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人才策略研究
——以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为例

2021-01-29◎周

上海工运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转型人才

◎周 昕

从2016 年国家明确“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进一步明确“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是到2035 年要实现的九大远景目标之一,大健康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中医药也再次高频回归到公众视野,运用于百姓防病治病的日常生活中。

自上战略引领,自下百姓需求,我们已经迈入了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新经济形势、新技术变革、新消费需求的大环境下,中医药企业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生力军,始终在不断探索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变革与结构调整,可以说中医药企业的战略转型在推动中医药人才体系的升级蓄能,反之,新型人才体系的搭建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成为企业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发展现状

(一)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

“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中药的市场规模为3918 亿元,占中国医药市场的32.1%。2011-2015 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6.8%,远高于GDP 的增速。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到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5806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中药产业发展呈现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同样,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也显著提升,并且融入到了医改惠民的大局之中,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全国共有中医医疗机构65809 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232 个,分别比2015 年增加41.4%、31.9%;同时98.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7.1%的乡镇卫生院和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由此可见中医药服务的广度及深度在我国均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大健康事业的高速发展,基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巨大的健康消费潜能,据《2020 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高达19.4%,是全球增速的5 倍,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超世界其他国家,而中医药产业将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中独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企业也将在未来市场中大有可为。

(二)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引领,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利好。2019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区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并扶持大健康产业的有序发展。2017 年9 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 年,上海将形成比较完善的促进全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健康期望寿命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健康产业成为城市支柱产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的典范。”2021 年3 月24 日,《上海市中医药条例》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自同年5 月1 日起施行,此次条例发布是废止了1998年施行的《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而在条例名称中加上“药”字进行重新修订施行,这是对行业发展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有力回应。同时,条例也明确了上海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以市级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有机组成部分,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这为未来上海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

(三)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企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2020 年底一则老字号同仁堂开起网红咖啡店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和各大新媒体端,这个拥有300 多岁“高龄”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在新兴市场走出的大胆一步一时引发热议,成功出圈。其实,近年来许多中医药企业都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谋求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希望结合自身企业特色破题中医药企业“老”字当头的困境,本文作者对“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调研近年来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与面临的发展瓶颈。

老话说“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雷允上,作为一家拥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其始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信守着良好的品牌商誉。近年来,企业一方面深耕传统参茸滋补品类,同时扩展研发“可以夹在面包里吃的”果酱膏方、养生茶饮等“食字号”产品,同时还基于文化传承的内核推出“允上生活”文创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其开始逐步涉足医药新零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以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2019 年雷允上正式收购市北高新门诊部,开展综合医疗门诊及体检等业务,向医疗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

以上诸多实践探索描摹出了雷允上西区近年来企业转型道路上的“闯”与“拼”,它也是众多中医药企业的一个缩影。当企业面临业态转型、产业版图扩充时,人才需求的转变、跨领域专业人才储备的不足以及人力资源体系的巨大变革都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成为企业转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中医药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呈现主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再加上医疗模式的迭代升级、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应用,大健康产业的跨界融合与更新发展正在悄然发生。“大健康产业的目的是实现居民的全面健康,覆盖范围十分广泛,相应的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当可观。传统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仍局限在传统的医疗行业中,培训教学模式并没有跟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了大健康产业人才空缺,一方面则增加了医疗专业人才的压力”,同样,在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得复杂而多元,“中医药文化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符合现代化医疗需求的发展和转型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上更是难以跟上大健康产业的需求”。本文以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在大健康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梳理。

(一)跨界型人才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对大健康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概念: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既包括健康食品业、医药制造业、健康产品批发零售业、健康信息服务业、健康金融服务业、养老养生服务业、健身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产品类别,也包括维护优美生态和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公益事业。大健康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集合概念,产业链层次结构复杂、涉及行业多元,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相关性极高,因此支撑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人才能级也随之不断提升。

在雷允上西区发展的过程中便可以看到,随着产业板块从传统医药向医疗健康、医养健康进行拓展与延伸,其对跨界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愈发强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医、中药等专业领域,还在于与其相近学科的兼容,比如企业在“食字号”产品细分市场的研发与开拓上,其需要与食品科学及开发专业相兼容的药膳师;在高速拓展新兴业务板块的过程中,其需要具有药学专业与质量监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其需要药学专业与市场营销等具备交叉学科学习能力的人才。简而言之,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企业的转型发展是需要具备一定基本中医药知识储备,可跨界、可兼容的“全面人才”。

(二)数字型人才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不经意间造就了在线新经济的风口,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数字型”人才的加持。

2020 年,雷允上西区新设立信息管理部,可见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数字化对企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既包括针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程再造,也有面向大众消费习惯而进行的数字化变革,比如在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需要基于电商平台的新零售人才,比如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需要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的数字化人才,比如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环境下,“心电、脑电、血糖、血压、血脂、呼吸、睡眠、环境等人体健康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更为便捷有效,因此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技术将取决于一系列健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这不仅考虑到单方面的医药专业知识水平和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而是两方面的融会贯通,即健康信息的数字化与数据结果的医学化,因此大健康产业将为未来“数字化”人才发挥力量提供广阔空间。

(三)服务型人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医药、医疗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百姓需要。雷允上西区在其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现,原来老百姓单一的看病买药需求已经转变为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等多元化的诉求。社会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对常见病与慢性病管理的强烈需求,较大的工作压力让年轻白领有了亚健康困扰,中小学的课堂希望能够借助专业力量讲解与传播地道的国粹文化……

近年来,雷允上西区通过中医中药社区行活动让中医药传统文化走出去,培养专业人员提供课程讲授、健康咨询等服务内容,将更加多样的健康服务送到社区、楼宇与学校,由此可见这对传统的老字号医药企业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要远超于单一“治疗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尤其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服务型人才的要求、标准都将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组建一支服务型人才梯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

三、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企业的人才策略

(一)夯实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守正才能创新,无论任何时代,对于中医药企业而言,其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依然是企业发展最为扎实的基础,在大健康背景下更要秉承原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师承”机制,带教一批年轻有为、年轻敢闯的专业人才。企业可通过专家工作室、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加强企业中导师带教的作用,将师承教育模式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帮助优秀的青年人才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衔接转化,开启其职业化道路。

企业要通过优质人力资源的共享,发挥行业能手、企业精英的模范先锋作用,让中医药专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加大跨界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在大健康背景下,为了助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抵御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不能故步自封,要根据组织架构的变化与调整,进一步加大跨界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体系。

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人才需求的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当企业进行产业板块拓展时,要加强横向维度上专业化人才的引进,比如从医药健康转型到医疗健康、医养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医疗人才与养老相关业务人才的引进成为支撑业态健全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纵向维度上,要不断探索“中医药+”的人才引进模式,如“中医药+电商”“中医药+营销”“中医药+研发”等,同时政府关系、法务等职能保障类岗位也要进行合理优化与人才引进,保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形成人才竞合发展的职业空间

企业之于人才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医药企业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就需要通过精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来创造一个人才职业发展的优质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内外结合,替补储备”的人才供给策略,进一步强化各岗位人才的内部培养、梯队建设,拓展人才供给渠道;针对关键岗位人才可以探索并施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形成内外竞争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执行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努力形成有竞有合、相辅相成的人才长远发展的职业空间。

四、小结

大健康时代的到来,让中医药企业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人才的多元化、复合型、稳定性都成为企业必须要面临的人才困境。中医药企业要根据产业结构、市场变化等因素,围绕企业战略转型的总目标,对人力资源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与策略调整,助力企业蓬勃发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中医药转型人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人才云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