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针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分析

2021-01-29尚瑞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活血针灸血栓

尚瑞刚

(河南省安阳市脉管炎医院中医内科 安阳45500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于下肢,发病过程较为缓慢,发展到后期患者的小动脉、静脉及周围血管中会有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导致患者肢体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出现患肢苍白、疼痛、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截肢而成为终身残疾,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3]。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针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81±3.49)岁;病程10~39个月,平均(25.36±1.28)个月。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45.9±3.57)岁;病程10~39个月,平均(25.40±1.3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口服西洛他唑片(国药准字H10960014)治疗,100 mg/次,2次/d。治疗3个月。

1.2.2 研究组 辩证治疗:(1)寒凝型患者给予阳和汤治疗,枯矾1 g,肉桂2 g,血竭、麻黄、炮姜炭各3 g,桃仁、黄柏、炒白芥子各10 g,诃子肉、鹿角胶各15 g,熟地黄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服药7 d。(2)血瘀型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红花、桃仁各10 g,熟地黄、延胡索、川芎、党参、白芍各15 g,甘草、当归各12 g,蒲公英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服药7 d。(3)热毒型患者给予四妙勇安汤治疗,基础药方:当归60 g,玄参、金银花各90 g,甘草30 g;对于湿热重的患者加苍术、知母、川柏、泽泻,对于血瘀显著的患者加适量红花、虎杖、桃仁,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加鸡血藤、炙黄芪、党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服药7 d。(4)气血两虚型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黄芪、丹参、山药各9 g,党参10 g,蒲黄、炒白术、白芍、赤芍、枸杞子各15 g,蒲公英、莪术、三棱各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用药7 d。针灸治疗:取患者足三里、腹四关、悬钟、解溪穴、滑肉门、血海、三阴交、外陵、阴阳陵泉等穴位,以直径为0.3 mm、长度为40 mm的针进行针灸治疗,每次留针30 min,1次/d。辩证针刺:寒凝型烧火山;热毒型透天凉。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PWD)、最大行走距离(MWD)、足背动脉超声参数。疗效标准:患者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症状好转,各项指标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4]。足背动脉超声参数包括内径、流速、血流量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足背动脉超声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超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流速、内径等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足背动脉超声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足背动脉超声参数比较(±s)

内径(mm)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血流量(ml/min)治疗前 治疗后流速(cm/s)治疗前 治疗后50 50 tP 31.20±12.50 30.90±12.20 0.121 0.903 42.10±13.70 52.30±15.40 3.499 0.000 24.80±5.70 25.00±5.90 0.172 0.863 30.60±6.90 33.70±7.20 2.198 0.030 1.50±0.50 1.60±0.60 0.905 0.367 1.70±0.50 2.10±0.70 3.288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PWD、MWD比较 治疗前两组PWD、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WD、MWD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WD、MWD比较(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WD、MWD比较(m,±s)

MWD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PWD治疗前 治疗后50 50 tP 465.40±182.20 470.80±181.60 0.148 0.882 638.10±190.00 721.40±202.80 2.119 0.036 577.30±194.50 580.10±193.30 0.072 0.942 892.40±260.10 1025.40±310.40 2.322 0.022

3 讨论

中医认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由于肝肾不足、情志内伤、寒邪外侵导致的脉络不通、气血不畅性疾病,不通则痛,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根据患者体质给予辩证治疗,通经活络、止痛散寒、活血化瘀、益气补血,提高治疗的针对性[5~7]。选取足三里、腹四关、滑肉门、外陵等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梳经理气、通气活血,针刺血海、阴陵泉等穴,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针灸悬钟、阳陵泉等穴,可以强筋壮骨[8~10]。循经取穴实施针刺,有效阻断疼痛反射,改善患肢血运,在此基础上再辨证口服中药,寒凝型患者予阳和汤治疗,可活血通络、止痛散寒;血瘀型患者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热毒型患者予四妙勇安汤治疗,可清热活血、利湿化瘀、缓解疼痛;气血两虚型患者予益气活血汤治疗,可活血通络、缓解疼痛[11~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足背动脉超声参数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行走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活血针灸血栓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针灸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