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政策的亮点、施行障碍与实践路径
2021-01-29董亚琦李国栋钟建伟
武 培,董亚琦,李国栋,钟建伟
体教融合政策的亮点、施行障碍与实践路径
武 培1,董亚琦2,3,李国栋1,钟建伟2
1.山东省枣庄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277160;2.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3.共青城市中学,江西 九江,3320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体教融合的亮点、施行困境与实践路径,体教融合政策的新亮点主要有:强化运动技能,打造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学校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完整教育模式;整合体育赛事,合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灵活规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专设教练员岗位。体教融合推进的障碍:体育人观念认知不足;育体和育人价值割裂;评价标准偏倚运动成绩;教育和体育部门赛事体系混乱。提出体教融合的实践路径:以育人为目标,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以高考为导向,量化考核标准;以竞赛为核心,形成全学段覆盖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师资,整合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资源;共同治理,建立社会组织进校园的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
体教融合;亮点;施行障碍;实践路径
体育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方式,是助推人们幸福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体育和教育全面融合,通过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审议全面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通过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强调青少年要兼顾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和教育部门整合双方赛事,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强健体魄、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学校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实现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的目标,瞄准教会,勤练,常赛的模式推进。优化整合教育和体育两个系统资源,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第二个价值,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的价值,在常赛中选拔有潜质、愿意发展竞技体育的学生给予更多训练和比赛机会。
1 体教融合政策的新亮点
1.1 强化运动技能,打造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
以往学校体育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增加健康,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没有明确要求。而体教融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特别是学校冠名的运动项目,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该特色项目。学校体育教材要涵盖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3个部分内容,前两项内容为学校体育必修课,专项运动技能作为选修课向学生开放[2]。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运动兴趣、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为学生制定发展性、精准化的运动处方。体教融合清晰阐释了教育和体育部门的任务,确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责任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学校代表队,特别是要求大中小学建立足篮排三大球项目学校代表队,配套丰富的课余竞赛训练活动,布置体育作业,对学校运动项目按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模式进行布局。三大球项目对学生的体能配备和身体对抗能力有一定要求,注重团队合作与运动智能,可以弥补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无强度、不对抗、不出汗等问题。
1.2 学校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完整教育模式
学校体育要教会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充分融合体育和教育的价值、功能与目标,通过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会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组织经常性的课余体育训练,布置家庭体育作业,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竞赛。使体育的育人价值和综合功能得到最大释放,竞赛是整个校园体育的核心,学校比赛采用分级制度,高水平学生参加第1级竞赛,中间水平参加第2级竞赛,人人都可参与第3极竞赛,扩大体育赛事的参与面[3]。搭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队一体化的赛事体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中学运动队以竞赛成绩和参赛次数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指标,通过全国性比赛竞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资格。体教融合文件要求学校体育要遵循教会、勤练、常赛六字方针,常赛就要求建设学校代表队,对于有望进入国家队或职业队的学生运动员,高校应该保留学籍或延长学制,使学生能兼顾学习和运动竞赛。将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学生体育课的评价标准,勤练和常赛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完善的评价标准[4]。王登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一个县选出20到60人的最佳足球阵容,体育部门选派优秀教练每周对学生进行2h训练,周末组织青少年参加竞赛,为市域、省域乃至全国选拔优秀队员。体教融合要求设立教练员岗位,优秀退役教练员、运动员经过教育培训进入校园执教,使学校体育真正以育人为根本目标,让每位学生在运动竞赛中实现全面发展。
1.3 整合体育赛事,合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组织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对青少年进行训练,共同搭建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竞赛系统,共同制定竞赛奖励机制。打通学生运动员的人才上升通道,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空间。原来教育和体育系统分别有很多独立的竞赛项目,体教融合要求整合两个部门的赛事,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共同设计、组织和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选拔优秀竞技人才,打通优秀运动员的升学通道[5]。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训练,共同组织比赛,构建完整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促进体校教育全面提升,进一步贯彻落实强化体校学生或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措施,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与体校教育深度融合,用体育和教育资源共同推进体校的全面改革。体教融合将全员竞赛纳入学校体育工作,拓展了学校体育工作边界,建立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学校执教的准入标准,使学生得到更专业系统的训练,树立学生规则意识,培育完善人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竞赛是体育活动的核心,青运会与学生运动会合并,教育部门的学校赛事将与体育部门的U系列赛事整合,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竞赛[6]。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整合各方场地设施、师资、竞赛等资源,共同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并将其纳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序列,与省队、国家队有机衔接。
1.4 灵活规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
以往,运动员培养主要由体育部门负责,学校体育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没有形成教会、勤练、常赛的完整体系。学校体育是培养竞技人才最广泛的基地,体教融合政策强调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在学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并将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纳入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划[7]。把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纳入学校体育体系,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从小学到大学、专业队、职业队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实现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国家体育总局放权给运动协会,通过脱钩发挥单项运动协会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积极作用。以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由环境相对封闭的体育传统校、业余体校和专业队来培养,三级培养体系注重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忽视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全面发展。体教融合强调竞技体育人才纳入教育系统培养,采用延长学制、保留学籍等方式保障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8]。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业标准前提下,为青少年文化和体育同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5 专设教练员岗位
发挥优秀退役运动员的专项技能优势,细化专业运动员进校园担任教练员的准入制度,形成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师资互补优势,优化学校体育师资水平。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先上岗,后培训,符合法律要求和学校需要,考取教师证的退役教练员聘为体育教师,不能考取教师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聘为学校体育教练员,将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深度融合,设置专门教练员岗位[9],发挥运动员专业技能,提升学校体育质量和水平。加强体校、体育传统特色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鼓励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胜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岗位,使青少年兼顾文化学习和训练竞赛,注重培养学生奥林匹克文化精神。高水平体育师资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保障,保障学校开设更多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确保一校一品的实现,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10]。教育部门为学校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将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引入学校体育,实现体育和教育系统的优秀师资共享互通,将教练员的工资标准、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培训纳入教育系统。
2 体教融合推进的障碍
2.1 以体育人观念认知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众的体育价值认知有一定影响,重文轻武观念根植并延续在中国民众的思想中,教育是社会竞争的主要工具,关乎个人的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当前人们将体育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大,缺乏完善的分流和退出机制,后期回报小,对个人就业和生活质量提升没有较大直观实用价值。我国体操运动员成材率在10%以下,每年淘汰率为19%,而取得全国或世界冠军又会淘汰90%[11]。人们更倾向于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以体育人的多元价值被应试教育和自身实用价值所遮蔽,导致人们不能清晰认知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西方体育教育在设立之初就将体育作为育人的主要工具,关注个体身心发展,通过竞技体育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我国传统文化中体育处于边缘化地位,举国体制下金牌至上和高考体制下唯分数论使得民众形成体教分离的固化思维,形成文化育人,体育强身健体的价值偏见。2018年,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高3视力600度以上的学生群体占21.9%。另外,80%的青少年都有脊柱侧弯现象,都是由户外体力活动时间不足、睡眠较少造成的。
2.2 育体和育人文化的割裂
因文化知识与竞技体育训练脱节导致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境,体育在群众生活中的娱乐化、边缘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教分离。当前学校体育供给严重滞后学生体育需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以体育人工具的缺失。中国民众关于体育的认知集中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层面,更多关注的是体育的育体价值,忽略了体育的育人价值[12]。学校作为体教融合的主要阵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课不受重视甚至被文化课挤占,学校场地设施资源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需求,全球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约为3.41h,我国儿童相对于的活动时间仅为0.86h;日本、美国的初中生参加课外活动时间分别为65.4%和62.8%,而我国初中生仅有8%的人群参加户外活动;日本、美国参加课外活动的高中生比例分别为34.5%和53.3%,我国仅为10.5%,我国13—15岁学生抑郁症群体每年增加10%[13]。我国初中生中国民众存在的育体和育人割裂的思维在短期内不会随体教融合的政策而发生改观,教育部门对体育重视力度不足及应试教育下人们对教育实用价值的侧重,忽略了体育的育人价值,应以高考体育为杠杆,提高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知。
2.3 评价标准偏倚运动成绩
举国体制背景下,竞技体育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体育更多作为竞技符合而普遍存在。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训练竞赛完全分离,运动训练仍是青少年运动员的核心任务。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管理部门、训练单位、教练员年度考核最鲜明的指标就是运动员上一年度的运动成绩,运动员的读书、升学、就业、评奖、待遇也直接与运动成绩挂钩[14]。因此,竞技体育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家长及文化课教师,均向运动训练倾斜,崇尚短期有效的方法,文化学习被忽视。体育系统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时间未能科学分配,训练时间远超于文化学习时间,甚至运动成绩可以冲抵一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业。因此,运动员普遍存在重文凭轻文化的现象。截至2017年,我国现役运动员25 563人,而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运动员仅占29.7%。专项水平不突出的运动员因缺乏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退役后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最终造成竞技体育人才高淘汰率和低就业率的现象。
2.4 教育和体育部门赛事体系混乱
运动员注册、运动员选拔和管理、竞赛组织都是由体育部门主管,运动员身份混乱,行政色彩浓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运动等级认定也由体育系统负责,许多学生运动员由于未能参与体育系统主办的大赛,无法获得相应的运动等级评定[15]。体育和教育部门的竞赛协同机制尚未形成,许多比赛学生不能以学校名义进行注册,必须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参赛注册,运动员训练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和教育部门的训练、竞赛、运动等级认定等资源未能充分整合,未能适应学校化的竞赛体系,未能根据选拔输送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设计[16]。学校陈旧的训练方式不能适应当前竞技人才的发展目标,体育和教育部门两大系统相互独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形成。
3 体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以育人为目标,完善学校体育工作
学校体育要形成教会、勤练、常赛的运行体系,将体育竞赛纳入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将体育系统和社会组织的场地、师资资源向学校开放,助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效开展。使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学校体育引入体育系统的高水平教练和先进的训练方法,共同培育学校竞技体育人才。扩大学校运动竞赛的覆盖面和学生参与度,不断优化学校竞赛体系。体育以运动项目为载体,以身体活动及技能提升为手段,以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学校运动竞赛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引,学校体育应构建立体式、全学段、深入式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向社会、家庭、个人传递体育价值[17]。通过体育锻炼优化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观念形成。挖掘体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智商情商培育、社会化发展等多元价值。身体运动具有早期性,基础性和不可逆性,体育应融入从婴儿到老年的成长全阶段,使体育运动贯穿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全过程,最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体育技能学习为基础,发挥其在道德和心理方面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学校体育育体和育人价值融合互补,使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18]。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分层分类改革,推动市级体校精准办学,突出项目优势,汇聚优质资源提高体育人才质量。倡导体校与中小学合作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盘活场地设施、师资资源,补齐体校文化教学短板,配齐配足文化课教师,将体校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体校文化教育与普通中小学对接,保障体校学生文体兼顾,全面发展。以中国篮协为例,CUBA球员可以参加CBA选秀,中国篮协将专业的训练体系和训练营引入学校篮球队中,2019年,共有61名球员参加CBA选秀,其中大学生球员24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球员被职业俱乐部选中,甚至还成为重要球员,说明高校与篮协共建的培养体系为我国培养了优秀篮球人才。
3.2 以高考为导向,量化考核标准
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家校互访平台等多种形式搭建家庭与学校间的交流平台,校长、班主任向家长宣传体育高考的多元价值与考核标准,协同教育、体育部门贯彻落实体育高考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申报设立高水平运动队,规范项目布局、招生规模、入学考试、考核评价等策略提高工作效益,确保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质量,以学分制、延长学制、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构建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学政策,兼顾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竞赛,杜绝忽视文化学习,保障高质量运动训练和高水平运动竞赛。20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有279所高校具备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目前,全国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仅有45万人左右,仅占全国高考报名总数的4.5%,微小比例难以对全国95%以上的青少年起到带动作用[19]。推动普通高校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明确各高校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最为录取依据,提升高考制度改革的公信力。体育素养由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品质和体质健康5个维度构成,将学生各方面的测试结果纳入体育素养模型,可以实现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先在体育健康关联的普通专业招考中试行体育素养评价,再逐步延伸至其他专业。在体育素养水平作为录取依据的实践成熟后,可在其他专业建立同等条件下体育素养水平高者优先录取的机制。该机制一旦建立,必然带动学生、家长和学校对体育的实质性重视,真正实现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劳逸结合。灵活采用体育素养综合水平与各维度水平相结合的录取依据,高水平运动队人才的体育素养中技能指标和参赛经历指标权重较大,避免平时不参加训练竞赛,为升学而临时考体育造成运动员质量不高的现象。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校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好精准对接,打通运动员上升通道。
3.3 以竞赛为核心,形成全学段覆盖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搭建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完整竞赛体系,优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青少年学生对口升学通道,使体育特长生享受训练竞赛的优惠政策,将我国运动项目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植入体育传统特色校,形成网络化人才培养格局。我国不同层级体育、教育部门建立了各自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赛事创建目标的差异性导致参赛对象资格、等级标准和成绩奖励等方面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导致教育、体育各系统赛事混乱。创新赛事,多层级设置、多元化实施和多样化赛事安排可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赛事的热情,发挥体育赛事促进青少年竞技能力提高的作用。扩大参赛规模,激励带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设置精准的多元化项目和组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竞赛需求。对普通学校开展校内、校际、区域和全国性赛事,以四级联赛构建学生赛事体系,为体育特色学校及高水平运动队搭建竞赛平台[20]。英国学校体育协调伙伴体系由1所体育高校、8所中学和45所小学组成,形成一条龙式青少年竞赛体系,伙伴体系内优秀师资流动服务于青少年运动训练。为满足青少年差异化的参赛需求及目标,鼓励多元社会主体举办多元化赛事,校园足球已经搭建了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培养模式,教育部门和中国足协共同搭建校园足球四级联赛,选拔各校优秀足球运动员参加区域满天星训练营,学生平时在学校进行文化学习,每周体育系统委派最优秀的足球教练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指导。教育系统在周末组织校际间的足球联赛,选拔县域优秀足球苗子,逐步参与市级、省级和全国的足球比赛[21]。国际女网WTA出台了适用于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规则,延长了青少年学生运动生涯的43%,将原本较高的退役指标降低至1%。
3.4 创新师资,整合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资源
体教融合政策鼓励优秀退役教练员或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拓展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空间。汇聚优质体育人力资源服务学校体育工作,探索先入职后培训的柔性竞争制度,激发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退役运动员能否顺畅进入校园并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需要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出台鼓励运动员进校园的政策,并出台系统且可操作的实施细则。退役运动员与师范类院校体育生相比,有更强的专业运动能力、丰富的运动伤害防护经验和更高的运动精神素养。在事业单位和教师招聘中增加教练员岗位准入性考试,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提供竞聘机会,弥补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才缺口。在大中小学设立兼职教练员岗位,提高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传统特色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和训练质量。体育和教育部门逐年增加基层教练员培训规模,通过网络培训、专业培训、跟队服务等方式提高基层教练员的能力[22]。通过系统针对性的教学培训,使教练员更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心理特点,熟练掌握体育教学方法,实现自身专业技能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精准对接。教育和体育部门做好宏观统筹与细节管理,落实教练员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保障其工资薪酬与福利,使退役运动员与中小学顺畅合作,互赢互利。
3.5 共同治理,建立社会组织进校园的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
学校体育要积极整合体育系统、社会组织等多方优质资源,共建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形成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体育、教育系统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治理模式。在加强对学校体育法规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鼓励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进校园,有效整合青少年体育竞赛、技能、活动等服务资源,为青少年提供灵活多元、个性化强的体育服务。教育和体育系统共同制定社会组织和体育俱乐部进学校的准入标准,细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行业制度和监管体系,拓宽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教育和体育部门购买体育服务、委托代理等方式扶持冬夏令营、竞赛、培训等工作[23]。尽快完成体育单项协会的实体化改革和脱钩管理,政府下放社会组织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权利和发展空间。建立与学校体育有机衔接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以场地租赁、课程服务等业务与学校形成委托代理、购买服务等关系,落实税收减免、能耗优惠等政策,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预定场馆、师资预约、训练健康、竞赛报名等服务,优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服务体系。推动场地设施共享,将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纳入大型体育场馆综合评价体系,社会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形成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使青少年训练竞赛和人才管理更加规范,对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和体育俱乐部给予一定补偿。例如,英国教育部、文化传媒与体育部共同创立了学校体育课、学校俱乐部、校外俱乐部三点一线的青少年体育服务模式,首期投入7.83亿英镑全力支持青少年体育竞赛,还在4000所中学分别建立一个对接学校的社区体育俱乐部[24]。依托从顶层到基层纵向的各方力量,体育、教育等各横向层面形成协作治理体系,建立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保障资源优化、协同治理、落实到人的实施机制,联合督导机制强化政策落地。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整合多方优质资源,为青少年健康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
4 小 结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明确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优化青少年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打造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补足体育教师和设置教练员岗位的政策导向。体教融合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引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为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提供了方向。体教融合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以体育人观念认知不足、育体和育人文化割裂、竞技体育评价标准偏倚运动成绩、教育和体育部门赛事体系混乱的障碍。体教融合政策落地需要以育人为目标,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以高考为导向,量化考核标准;以竞赛为核心,形成全学段覆盖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师资,整合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资源;共同治理,建立社会组织进校园的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Z].2020.8.31.
[2] 任 海.聚焦生活,重塑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19,39(04):3~11.
[3] 刘海东,李娜娜.文化差异与主体认知[J].体育与科学,2020,41(05):36~42.
[4] 赵敦华.实用主义与中国文化精神[J].哲学研究,2014(01):62~69.
[5] 王家宏,蔡朋龙.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趋向与推进的法制化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2(06):1~14.
[6] 张瑞林,王志文,徐培明.嵌入与自治: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与政府关系的重构[J].体育学刊,2020,27(03):23~31.
[7] 赵富学,程传银,尚力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J].体育学刊,2019,26(06):88~93.
[8] 许秋红.美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2(06):67~72.
[9] 钟秉枢:问题与展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5~12.
[10] 王登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4.
[11] 柳鸣毅,丁 煌.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3~27.
[12] 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等.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7):5~12.
[13] 李卫东,刘艳明,李溯,等.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5):19~23.
[14] 熊丙奇.残酷的高考竞争为何没让日本学校体育边缘化[N].南方都市报,2012-12-03(02).
[15] 董亚琦,万文峰,毕楠楠.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审视与路径重构[J].运动,2019,20(03):101~102.
[16] 杨彤彤,彭延春,张传来.北京奥运背景下的“教体结合”再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9,30(03):48~50.
[17] 胡金波.超越路径依赖推动融合发展——江苏“教体融合”新思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03):1~8.
[18] 马玉芳,李 勇.关于我国实施“体教融合”的体制难点及制度设计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03):88~92,110.
[19] 唐 炎,陈佩杰.体教融合发展中的高考动力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28~33.
[20] 翟 丰,张艳平.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0):54~56.
[21] 刘 伟,尚梦玉,潘昆峰.“教体结合”视角下北京市普通中学足球队参训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1):75~79.
[22]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等.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7):5~12.
[23] 杨国庆.论新时代“南体模式”新发展——关于高等体育院校体教融合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体育学研究,2020,34(04):1~10.
[24] 柳鸣毅,王 梅,徐 杰,等.“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中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政策分析[J].体育科学,2018(02):91~97.
Highlights, Implementation Obstacle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Policies
WU Pei1, DONG Yaqi2,3, LI Guodong1, ZHONG Jianwe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277160, 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China;3.Gongqingcheng middle School, Jiujiang Jiangxi, 332020, China.
Using literature method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the highlights,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he new highligh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policies mainly include: strengthening sports skills, creating one school with one product or one school with multiple products; the school builds a complete education model of church, diligence, and regular competitions; integrates sports events and co-organizes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lexibly regulates the cultural education time of athletes; and sets up coach positions. Obstacles to the promotion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sports people; separation of the value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biased sports performance; education and sports department competition systems are chaotic. Put forward the practic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iming at educating people, improv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the guidance, quantifying the assessment standards; taking competition as the core, forming a one-stop talent training system covering the whole school; innovating teachers and integrating coach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resources; joint governance to establish an access system and supervision system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enter the campu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Bright spots; Implementation obstacles; Practical paths
G80-05
A
1007―6891(2021)03―0113―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3.24
2021-01-03
2020-02-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TY008);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18PTYB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