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析
2021-01-29胡小勃
■胡小勃
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为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长远发展,需有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目前企业纷纷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实现统一集成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高效传递,并利用时效性强、准确性高的财务信息,开展更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就是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管理制度互相融合,显著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后续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当前市场环境变化纷繁复杂,不管是企业的运营模式还是生存环境,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有助于企业逐步构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机制转型升级。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工会计核算工作,以此显著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工作效率等。第二,帮助企业降低相关费用、成本的支出,以此对资金进行有效地把控。第三,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及其特征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造,将财务管理的计划、组织、运作控制、财务分析、风险预测、财务决策等内容,以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实时处理。同时,财务信息系统可将企业的各个部门整合起来,各部门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业务、财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财务管理信息化显著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
1.财务组织弹性化。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垂直的组织结构,比如,财务决策需层层下达,效率低下,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通过信息技术将各部门业财信息整合到共享的财务信息平台中,无论是决策的下达,还是各部门信息的传递,都不再需要层层递进的垂直形式,而是在短时间内,实现横向、纵向多个方面的传递,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
2.财务信息更加及时可靠。企业制定财务决策时,财务信息应当具备时效性。企业需要通过财务信息了解当前企业的运作状况,分析其中的不足,并结合市场环境等,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遇到的风险,再针对不足和风险来制定决策。但是,传统的财务信息收集模式较为滞后,当信息收集、整理完成后,所反映的信息已经是上一阶段的财务运作情况,不能满足财务决策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企业通过财务信息化建立财务共享平台后,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及时传递业财信息,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核算以及财务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3.财务管理集成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不仅会增设各个不同的部门,还会设立子公司和分公司,分子公司分散多地,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但在财务信息化的支持下,企业财务总部能够在财务系统中处理各部门、各子公司及分公司的财务业务,实现财务管理的集成化,有效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比如各子公司的大额资金审批,就无需层层上报给总公司,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直接向集团财务总部要求审批,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财务工作高效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可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财务人员可节省出大量精力投入到财务信息挖掘与分析、决策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制定等工作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有待提升
目前,许多企业都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清晰认知,认为信息化仅仅是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操作,未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抓住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质量。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有的放矢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建设。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权责不明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职责不明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各部门不清楚应承担的权责,往往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实际上,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开展过程中,各部门都应被纳入财务管理大框架,处于共同的财务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中,单纯依靠财务部门,将难以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同时,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同时,需制定配套的制度,明确各部门信息化重构后应承担的权责,共同推动财务信息化的有效落实。
(三)信息交互不畅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展
财务管理工作需涉及大量数据信息,并且要求信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这就需要各部门及时上传数据信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信息交互不畅的问题。各部门上报数据信息的格式、媒介、平台都不同,使财务部门收集数据信息的难度增加。当全部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完成后,已经造成了时间延迟,信息所反映的内容滞后,财务管理则成了“事后诸葛亮”。所以,企业应当构建财务共享平台,统一要求各部门上传信息的内容、时间与格式等。
四、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管理重构
(一)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
企业要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速度,就应当要求管理层清晰地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树立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才能在后续工作中提出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对于企业财务人员来说,应当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对企业各项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主动提出创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同时,财务部门以外的各业务部门人员也应当大力支持与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建设。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
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利用信息系统重构财务管理框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发掘,或引入更加高效先进的信息系统软件。第二,利用信息系统软件,将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互。第三,设置信息系统操作权限。财务部门可以在信息系统中编辑操作财务数据,其他部门只可以上传和查看相关财务信息。第四,利用信息系统开展账目核算、费用支出审批等。第五,将企业资产情况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第六,利用财务系统开展合同、应收账款管理等。
(三)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优化
1.财务预算的信息化管理。财务预算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框架下,预算工作也应当进行重构。财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各部门往年的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将每年支出波动不大,且有一定规律的部分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将波动较大,受市场、企业战略等多因素影响的部分,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编制完成后,将预算细化分解,并借助信息平台传达给各部门。
2.基于信息化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企业的信息化财务分析通过在系统中设置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计划。在企业现金流方面,利用信息系统分析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决策,使现金流始终处于健康的水平;在企业偿债和盈利能力方面,收集企业当前的债务情况、盈利情况、成本耗费情况等,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投融资、经营等决策。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充分挖掘财务信息系统功能,借助信息系统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财务预警功能就是财务信息系统的一项常见且实用的功能。比如将日常经营活动的主要成本或是一些消耗量较大的耗材作为风险管控对象,设置风险警示点,当成本高于或是耗材库存量低于预警点时就会发出警报,并停止申领材料请求的审批,分析成本耗费量过大的原因,直到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后,才能解除警报。
4.强化员工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力。企业应当从可持续发展层面进行分析,了解人才战略计划的实施情况,培养与吸收更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创新思想理念,关注时代发展需求,在提高专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将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传递给其他部门的员工,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操作水平。
5.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财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即业财融合,就是将财务管理和企业的经营业务相融合,使财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升业财融合的效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将信息技术贯穿整个经营业务,实时收集相关信息以及原始凭证并及时上传,实现基于财务协同的业财一体化。
6.财务信息集成化,实现企业内部财务共享。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与财务软件公司加强联系与沟通,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更新财务软件,使财务软件信息系统和企业实际情况更加贴近。为了运用更加高质量、更具时效性的财务信息,企业应当借助财务信息系统打造企业内部的财务共享平台,推动财务信息集成化,提升财务共享的效率。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单独划出共享模块,在此模块中,企业各部门都可登录,传递、下载信息。需要注意,并非所有信息都可以公开共享,对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不允许上传至公开的财务共享平台中。为保证财务共享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应制定权限,只有财务人员账号有编辑财务数据的功能,其他部门的账号只可上传、下载、浏览而不具备编辑功能。同时企业应定期开展病毒、木马查杀,注重信息的安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企业应当转变理念,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从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财务信息集成等方面入手,对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升级,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操作能力,更好地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效落实,助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