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9王建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术式乙组甲组

王建星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中牟451450)

膝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关节损伤类型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膝关节损伤,因为周围无血供、淋巴组织、神经等,无法自我修复[1]。手术是膝关节软骨损伤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中多以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但是此种术式创伤严重,而且无法逆转软骨损伤相关关节退变[2]。近年来,临床中开始应用微骨折术,创伤小,可以促进纤维软骨修复,但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尚有待于证实[3~4]。本研究进行随机对照分析,基于临床病例对比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以期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信封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6例。甲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41.03±6.92)岁;损伤位置:左膝21例,右膝25例;软骨病变级别:Ⅰ级5例,Ⅱ级14例,Ⅲ级23例,Ⅳ级4例。乙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40.85±7.04)岁;损伤位置:左膝22例,右膝24例;软骨病变级别: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22例,Ⅳ级3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单侧膝骨关节软骨损伤[5];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接受随访;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膝关节畸形;合并膝关节肿瘤或其他膝关节病变、损伤;伴全身系统性疾病、脏器功能障碍病变;认知、精神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手术方法 甲组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予以硬膜外麻醉,调整体位至仰卧位,在损伤膝关节处作内切口、前外切口,关节镜下应用探针、刨刀、切刀、刮匙等工具,彻底清理受损软骨并清除松动软骨,后以灌洗液冲洗关节腔、去除积液,逐层缝合,常规消毒、术后48 h间断性冷敷,术后第2天或者第3天进行康复训练。乙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予以硬膜外麻醉,调整体位至仰卧位,关节镜下观察软骨损伤情况,在关节镜下清除软骨碎屑,并修复受损半月板,在软骨受损位置钻直径和深度均为3 mm的微骨折孔,3~4个/cm2,各微骨折孔以同心圆状不规则分布,将骨腔中渗出的骨髓、液体吸净,结束手术,常规消毒、术后48 h间断性冷敷,术后第2天或者第3天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3 h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分、术后住院时间。(2)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以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7]评价,该量表有8个维度,总分0~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关节积液、关节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变量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乙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甲组短,术后VAS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VAS(分) 住院时间(d)甲组乙组46 46 tP 68.15±8.75 59.33±7.28 5.255 0.001 5.51±1.42 2.27±0.51 14.564 0.001 13.16±3.07 8.09±1.58 9.959 0.001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乙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48%,高于甲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膝关节软骨主要组成为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没有血管、淋巴、神经组织,其营养成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关节滑液。膝关节软骨三大主要特性为低摩擦、可渗透、可负重,在维持关节运动、人体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损伤,将影响日常活动及劳动,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治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膝关节软骨不具有自身修复功能,治疗难度较大,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问题。

关节镜下清理术是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常用治疗术式,通过去除受损及松动软骨组织,消除炎症介质、多种机械性因素等所致关节疼痛,但是没有修复关节软骨,整体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有限;且手术范围较大,创伤相对严重,术后受手术创伤影响疼痛严重、所需康复时间长,易于发生切口感染、出血、关节积液及粘连等并发症[8]。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术后3 h疼痛仍然严重,易增加机体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仅为76.09%(35/46),部分患者仍需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因此,需探索更为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通过在受损软骨位置打微孔,导致局部出血,渗出的血液会进入、覆盖软骨缺损位置,从而激发人体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使骨髓中干细胞分化形成纤维组织、纤维软骨,并替代已经受损的软骨组织[9]。这与关节镜下清理术不同,不只是局限于清理,更注重激发人体自我修复能力,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此术式建立于自身骨髓、血压填充基础上,基本无排斥性反应,可以让膝关节软骨快速生长并恢复其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将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作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首选术式[10]。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手术时间短、术后VAS评分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治疗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3.48%(43/46)。此术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能够实现软骨组织自我修复,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基础;其次,创伤小,通过在受损软骨位置打微孔进行治疗,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轻,术后疼痛较轻,且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再次,具有较高安全性,由于整个手术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手术创伤程度轻,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关节积液、关节粘连发生率。但是微孔可能会造成术后出血,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关节出血,对此可以通过术后强化止血操作预防。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优于关节镜下清理术,手术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更轻、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术式乙组甲组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