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2021-01-29梁海燕

社科纵横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史党员基层

梁海燕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研究所 甘肃 兰州730030)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追求光明、开拓创新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和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史[1]。新时代,党史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意义重大。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基层党建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鉴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党史学习教育与党的建设的内在联系

中国共产党党史主要有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历程;第二种定义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对这一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2]。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让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基本政治理论、党的经验教训、党的优良传统等,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治理能力。党史学习教育与党的建设密不可分,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一)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史学习教育是重要的思想工作和理论工作,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史教育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更好地造福人民紧密相连,目的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伟大历程和成就鼓舞党员斗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党员智慧。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的历程所包含的辛酸苦辣和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品质,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正确阐述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用党所走过的辉煌和曲折的历程、党在历史上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沉痛教训、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员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行动认同,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服务情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

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员的必修课,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党史学习教育是学习和总结党史理论成果,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关系党的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党史本身包含着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红色资源[3]。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育党员、武装党员方面与党的建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将党史运用到基层党建中可以丰富政治思想工作内容,补足党员“精神之钙”,与时俱进创新党的建设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党建工作,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由于党面临的执政考验、内外部考验更加严峻和复杂,也就有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史为鉴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解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活动载体老化、党建工作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足等问题。只有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完善基层治理,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党史和党的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党的建设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党史研究的是纵向的历史问题,党建面向的是横向的现实问题,两者之间是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如今发展的百年历程,记载着党的光辉理论、宝贵经验、优良作风,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伟力,是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对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推进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对教育基层党员,以党史智慧和精神力量推动党建不断完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正是靠着理想信念,才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前列。党史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能够有效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广大基层党员通过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深刻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原则以及党的方针和政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理论基础和情感基础。

(二)有助于武装党员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党史记录了我们党久经磨炼成长为中国人民主心骨的历程,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是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历史依据,在激励、教育、启迪、警示党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价值,能够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锤炼作风,让广大基层党员在学习党史中真正理解党的正确、光荣和伟大,总结党的经验教训,将蕴含在党史中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财富转化为思想自觉、精神动力、行为准则,树立科学思维,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抵御风险、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教育党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时刻保持“赶考”清醒,培育党员敬业奉献、率先垂范、敢于担当的品质,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凝心聚力。

(三)有助于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使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史资源,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鲜明的价值导向。当前基层党建过程中出现各种新的难题,党员职业构成、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干部队伍状况等发生变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有助于拓展党的建设的内涵,推动思维观念、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与时俱进,解决基层党建中存在的党组织凝聚力不够、党员教育缺乏创新、党建与业务脱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足等问题,为党建工作确立新方向和新目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

(四)有助于为基层党建提供智慧支持

党史具有承接过去、启迪未来的作用。党史凝聚了共产党人丰富的智慧和才华,包含着真理和规律,是广大党员鉴往知今、开辟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既有党的建设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也有遭受挫折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为新时代基层党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精神滋养。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渗透到基层党建各个环节,能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头脑,让党史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推动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吸引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三、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基层党建的路径

新形势下,面对基层党建新任务,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渗透基层党建工作之中,通过党建文化的培育、党员教育方式创新和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培育基层党员政治认同感,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一)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推动教育形式由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拉近历史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一是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主渠道作用,在课程结构中设置党史课程,在各个专题教学中积极融入党史教育,开设网络论坛和交流群便于学员交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二是开发多样化的素材,如线上形式的图片、视频、党史纪录片、影视作品等,通过情景打造帮助党员干部了解党史。三是丰富党员教育载体和方式。推进党建融媒体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搭建党建教育平台,开办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实现线下沉浸式学,线上互动式学,形成“线上线下”共抓思想建党的格局。优化整合学习资源,围绕经济建设和重大现实问题科学确定主题,抓好党史宣传教育和理论阐释,推进形成制度化、品牌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四是增强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参观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利用重要节日、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开展融入体验式教学,让党史学习教育从简单枯燥的宣讲模式里走出来。

(二)推进党建文化建设

党建文化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建文化中,有助于提升党建文化内涵、激发党建活力。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文化占领党建文化阵地,特别是注重挖掘地方史料和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党史资料中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把历史资料转化为“活教材”,利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件和革命文物、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地、“党建文化长廊”等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基层党建文化品牌。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调查摸底革命文物,建立红色文化遗产目录,抢救保护一批濒危红色文化遗产,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全力提升红色产品的接受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基层党建和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涵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规划和复兴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选树先进典型,推进移风易俗,夯实基层党建文化基础。充分吸收传统乡土文化中重实际而轻玄想的务实精神,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适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夯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化基础[4]。

(三)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健全组织生活、完善组织体系、强化组织制度,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初心使命的一以贯之和奋斗历程的不断递进,理解基层党建的时代价值。不断创新党建方法,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规范组织设置、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探索党建工作开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将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找准二者结合点,以“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四)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动力之源。要以党史学习教育涵养为民情怀,将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转化为为民服务的能力,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服务惠民的热点问题开展公共服务和救助、便民、党务、志愿等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度高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探索针对性强、特色鲜明、能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载体,对不同来源、层次、结构、内容的服务进行整合,积极培育基层党建示范点,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经验典型、效果突出的党建特色品牌,提升党建服务群众能力。

(五)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的细胞,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加强党员作风教育和党性培养,帮助广大基层党员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刻把握、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客观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刻分析当前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因地制宜把党史学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抵御风险、应对挑战、治理社会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促进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突出对人才思想认知、政治素养的评价,强化党建人才保障。注重对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党史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其政治敏感能力和鉴别能力,推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史教育队伍。

猜你喜欢

党史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第一次学党史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