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探究
2021-01-28黄金琼
摘 要: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小班幼儿教师及家长在更好地处理该类问题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对策
一、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
(一)幼儿自身因素
1. 心理因素
3~4岁幼儿处于個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时期,心理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会影响其今后的个性的健康与发展。幼儿到了3岁以后,开始认识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并逐渐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并有独立行动的需求,当教师的要求与孩子心理的需要发生了错位时,就会引发孩子的一系列反抗行为。
2. 道德发展水平
道德水平越高即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幼儿,其攻击习惯行为也就会较少。反之,其攻击性行为就越频繁。道德判断的研究始于皮亚杰,他通过“打破杯子”的故事,与不同年龄的幼儿讨论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皮亚杰认为:“年龄较小的幼儿在道德判断中忽略了行动者的意图,只是简单地以行动的结果为依据做出判断。”通过皮亚杰的道德测试研究可以得出,小班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偏弱阶段,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偏高。
3. 交往能力
小班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与能力。表现在:A. 不愿交往:遇到陌生人总是躲在家长的后面,不愿意与同伴交流,甚至有同伴主动时,也会采取“回避政策”。B. 不敢交往:有些幼儿的内心其实是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往,一起做游戏,但他却又不敢主动交往。C. 不会交往:交往中常常出现“欺负”或“被欺负”的现象,玩具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甚至还抢夺他人的玩具,不懂得与他人打招呼等。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种隐性因素
4. 性格气质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受其性格气质特点的影响。同样,幼儿的性格气质也是不同的。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与其他幼儿有明显的具有高冲动性的特征。如:脾气暴躁、性格傲慢、易被激怒等。其表现在常与伦理冲突,超出成人预想。
5. 典型自我中心
典型自我中心的孩子不会以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主,欠缺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长此以往,此类型的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等特性,和其他幼儿相处不来,总会发生各种摩擦,从而就会增加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
6. 缺乏安全感
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受到忽略或者挫折时,容易产生紧张或者愤怒的情绪。这种紧张又不知如何宣泄的怒火,就是说明他缺乏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孩子没法发像成人那般会调试自己的紧张情绪,所以经常不当地表达愤怒。打、推、骂,是孩子回应外界问题的基础的方法之一,也是其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
1. 同伴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在替代性基础上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来的。”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而在幼儿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发展中,同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笔者观察的班级里,会有一些“孩子王”经常欺负班里个子比较矮小,性格懦弱的孩子,“孩子王”经常在班里抢夺别人的玩具,在孩子群里占上风。其他孩子也会通过模仿“孩子王”的霸道行为,来获取内心短暂的满足感。实际上,小班幼儿还不能区分“好”和“不好”,只是盲目地跟随。
2. 教师教育方式、评价方法
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喜欢用“比较”来激励幼儿,比如:“谁谁谁表现得最好”“我最喜欢谁谁谁”等言语,久而久之,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原本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行为,会因为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却转化成了具有攻击性的竞争行为。
教师的消极评价方法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里,有些不太注意评价方法的教师,对某个爱闹的幼儿有偏见,总是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评该儿童,甚至只要班里一闹腾,总会第一个批评他。久而久之,该儿童长期处于被排斥、缺乏关心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进而演化为防备心理甚至是防备行为,进一步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三)家庭方面
1. 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基本可以分为放任型、溺爱型、权威型和民主型四种。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高度攻击性的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幼儿限制的失当。“绝对权威”型的父母经常使用体罚或语言攻击的方法来对待幼儿,过度干预幼儿的想法,控制幼儿的自主性,导致幼儿受到压抑并急速地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其不自觉产生攻击性行为。“过度溺爱”型父母对孩子总是过分宠爱,使孩子更以自我为中心。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总是狠不下心拒绝,而是去满足孩子,给予孩子所谓的“爱”。然而,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原有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环境被打破了,在这里,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城堡”。此时的幼儿会觉得自己“利益”受到了威胁,且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 单亲环境
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在一些单亲家庭中,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而扭曲,最终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性格;而另一种孩子由于缺乏关爱,其养成了不良的品行,变得骄傲自大。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情况的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更高,这些攻击性行为得不到矫正时,对其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四)社会环境影响
法国著名的犯罪学家塔尔德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模仿出来的。”
1. 不良的影视媒体
当下,许多动画片的画面有武打和攻击性色彩,争抢、打斗等这些内容都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很多幼儿会不经意地去模仿其中的攻击动作。例,“2013年,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某县一名9岁男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全羊的情节,将两个小兄弟点火烧成重伤。”此新闻只是个例,其实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受到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多数的受害者都是不谙世事的孩童。
2.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
氣温,铅中毒等因素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夏天容易使人脾气暴躁,因为较高气温会使人感到的舒适感不高,所以在较高的气温下容易产生敌意性情感和攻击他人的想法,进而引起攻击行为。另外,铅中毒也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铅中毒能够引起儿童的多动症,注意力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
二、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幼儿方面
1. 移情指导
移情是帮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当时的情境,觉察他人的处境。很多孩子因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形成了自私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移情指导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的重要措施之一。
2. 指导宣泄
指导幼儿宣泄的方法有几种:A. 画出来。当幼儿有不满情绪时,画画就是平复心情的较好方式,递给他一张白纸,让他把自己的心境画出来,让幼儿通过画画的过程来缓和情绪;B. 唱出来。唱歌是宣泄的较好方法,把不开心的情绪通过大声唱出来,得到内心的一个发泄,另外通过演唱欢快的歌曲让幼儿进入快乐的氛围之中,也能转移了他的消极情绪;C. 动起来。人在运动的时候,全身心得到舒展,心情会变得开朗,可指导幼儿通过小跑步,拍拍球的方式来动起来。当幼儿有不满的负面情绪时,成人应接纳、理解幼儿的情绪,并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发泄出来。
3. 指导战胜挫折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总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比如刚学走路的时候站不好、跑步的时候会摔跤、被高个子的同龄伙伴欺负等……在幼儿收到挫折的时候,成人不应该是单纯地哄哄孩子,而是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战胜挫折。例如,教师应善于发掘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把挫折教育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游戏活动的方式来渗透相关的挫折教育知识。引导幼儿让从故事情境、游戏中积极寻找正确的战胜困难的办法和途径,减少使用攻击性行为的手段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4. 培养交往能力
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待人接物要有礼有节,言行举止要文明礼貌,性格要开朗大方。经常与幼儿沟通想要去什么地方,并承诺定期带孩子外出游玩,平时可以带着幼儿逛逛公园、超市、街道等,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观察周围的环境。在幼儿园中,师幼交往应建立在欢快的氛围之中。教师是幼儿的教授者与引导者,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价值都是从教师来学习的。积极的师幼交往,让幼儿感受到交往的愉悦,使幼儿更乐于在幼儿园里学习,感觉置身在幸福城堡里。
(二)教师方面
1. 提供充足材料与适度空间
幼儿园环境中,幼儿在组织活动、玩游戏时,由于空间狭窄,幼儿容易发生肢体上的摩擦、推打、攻击性行为等。同时,在狭窄的空间里,幼儿的肢体活动得不到延伸,满足不了幼儿活动的需求,也会引起幼儿内心的消极情绪,在不满的情绪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会提高。因此,教师在布置环境、投放玩教具材料和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科学安排。如布置环境时应设置综合性主题,小班的幼儿在选择上没有主见,所以过多的主题会让幼儿混乱;提供玩教具材料时,要满足幼儿人手一份的数量,还有应注意物品的统一性,同时,针对小班幼儿的特性,应进行“平行游戏”,即所有的幼儿都是同样的材料玩具,避免幼儿产生好奇心,总想去要别人的玩具等心理;组织活动时要保证活动空间范围的适度,尽可能地分组进行且能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同时,保证幼儿各个身体部位有节奏的活动。
2. 合理安排一日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是否合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幼儿长时间待在幼儿园里,身为教育者,有义务为幼儿们提供欢快的一天。一日安排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安排,不能以成人的要求来要求幼儿。如小班幼儿的活动课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尽量以活动为主;合理安排活动衔接,应动静结合,即教学活动之后是游戏活动。不能长时间进行一项活动,造成幼儿神经过度疲劳或过于抑制,使其幼儿产生烦躁的心理。
3. 家园共育方面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时间以一种行为习惯形成的惯性行为。某些幼儿在幼儿园里会有攻击性行为,而在家里却表现得很正常,有的幼儿则反之。针对这样的情况,只有通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才能得以更快地、更有效地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2]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3]张爽.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
[4]吕勤等.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02(1).
[5]戴叶林,徐椿梁,尤吾兵.家庭道德与家庭结构[J].晋阳学刊,2005.
[6]陈宪.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J].科学时代,2011(1).
作者简介:黄金琼,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