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
2021-01-29甘肃镇原县平泉镇八山小学
安 静 (甘肃镇原县平泉镇八山小学)
“经师”易得,“人师”难寻,把教师建立在“经师”的概念认知上,必将导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出现问题。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一直在尝试变革中,从苏联的凯洛夫“五步教学法”,“讲学稿教学法”及新近流行的新东方“七步教学法”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法,其效果从短期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长期看,效果还有待强化。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杰出人才的培养是“树人工程”,下的是大棋,看的是未来。提倡和推进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逻辑起点。
一、何谓教育家
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等大教育家。2010 年7 月29 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在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造就一批教育家。”那么,何谓“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教育家”有三条基本标准:爱——热爱教育;识——懂得教育;践——终身从事教育。然而“为什么现代中国不能产生著名的教育家”“当代中国缺失教育家”等质问屡被提及。这就需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教育家做出质的规定性。
在有14 亿人口的当代中国,缺乏教育家,这显然有违背事实之嫌。造成人们“误读”当代中国教育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脱离了中国当代的“当前实际”,对“教育家”的定义还没有跟上教育的时代发展,依然停留在定义蔡元培先生那样的传统的经典的教育家层面。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家对教育也很重视,教师们踏踏实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事,教育变成了平平淡淡的事情。因此,在和平时期有更多的教育家,但又不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家。“教育家”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离开时代发展定义教育家,显然违背了与时俱进的认识发展观。在教育科学化和理性化深入发展的当代中国,教育体制逐渐完备,个人教育理念和实践结合所产生的“个人英雄”效应非常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教育家的质的规定性应该是:有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有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并能运用专业的方法解决实践问题,且有推广或普及价值。对教育家的内涵或外延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对教育家的全面认识,不至于产生“当代中国为什么没有教育家”的疑问。我们可以试着对教育家进行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
有了对教育家的多元多层分类,就会看到新中国的教育家灿若星辰: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霍懋征、斯霞、敢峰这批教育家让我们理解了“教育是人学,也是爱的艺术。”改革开放后的20 世纪80 年代,在新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出现了顾明远、吕型伟、陶西平等教育大家。世纪之交,以李吉林、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等构成了壮观的中青年教育家群体。
二、尊重实践,尊重教育规律是教育家的特质
教育是以人为培养对象的“育人”工程,其着眼点和出发点必须是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有其成长规律。如果无限放大教育的工具价值,曲解教育本质,漠视教育规律,必然导致教育的实践领域诸病缠身。尊重实践,尊重教育规律是教育家区别于一般教育工作者的特质。如果述而不作的“教育学家”和坐而论道的“教育理论家”能结合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顽疾,我们就称其为教育大家。当代中国不缺少教育家,而是缺少教育大家。教育作用于“社会人”,必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内在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本身的规律,即施教对象成长的规律,施教行为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家办学是内行人办学,要认识和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握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各层面的关系。教育家既是“家”,就要发挥创造精神,能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学校文化主旨建设、教育行为、师资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最终要实现学校的特色化、科学化发展。
校长是教育家办学的行为主体,是真正的“爱教育、懂教育、会管理”的内行人。好校长决定好学校,评价一所学校,很大意义上要先评价学校的校长。校长的选拔任命对教育的成败、学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极少数校长往往会管人事而不会管业务,会权术而不会学术。如此校长,必然会给学校发展,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选拔校长,应该选出在当下社会中能立足教育实践,尊重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家特质的人来掌舵学校办教育。
三、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是教育的内行,倡导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更是对钱学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积极回应。在党和国家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的历史阶段,急切需要解决办优质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问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必须要求有一批能脚踏实地、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明白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家办学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办优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明确提出到2035 年,要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家办学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命题,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位置,这是一个有志于成为未来教育家的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身处一个多元与喧嚣的现代社会,需要每一个“未来教育家”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和职业承诺,摆脱教育的个人功利主义,充分展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未来教育家们张扬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新本真提供了时代机遇。在这个时代机遇期,未来教育家们必须面对的是新要求、新挑战、新适应。他们需要用理性建构自己的教育信仰,大胆进行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特别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强势涌入面前,教育家们不能盲目复制和粘贴,要学会在民族的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坚持守正,勇于创新。
四、创造条件,让校长自然成为教育家
中国梦的发展愿景为当代教育家的出场提供了时代机遇,任何一个尊重教育规律而又脚踏实地的校长,都在自觉地承担着当代教育家的使命。教育改革,就是立足现实,创造条件,使校长自然成长为教育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教育家群”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宋时期和近现代之际。研究历史上“教育家群”出现的时代机遇和成长规律,可以启发我们创造条件,促进当代中国教育家群的产生。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孔子、老子、墨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大变革期创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第一位伟大教育家。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两宋时期,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二个教育家群,主要代表有以“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为代表的传统儒学,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临川学派”,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宋代文化多元,学派林立,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近现代之际,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内外交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复杂的社会现实催生了严复、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等构成的“教育家群”。
中国梦的实现期待当代“教育家群”的出现。当前,我们在继40 年改革开放后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是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社会。在这个时代更关注以人的生命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和个体潜能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如何创造条件,使校长自然成长为教育家,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依法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的教育权利,鼓励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终身从教
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然后才是一种事业。要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提倡尊师重教。既要鼓励每一位教师要讲情怀,做春蚕,做人梯,做心灵的工程师,又要保障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把职业当事业干,才可以让每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终身从教,成为名师名家。
教师的教育权利要严格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得到应有保障。如果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受某些部门“干扰”过多,非教学任务带来的非教学压力过大,会使教师缺乏成就感和荣誉感,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这一职业领域。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的教育权利,鼓励教师安心从教,终身从教,这是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最基本的条件。
(二)为教育家成长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战略部署,对深化教育改革,实现科教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以现代教育为观念指导,学校依法实行自主民主管理的现代学校制度,让以校长为主体的教育家放开手脚办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1.各级政府教育和行政部门要为教育家的成长搭建平台
教育家办学是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它的行为主体是懂教育的校长。各级政府教育和行政部门要为教育家的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如天津的“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重庆的“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浙江启动的“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这些平台为名师名校提供了经验交流、思想碰撞的舞台,推动了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的进程。
2014 年,山东潍坊在全国率先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校长是教育领域的学术专家,应该一心一意办教育,聚精会神抓教学。实行校长“职级制”可以促进有能力干得好的校长级别、待遇都有上升空间。教师发展了,学生发展了,学校发展了,这不正是一个校长成为教育家的价值吗?
我们期待在“教育界”产生校长,进而产生教育家。在一校的名师中产生教导主任,在名班主任中产生校长,在一县一区的名校长中产生教育局长,在一省一市的名教育局长中产生教育厅厅长;以此产生教育部长,何愁我们培养不出教育家?何愁我们的教育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吗?
2.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机制,助力学校特色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项“慢”工程,需要放长线钓大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规律,要求办教育要遵循人成其才规律、人尽其才规律和人才辈出规律。一个教育家要树立教育的战略观念,注重全面育人,过程育人,奠定学生成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相信每位教师都有着成为教育家的职业追求和事业理想,但面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单一化的评价制度,就无暇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更无法实施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教学创新,从而阻碍了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梦想。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知智能),每个人都有各自最擅长的智力领域。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超越了一元化的卷面考试的不足,符合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坚持多元化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能促进公平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的形成,有助于校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办出特色学校,培养出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教育家办学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和敬畏。教育是慢功夫,教育家的成长需要静待花开。只要全社会能营造教育家成长的绿色生态,赋予学校、教师自主探索的学术平台,让校长充分享有办学自主权,相信新时代呼唤的教育家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助力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