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急救演练培训模式在口腔专科医护人员急救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1-01-29胡志萍虎小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演练医护人员

胡志萍,胡 昱,虎小毅,程 政

(1.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2.陕西省牙颌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场急救人员的娴熟技能、医护间的高效配合,抢救时间争取直接关系到抢救质量和成功率[1-2]。口腔专科医院由于诊疗特点,急危重症患者较少,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弱化,工作中一旦遇到患者出现危急状况,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急救处置与抢救的现象,致使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隐患增加[3]。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现场急救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改变原有的医护分开单独培训的模式,采用新的团队培训演练模式[4]进行统一的急救培训与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培训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13个临床科室共78名医护骨干人员作为培训对象,组成13个科室急救团队,每个科室团队1~2名医生和2~3名护士,见表1。

表1 培训对象一般资料[n(%)]

1.2 研究方法

1.2.1 培训形式

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口腔医院急诊医师、颌面外科医师及护士长及麻醉医生担任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首先对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理论培训;然后选取2名医生6名护士组成两组急救小组,每组4人(1名医生3名护士),进行团队急救训练。这两个急救小组作为示范团队。随后每个科室选派4名医护人员(1名医生和3名护士)组成科室急救团队,由示范小组进行示范后进行急救操作分项培训以及团队配合急救演练。

1.2.2 培训内容

包括: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吸氧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方法、心电监护仪操作、除颤、静脉输液、口头医嘱执行流程、抢救护理记录书写、紧急情况报讯内容及患者家属人文关怀等;

1.2.3 团队急救模拟演练

根据口腔门诊急救特点,将急救场地分为患者在牙椅上急救和患者在地面上急救2种形式。患者在牙椅上急救时,经治医生站在患者右侧,进行评估与判断,确定患者需要急救时,放低牙椅头枕,调整牙椅至水平位,将医生治疗椅迅速垫于牙椅的上半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护士1站在患者头部,开放气道,进行给氧下呼吸气囊人工呼吸;护士2站在患者右侧腰腿部位置,将心电监护仪放在牙椅治疗台上,连接心电监护仪,实施除颤;护士3站在患者左侧肩部位置(牙椅吸唾装置前),建立静脉通路,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患者在地面上急救时,经治医生与护士1位置不变,护士2站在患者左侧胸部位置,连接心电监护仪并实施除颤;护士3站在患者左侧腿部位置,建立静脉通路,执行口头医嘱给药。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的团队急救演练培训效果评价表,对13个科室接受急救培训的医护团队进行培训前后评价,包括急救操作、团队协作、操作时间三个维度共17个条目,其中“急救操作”9个条目、“团队协作”4个条目、“操作时间”4个条目,在“急救操作”9个条目和“团队协作”4个条目中,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其中“非常熟练”计5分,“比较熟练”计4分,“熟练”计3分,“一般”计2分,“不熟练”计1分;“操作时间”包括4个条目:抢救总时间、带氧人工呼吸开始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以及开始进行心电监护时间,以“秒”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急救能力培训前后对比

培训前,医护人员急救能力评分最低的三项为:抢救记录书写(1.92±1.12)、静脉输液(2.46±1.13)、沟通报告(2.92±0.86);评分较高的为:吸氧(4.54±0.66)、简易呼吸气囊(4.15±1.07)、心电监护仪(4.08±0.64)。经过理论及操作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中,胸外心脏按压、吸氧、除颤、静脉输液、抢救护理记录书写5项技能与培训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协作”中,分工明确、人员站位合理、迅速有序、沟通报告4方面培训后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统计结果显示,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抢救总时间、带氧人工呼吸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以及开始心电监护时间均缩短,其中带氧人工呼吸时间及开始心电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急救能力培训前后对比

2.2 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总体评价与急救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和“迅速有序”与抢救总时间、带氧人工呼吸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和开始心电监护时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人员站位合理”中除与“带氧人工呼吸时间”无相关性外,与抢救总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和开始心电监护时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沟通报告”与各项急救时间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总体评价与急救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团队急救演练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水平

由于口腔专科诊疗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急危重症患者非常少,口腔专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变得日趋生疏,虽然医院每年会定期组织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的培训,但是传统的急救技能培训只是在仿真模拟人身上单项进行操作训练,医护人员只是教条的掌握操作流程、执行操作步骤[5]。一旦医护人员进入到急救演练现场,由于紧张、慌乱,导致急救现场秩序忙乱,各急救人员单项操作成绩并不理想。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单项培训结合团队急救演练的培训方式后,医护人员可以系统、完整地回顾相关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水平较培训前均得到了提高,其中胸外心脏按压、吸氧、除颤、静脉输液以及抢救记录书写技能水平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气囊、心电监护仪以及吸氧4项操作均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口头医嘱执行”和“抢救记录书写”2项操作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仅仅处于“熟练”的程度,这与口腔专科护士急救患者接触少、业务生疏有关。口腔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十分必要,并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救水平大有帮助。

3.2 分工明确和站位固定有助于提高团队急救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心搏骤停以及其他威胁生命的情况可能会在口腔诊室的任何地方发生,如候诊室、休息室、医生办公室和治疗室。心搏骤停的病人发病时如果正坐在牙科诊疗椅上,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将病人从诊疗椅转移到地板上,以便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如果没有合适的施救空间,基础生命支持应该在牙科诊疗椅上进行[6]。由于牙椅治疗单元两侧有物理隔断,宽度一般仅3米,牙椅右侧与医生电脑工作台之间仅有0.9~1米的距离,牙椅左侧有吸唾装置及痰盂,因此空间非常有限。为了保证急救工作有序进行,急救团队中各成员务必角色清晰、分工明确、站位固定。分工明确使得急救人员各自快速准确地实施急救措施,避免出现措手不及、现场忙乱,为挽救患者生命创造必要条件[7];固定站位使得急救人员各就各位,无须为不必要的走动而浪费时间,同时避免了因空间有限而影响操作实施或动作中断[8]。从表2中可以看出,团队急救演练培训后,抢救总时间、带氧人工呼吸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及心电监护时间均较培训前缩短,其中带氧人工呼吸时间及心电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抢救总时间(216.69±53.87s)和建立静脉通路时间(153.62±50.14s)虽然较培训前缩短了,但与张连荣等[8]及陈秋菊等[9]研究结果对比仍然耗时较长,张连荣研究结果:抢救总时间(156.50±10.20s),开通静脉通道时间(85.10±9.00s);陈秋菊研究结果:抢救总时间(173.25±12.30s),开通静脉通道时间(87.70±7.69s),这可能与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长期不接触静脉输液操作有关,后期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以保证应急状况下为患者及时准确用药。

抢救时医护人员分工明确、相互协助,能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个体间的默契度和合作能力,整体提升团队急救能力[10]。表3结果显示,“分工明确”及“迅速有序”与各项抢救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站位合理”中除与“带氧人工呼吸时间”无相关性外,与抢救总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和开始心电监护时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说明通过明确人员分工、规范合理站位、培训急救团队紧密有序协作,可以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节约抢救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创造必要条件。执行带氧简易呼吸气囊人工呼吸的护士由于站在患者头部,操作空间相对宽敞,因此其操作完成时间受“站位”影响相对较小。

3.3 团队急救演练培训加强了抢救过程中的信息沟通

有研究显示[11],医护间沟通不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护间合作出现问题。医护人员在抢救现场由于紧张忙乱,只专注于自己的操作,缺乏沟通交流,表现为: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医生在按压过程中忘记了心肺复苏循环次数;上级医生到达现场询问患者情况无人应答;护士执行完给药医嘱后忘记报告;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等待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期间,无人计时并提醒医生再次判断心跳呼吸;请求救援时电话报告信息不完整,影响救援人员到位等。在进行团队急救演练培训时,将信息报讯工作落实到人,重视各项操作间的衔接及人员的配合协作,加强了团队间的有效沟通。培训后沟通报告得分(3.62±0.65)与培训前得分(2.92±0.86)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演练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经过演练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能、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由于口腔专科医院门诊科室护士的工作内容很少涉及护理记录,在急救演练中,抢救护理记录内容缺失,不能完整体现患者突发状况下紧急处置的时间及抢救措施,为后期完善正式的抢救记录带来困难,存在医患纠纷风险隐患;其二,当患者在牙科治疗椅上需要抢救时,大多数医护人员未将牙椅的头枕降低,导致患者气道无法完全打开;其三,医护人员放平牙科治疗椅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前,需将医生座椅迅速从牙椅左侧垫于牙椅前半部的下方,但在急救演练及考核中发现,医生座椅垫的位置不当,未起到支撑牙椅上半部分的作用,导致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牙椅上半部分随按压力量小幅晃动,影响按压的实际幅度和效果。鉴于以上的细节问题,在后续的培训中将进一步完善操作规范,加强培训。

综上所述,结合口腔专科诊疗环境的特点,通过应用团队急救演练的模式对口腔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医护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个人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12],同时还为每个科室训练了一支配合有序的高效急救团队,为口腔诊疗及患者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本研究只在本院各科室选拔了部分医护人员参加团队急救演练培训,培训人员有限,效果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13],后期需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追踪观察培训的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演练医护人员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自制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保护套对危重患者监护效果的影响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