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资讯

2021-01-29

山西财税 2021年9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政监控

1 山西财政:四方面加强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直达资金范围要求,确保应纳尽纳。严格按照确定的直达资金范围要求落实到位,确保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的相关资金全部纳入直达资金管理。其中:对于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包括中央直达资金和中央参照直达资金),各级财政部门按要求安排的本级共同财政事权资金,均应作为直达资金管理,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对于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包括中央直达资金和中央参照直达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对应安排的本级资金,均应作为直达资金管理,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

二是切实加强直达资金管理使用,确保规范准确。首先,加强直达资金基础管理工作,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财政项目库建设,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确保资金下达后尽快安排使用。其次,严把直达资金支出关口,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支出,严禁采取以拨代支、虚列支出、超进度拨款等方式人为拉高支出进度,不得违规将资金划转至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对于保障社保、困难群众补助资金发放和工作人员工资补贴和补助类支出,不得拖欠。对于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合同约定、工程进度和经费需求等拨付资金。再次,及时将相关资金调整、支付以及惠企利民补助补贴发放数据导入到监控系统,动态反映直达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确保系统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最后,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协调有关系统运维单位,切实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后与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的衔接,确保一体化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与监控系统顺畅对接,及时进行指标和支付数据的关联导入,避免因系统原因影响直达资金下达进度和支出进度。

三是直达资金常态监控分析,确保安全高效。省级财政部门要将实施直达资金常态化监控分析作为提升预算管理和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的重要抓手,密切关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监控。对于市县预算下达进度异常、资金支付进度异常、资金去向异常的项目和地区,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追踪分析,对市县财政部门进行工作指导,保障直达资金精准落地、见到实效。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加强辖区内直达机制工作管理效能,推动直达机制早落地、惠民政策早见效。加强内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监督管理、信息管理等职能机构的协调配合,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提高效率。同时,要充分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加强对预算指标分解下达、资金支付、惠企利民补贴发放情况的常态化监控和分析研判;进一步健全实名台账,做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错纠偏,对系统中提示的预警类和督促类出现的疑点信息以及上级财政部门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核实、随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上级财政部门,及时化解潜在资金风险,确保直达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四是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以整改促提升。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部门在针对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情况的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按规定时间整改到位。要以审计为线索举一反三,对直达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审计问题清单以外的同类问题同步整改,坚决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出现。同时,要注重在审计整改过程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要求,堵塞管理漏洞,切实提高审计整改效果,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 长治财政:创新绩效目标审核机制 夯实预算管理基础

一是强化项目库绩效目标审核。坚持“先有目标再储备项目”“先储备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借助财政预算一体化平台上线契机,将绩效系统与预算系统有机对接,实现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严把项目库绩效目标审核关,对项目目标指向、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核,确保入库项目要素信息规范完整、绩效目标科学合理,为预算编制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二是积极构建绩效指标体系。参照《省级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及时修改完善长治市共性绩效指标体系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将绩效指标体系与财政预算一体化平台有机衔接,为预算部门(单位)填报绩效目标提供参考。在审核管理过程中动态调整完善,积极构建适应长治市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是建立绩效目标审核协调机制。成立会审小组,对全市400余家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进行集中会审,现场一对一辅导,做到审核意见具体细化,讲解深入明晰,便于预算部门单位对绩效目标填报中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通过集中会审,不但提升了绩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升了绩效目标编报质量,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

3 大同财政:三举措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首先,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所有资产处置须向财政申报,由财政直接批复;其次,规范资产处置程序。除捐赠、无偿转让和报废资产外,资产出售、置换必须交市财政实物管理中心后公开拍卖;第三,严格资产收入管理。对资产收入严格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是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审核工作。在2021年部门预算编审中,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对市直有关单位购置资产进行会审,为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最大限度实现处置资产价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委托财政实物管理中心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需处置的报废资产、公车改革后移交的未处置公车和部分罚没车辆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开处置,变价收入全部上交国库。

4 黎城县财政:多举措完善直达资金使用机制着力服务六保六稳

一是加快资金下达落实。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资金实际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测算审核,及时履行备案程序,尽早将资金下达到使用单位,尽快形成实际支出。

二是严格直达资金管理。按照直达资金管理相关要求,不断强化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县财政局与审计、人民银行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动态跟踪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找出影响支出进度的痛点、堵点、难点,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同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通报约谈制度,严肃追究违法违规人员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彻査一起、问责一起,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三是健全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紧紧抓住数据导入和预警信息处理两个关键环节,持续用心用力,及时反馈和掌握直达资金支出使用情况,密切跟踪直达机制实施进展,始终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监控机制,确保直达资金尽快发挥效益。截至8月中下旬,已及时下达就业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田建设、困难群众及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各级各类直达资金共计2.053亿元,全力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财政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