”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必然选择。
(二)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作出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体现了我们党认识、适应、引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逻辑,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越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7]为了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走进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习近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突出短板,并指出了改革环境治理的相关举措;针对全体人民的小康,他强调,小康必须实现全面覆盖,共享必须是人人共享;为了补齐民生领域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他提出精准攻坚战略规划;针对城乡区域共同小康,他提出建立“城乡联合体制机制”、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举措;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他提出要运用“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说,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创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战略眼光,彰显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具有的“中国智慧”,对“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关系”作出清晰回答,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现实意义: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二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如期实现了这个目标,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18]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具有承前启后的双重意义:承前指具有“收官”意义,启后指具有“新布局”意义。就“收官”意义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小康梦的全面实现,从1979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初级现代化建设目标,到党的十三大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2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的目标,历经40余年发展,小康目标从设计到逐步落实。就“新布局”意义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标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果又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提供了可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中所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16]如果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2021 年则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即为实现“中国梦”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而奋斗,继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世界意义: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数十年来,欧美现代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优势,并宣称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著名的学者法兰西斯·福山更是提出“历史终结论”。然而欧美模式并没有带来现代化的福音,反而使一些国家付出了惨重代价。中国另辟蹊径,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迥异于欧美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所说:“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取得了成功。”[19]这充分表达了我党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坚定与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小康社会”从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理念逐步落实为人民群众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有效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协同优势,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资源不充分与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最重要的是能克服“资本逻辑”的弊端。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核心的前瞻性,体现了中国道路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所蕴含的文明逻辑。
纵然中国模式面临来自西方模式以及国内多元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但确信无疑的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党和人民有理由坚信自己的发展道路,并相信中国道路不仅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将为那些需要加快发展而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创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既是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需要,也是继续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必能凸显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能彰显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必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必然更好向世界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