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笪重光论“无画处皆成妙境”

2021-01-29张颖

河北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重光虚空实景

张颖

南京艺术学院

笪重光,清书画家。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傅光。又署逸光,号逸炎,又作逸叟,有印章文曰:铁瓮城西逸叟。江苏句容人。顺治进士。官御史。书画名重一时,书法苏轼、米芾。画善山水,兼写兰竹,精鉴赏。其书画美学思想集中于氏著《画筌》和《书筏》中,前者不仅对于中国山水画意境理论进行了丰富阐发,且对山石草木的画法发表了精妙见解。俞剑华先生更是在其编著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赞此书为“画道宝筏”,认为《画筌》一书凝萃了历代画论,收集了百家画法,在字字斟酌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且评介客观公正,堪称千年以来山水画之总结,可惜的是,笪重光多为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属于自己的独创学说几乎寥寥。但不可否认的是,笪重光关于山水画意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无疑是十分出彩的。接下来,我们简要地讨论一下笪重光的意境理论。

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中,可见其运用于诗歌并未进入绘画领域,直到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中才使用了“境界”。而明代唐志契第一次使用“意境”一词,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对山水画营造中的意境特征作了精辟的分析,即对山水画意境创造中的虚实相生的关系,作了比前人深入一步的分析。他说:“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从着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①。

无画处如何成为“妙境”呢?笪重光给出的答案便是“虚实相生”。何为“虚”?是那树林间投下的斑驳阴影,是那崇山外倾泄而下的道道清光,这些无可图绘之处便是“虚”。那么,这不可描摹的虚空景色要如何才能显现和生发出来呢?答案是在“实”处下功夫,自然实处描绘得愈清晰明澈,不可描摹的虚空之景变愈自然显现。自然造化愈加真实,神妙境界也就愈加生发而出。如此一来,虚空与实在相互生发,计白之处全然是妙境所在。由此看来,空白在绘画意境结构中有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境生于象外”,而这空白处的“妙境”生发,其基础又全在“实”。王翚、恽寿平在评注《画筌》时也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人多不着眼空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

二、“实景”(真境)和“空景”(神境)

对于山水画意境创造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对“实景”和“真境”的描绘,从而将“空景”(神境)生发而出,笪重光也提出了一系列更加细致的规定:

首先,要注重画面经营布置及具体物象的描绘技巧。例如:在谈到画树之法时,他提出一本、一林的画法相通,并以“透”“漏”来营造画面意境:“一本之穿插掩映,还如一林;一林之倚让乘承,宛同一本。正标侧杪,势以能透而生;叶底花间,影以善漏而豁。透则形脞而似长,漏则体肥而若瘦”②。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妙境”生发。

其次,要注重画面层次的安排和处理。他说:“无层次而有层次者佳,有层次而无层次者拙。状成平扁,虽多丘壑不为工;看入深重,即少林峦而可玩。真境现时,岂关多笔;眼光收处,不在全图”③。只有这样,才能“擅风光于掩映之际,览而愈新。密致之中自兼旷远,率易之内转见便娟”④。

再次,要求山水画家在创造意境时笔墨切勿求奇。他说:“人不厌拙,只贵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实”⑤,又说:“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⑥。只有在“实境”“真境”的基础之上,才可以求奇,否则便是误入歧途。

最后,认为山水画家应该师从造化自然。他说:“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⑦。谈及花鸟画时也说:“春葩秋萼,花叶全师造化,写艳如浮其香;云翼霜啼,飞走合于自然,传神兼肖其貌”⑧。即唯有以自然山川为师,才能创造出合于自然的“实景”和“真境”,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无画处才能皆成妙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以自然山川为师,不一味地贪图笔墨奇趣,充分重视对“实景”(真境)的描摹和营构,才能做到“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此外,笪重光对于山水画意境理论的进一步细致阐发,亦完善并丰富了唐宋绘画美学的意境理论,也使得我们对中国绘画艺术意境有了更加深入和切实的体认。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画筌》,笪重光著。

猜你喜欢

重光虚空实景
“实景与想象”——明清武夷主题的意象式文人山水画研究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你在黑暗中看我
精神生态学
缅怀民族英雄左宗棠
李重光:我闭上眼,就是中国的明天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雷克雅未克极光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