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方法论原则与实践路径

2021-01-29

社科纵横 2021年2期
关键词:四史特色历史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1]中国共产党在其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中,都十分注重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党从历史这一最好的教科书中获取营养和力量。历史的学习和教育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进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要求,加强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的学习和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新时代“四史”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资政育人功能。

一、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协同发力,“三全”育人体系进一步健全。但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意蕴,提高高校“四史”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度与广度。

(一)高校“四史”教育是铸牢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筑牢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举措。“四个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从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处于人类文明发展领先地位的中华民族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甚至面临着民族危亡的严重局面。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才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道路,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前提。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加强“四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中,从新中国70 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史中,从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从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现实的500多年发展历程中,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势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文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只有通过“四史”教育和学习,才能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从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高校“四史”教育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必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但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必须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相统一、必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四史”,通过对“四史”的学习和理解,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变中华民族面貌、中国人民面貌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深化对爱国主义时代内涵的深刻认知;也只有通过“四史”的学习,才能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情感认同,才能从认知、情感、意向、行为四个维度上厚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高校“四史”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肃清历史虚无主义流毒的必然要求

高校“四史”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地向青年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知识的学习,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肃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势力打着“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旗号,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贬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勋,攻击和丑化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巨大的建设和发展成就,甚至否定改革开放等。这些思潮的传播,严重地扰乱了大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知,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学习“四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澄清历史迷雾,认识历史大势的过程,就是要使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从而肃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高校“四史”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高校“四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它是基于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四史”教育应该遵循以下方法论原则:

(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就提出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要求。这不仅是对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高校“四史”教育。所谓政治性,就是要在“四史”教育中必须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观点,体现出正确的政治导向性。所谓学理性,就是要把握“四史”教育中蕴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逻辑。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关系,没有政治性,“四史”教育就失去了灵魂和方向,而没有了学理性,“四史”教育就会缺乏说服力,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难以使大学生心服口服。在“四史”教育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必须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个灵魂和方向,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基础上,着重对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理阐释和逻辑解释,使学生在对历史大势的把握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真正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史论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考察了全部人类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史论结合的典范。学习和研究“四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实质和规律。同时,必须深入研究历史现象,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得出研究结论,而不能脱离历史的真实而抽象地谈论一般结论。恩格斯曾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6](P374)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历史事实、基本历史过程,使大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如果离开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在学习和认识历史事实时就有可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曲解历史、背离真正的历史真实;如果离开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抽象地谈论一般结论,则一般结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还要做到以史为鉴、以史论今。要引导大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当今时代的特点,深入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辩证思维的原则

辩证思维是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在人们思维方式上的反映,它是运用逻辑范畴,从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运动中,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出发,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把握对象。历史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不是单线条的机械运动过程,而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运动过程。只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才能揭示历史过程的本质。高校“四史”教育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原则,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在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前进与曲折、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主流与支流的辩证统一过程,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从而使大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再比如在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上,也要坚持辩证思维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中就给我们树立了运用辩证思维的典范。他提出了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原则,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提出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7](P693)可见,辩证思维原则,既是认识和把握历史本质和趋势的认识工具,也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

三、高校“四史”教育的多维路径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肃清历史虚无主义,铸牢“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让大学生以史明鉴、知史懂史用史,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中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四史”教育应从以下教育实践发力。

(一)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将历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8](P399)。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还深刻指出: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同志更是身体力行地为我们树立了古为今用的榜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都要求和倡导全党学习和研究历史,注意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著作,这个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9](P38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非常强调历史学习,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2020 年1 月,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可见,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既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必然要求。

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规定“博士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专科阶段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这为高校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事实上,高校各学段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中也有大量的“四史”教育元素,高校要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承担的“四史”教育的任务,思政课教师要更加自觉地运用“四史”素材,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滋养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此外,要充分利用校内相关学科的资源,设计好“四史”选修课模块,构建起内容互补、相互衔接的“四史”教育教学体系。

(二)将“四史”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

学校是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场所,不仅要传承已有文明,更要鼓励学生不断创造创新文化。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陶冶情操、鼓舞激励等功能,注重显性和隐性文化,双管齐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和创造学校文化建设,如创新党史党报建设、校文化墙建设、国家节日纪念等等,让“四史”教育充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管理、学生生活等多个环节,让校园内的每时每刻、每寸土地都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能量。倡议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通过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塑造所有成员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处事方式。如充分利用校园内报刊宣传、报刊亭-宣传角展示,以及名人雕塑、知名历史校友故事宣讲堂等,将“四史”元素充分融入校园环境中,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大学生主题党日、团日活动,设计“四史”主题,丰富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的内涵,使大学生在党团活动中学习“四史”,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充分利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节庆活动开展“四史”教育,比如“五四运动”纪念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卢沟桥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活动等等,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学习“四史”,从而强化学生对“四史”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入学教育、毕业仪式、升国旗、唱国歌等定时举行的仪式活动,将“四史”教育素材有机融入其中,增强师生互动感、加强仪式感,增强“四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强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等。通过校园文化的沉浸式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加强学生参与感、激发学生爱党爱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感,丰富“四史”教育的形式与内涵。

(三)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教育形式,社会实践不仅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学有所成的最终归宿,要结合“四史”充分利用和开发好第二课堂。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创新社会实践载体,开展了诸如“三下乡”“红色文化践履”、义务支教、理论宣讲、社区服务、国情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校内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对进一步加深大学生专业学习、开阔眼界、认识社会、提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四史”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到社会实践教育中。例如,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践履活动,用鲜活的事实,深化大学生对中共党史的认识和理解;要充分利用国情调研、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加深对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认识,体悟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要充分利用“三下乡”、义务支教、社区服务等深入社会基层的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理解与感受,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认清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坚定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高校人才培养不是孤立的或可量化的数据,而是朝向社会的生命实践[10]。因此,不但要鼓励大学生不断积攒学识与智慧,以史为鉴,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真正将“四史”学习融汇贯通,将学校所学所思所感付诸社会实践,毕业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浪潮中的一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四史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历史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