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2021-01-29赵建红程相超杨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埃索莫沙肠溶片

赵建红 程相超 杨敏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450006)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胃液、胆汁等)反流至食管黏膜,造成的食管黏膜糜烂、炎症、溃疡等[1]。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等治疗该类疾病,但仍有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中医认为湿热内蕴、饮食不节、肝脾不和、内倦不伤等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对其治疗应化瘀生肌、清热凉血[2]。致康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化瘀生肌定痛的作用。现代医学中,当机体炎症介质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在受到外界感染刺激后,免疫反应会发生异常,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因此,本研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致康胶囊治疗,以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对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途径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82±8.5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05±1.36)年。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7±8.49)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3.97±1.3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展前,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入组条件 (1)纳入标准:均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嗳气等症状,体格、内镜下检查结果与《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3]中反流性食管炎标准相符;无本研究药物过敏史;认知清晰、精神状态良好。(2)排除标准:有食管狭窄、炎性肠病、胃肠道肿瘤、肠梗阻等疾病;治疗前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合并食管裂孔疝;有胃或食管手术史;妊娠期、哺乳期;研究期间主动退出。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理饮食,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治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46379)口服,40 mg/次,1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20173152)口服,5 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致康胶囊治疗。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致康胶囊(国药准字Z20025043)口服,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依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记录患者反酸、胸骨后疼痛、烧心、嗳气、反流等症状,各症状严重程度赋值0~5分,分值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症状评分判断,显效:症状消失,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0%;有效: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79%;无效: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不足50%。(3)比较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4)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50 50 tP 16.27±3.48 15.97±3.51 0.429 0.334 5.41±2.19*9.76±2.65*8.947 0.001

2.3 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50 50 tP 65.41±16.52 64.85±16.39 0.170 0.433 21.48±5.18*39.78±6.35*15.791 0.001 125.48±34.86 123.71±35.23 0.253 0.401 35.86±3.69*48.75±5.18*14.331 0.001 7.01±1.26 6.97±1.25 0.159 0.437 2.64±0.84*4.16±0.91*8.679 0.001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直接致病因素,是因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胃食管病理性反流、食管廓清能力下降,使反流物对食管黏膜产生的损害。由于食管黏膜缺乏黏膜H+屏障功能,胃流反酸易损害食管黏膜,故对其治疗需修复食管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是新一代质子泵阻滞剂,通过选择性、非竞争性作用于胃壁细胞膜内质子泵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环节,起到高效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药,可通过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道动力,以此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5]。通常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质子泵抑制剂、莫沙必利治疗后,能够获得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经久不愈,症状难以缓解。

中医学将反流性食管炎归于“胃脘痛、吐酸”等范畴,其病位在食管,但与胃相连,脾、胃属中焦气机枢纽,肝主疏泄,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6]。《医家心法·吞酸》记载“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故此肝脾不和是为发病机理,另湿热内蕴、饮食不节、内倦不伤等也是致病因素。致康胶囊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其成分包括大黄、黄连、三七、白芷、制没药、阿胶、白芨、煅龙骨、海螵鞘、冰片等药物,其中大黄有清热除湿、攻积滞、凉血化瘀、解毒泻火的作用;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三七、白芷、白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制没药可祛瘀止痛、消肿生肌;煅龙骨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致康胶囊可降低机体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控制血小板体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改善患者呕吐、腹泻、反酸等症状,维持机体体液平衡[7]。

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致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恶心、反酸、嗳气等症状。炎性反应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TNF-α、IL-6及hs-CRP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及hs-CR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致康胶囊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可降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对修复食管损伤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沙必利+致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食管黏膜炎性症状,降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埃索莫沙肠溶片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临床常见两种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 开放17年后将关闭
生产工艺参数对奥美拉唑肠溶片释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