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2021-01-29吕静玉
吕静玉
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学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通过继承和探索,不断地实践总结,我们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使学生做好课前热身成功的热身准备像是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吸引学生登堂入室。教师可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一起唱英语歌曲,或用课前两分钟进行演讲,介绍自己、同学或家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二、采用直观教具,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仅凭视觉、听觉来决定自己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直观教具可以是最常见的图片、投影仪,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具,还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如教学水果单词及其句型时,教师或学生可以带来一些水果;教学学习用具的单词与句型时,可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尺子、橡皮等学习用品;教学颜色单词和相关句型时,可以用彩笔或教室里现有的各种色彩……利用这些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不仅节省了用汉语解释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单词的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是极其困难的。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旧带新、音形义结合是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例如:pen这个单词,学生学会en这个组合读[en],在遇到Ben,ten,den,hen……等单词时,学生就很容易正确读出这些单词的读音,而且还能记牢他们的拼写。这些词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它们是由很少的语音单元组合成的,而这些小语音单元是孩子们在很多种不同的组合中都会用的。
三、创设合作互动的语言情景,避免机械的背诵,提高口语实践能力
创设语言情景,并将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事物恰当地溶入到所设计的情景中,这样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用情景中的内容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教学内容放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使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与同桌或分组操练中,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进步。学生在情景中交际,在交际中竞争,避免了机械的背诵,加强了语言的实践口语训练,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融入文化教学,深化教学内容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仅仅以愉快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是行不通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与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逐渐减弱,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因此,仅靠改变教学形式是不能持久的。教师在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适当加入语言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学习USA、UK时,有意识地讲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政策制度和相应的社会文化知识;学习Sandwich、bread 时,介绍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在学习一些句子时,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 ”、“How old are you”,讲一些英美人士的生活习惯与中国人的差异。3.借助节日文化,学习口语交际。如过西方节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或新年(New Year)前,学唱《Happ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歌曲,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万圣节(Halloween)的背景。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学生在接纳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二语言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素质。
五、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在英语课堂中适量、适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高效地实现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目标,也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优点是:1.声像并茂,寓教于乐,体现直观。例如在教学字母时,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像,将字母与字母形状相似的事物、字母的读音以及字母的书写笔顺一一展现出来,学生看得生动真切,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字母。2.情景交融,体现实际性。多媒体课件使语言和环境相结合,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例如教学动物的单词和句型时,教师播放两个小朋友看动物时的对话,让学生看几遍后再模仿。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的教学手段,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六、长期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朗读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具备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朗读能力,顺利地进行口语语言交流,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应尽量多说英语,力求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有声有色,要不厌其烦,老师讲了十句,学生听懂了一句就可以了。多让学生多听标准的课文录音,对课文的语音语调形成整体地深刻印象,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地,良好的语音语调只能从听准确的发音,模仿准确的发音而来,是在语言环境中浸泡、熏陶出来的,不是从眼睛看到的符号中学来的,也不是被老师反复的纠音纠出来的。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和创新,灵活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