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探索研究
2021-01-28陈鹏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承担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为了满足现阶段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依托教育资源平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建智慧课堂。文章分析了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探讨了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智慧课堂有效模式,以促进智慧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平台;智慧课堂;模式探索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型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也推进了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在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之上,建立全新的智慧课堂,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智慧课堂主要依赖省教育资源平台中的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状态以及资源推送等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二、 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分析
(一)资源分层共享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对象,对教育资源进行分层分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各种类型的资源,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更高,同时也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等各个方面的限制。通过省教育资源平台与课堂进行有机融合,可以给学生在视觉、听觉方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除此之外,系统的智慧课堂还可以生成资源自动捕捉、关联储存,从而在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状态之上,实现资源的自适应以及个性化分配。
(二)实时内容推送
实时内容推送既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类,甚至是以单独的形式,自主地、即時地将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传递给学习者,还能够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实现更密切的联系,进而达到对分布式教学资源的灵活共享、多维度的拓展和高效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要求他们完全了解智能教室所推送的功能细节,而是尽量把注意力都聚集到课堂教学对知识点、问题的探究以及讲解上。这样便能够增加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情境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沉浸感。
(三)学习情景采集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能教室,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偏好、知识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各种数据进行更高效的收集,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状况、注意力集中状况等各种学习状况数据,促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解,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式,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自适应学习过程和整体性学习过程,予以一定程度的帮助。
(四)智能学习分析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师能够获得并综合管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记录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活动、学习成绩以及网络联结等全过程的准确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的状况等做出综合统计、对比以及判断,以对教师课堂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等全过程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应数量的知识。
(五)及时反馈评价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实时的双向交流,而且系统也可以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进行系统的可视化反馈,让教师或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目前的教学
状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通过数据分析能全面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情感状态等,便于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六)协作互动交流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智慧终端的设施设备,例如电脑、平板、笔记本以及各种软件交流平台等,与学生实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对象、不限形式的多样化、动态化、实时的交流和沟通。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多、一对一等多种形式、多种因素的协作互助学习,强化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增加教师、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移动通信互联
在移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相对成熟的阶段中,智慧课堂的终端相对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十分的轻便小巧,而且还便于携带;与此同时,适配的学习系统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能够进行实时交流沟通的服务,使得信息发送之后,可以快速传递给对方,进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能够进行分布式的学习和实时的联通。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更加开放,可以为高效率的新课程模式发展创造最大的机会。与此同时,依托全省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智慧教室系统还能够在满足教育信息技术特点的演变前提下,针对教师、学校、学生教育教学模式等要求做出即时回应,从而促使智能教室系统变得越来越完备,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的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承载信息的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课程的价值。因此,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掌握好每一节课的进度,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更加深入透彻。
(二)通过微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要想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能够单纯地依靠记忆,而是应采取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最大化发挥学习的效用。因此,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中,进行一些微课导学的方式,创设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掘学习的乐趣,达到新旧知识有效衔接的目的。教师在设计微课导学时,不能仅安排课程的顺序和知识的总结,而应该将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放在其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通过智慧课堂的分析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在每一节课之后,安排随堂练习,待测试结束之后,便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中测验的大数据及时准确地得出班级答题的正确率,也能直观地看出学生在每一道题目上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进而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检测数据可以以统计图的形式明确体现出来,而且数据还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以及每一道题目上,方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更有效地展开教学实践工作。
(四)通过智慧课堂,有效地实现课堂互动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可以有效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智慧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视频进行演示,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知识尽可能地变得更加直观、具体。通过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进行自主学习,对其中的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且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将传统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打破,还使得课堂上充满了激情,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化,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四、 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
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情景对学习特征、学习状态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分析,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实施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定向推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完成教师推送的试题,从中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教师给予的意见以及学习资源进行接收,同时向教师以及学习伙伴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果。
其次,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要求,利用智慧课堂实时教学内容推送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分层共享的功能,将教学资源分层、分类推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资源,掌握知识背景,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并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在课前所分享的学习心得、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设置相应的问答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整课堂教学的氛围,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智慧课堂提供的即时反馈评价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师也可以利用智慧课堂移动终端给学生安排课后作业,向学生实时推送和学习内容相对应的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扩大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而学生也可以随时获得教师发送的资源,回答
教师发送的问题。这种方式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测,并能根据检测结果以及实际需求对学习资源、教学方式等进行选择。
五、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依托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智慧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个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行为数据进行真实的记录,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的推算方法对课堂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学生在作业中所反映出的知识的薄弱点,采取定向推送相应的学习知识、学习内容以及测试题目等方式,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19(17).
[2]彭小敏,杨琼,曾声蓉,等.“空中课堂”,如何增效:以“智学网口袋课堂”直播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14).
[3]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
[4]刘颖,蒋拓,王兆丹.基于移动端的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5]李飞兴.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Z6).
作者简介:陈鹏辉,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溜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