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和深圳的互动,已经形成共治
2021-01-28贺佳雯南方周末实习生王鹏凯李福妃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鹏凯 李福妃
★深圳政府对南科大的支持和建设,实际上,是为国家探索了一条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案例。
在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韩蔚是“元老”了。2007年初夏,她被抽调进南科大筹备办公室,后升任筹备办副主任。
筹备工作是从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政府所在地)三间半地下室开始的。2011年3月首届学生入校,韩蔚直到2021年1月回忆起来,依然难掩兴奋。
此后十四年间,她全程参与、见证了这所大学“从无到有”,是大筹备办首批六位成员中唯一仍留在南科大的。
此前,韩蔚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学有过长期工作经历。因此,在这场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中间人”。她说,办一所更富有活力的新型大学是她这些年坚持改革的动力,但同时,她也深谙传统体制的束缚。
关于自主招生模式的争论
南方周末:南科大首创“631”自主招生模式,当时怎么确定高考成绩、自主招生与平时成绩三者的占比?
韩蔚:首届学生拒考之后,教育部组织了广东省教育厅和学校做一个招生制度的商讨。既尊重全国高考,也保证学校选择学生的自主权。在广东省和学校反复沟通之中,决定了这样一个比例。事实上,学校内部并没有系统地计划要完全自授学位,我们并不是要办一个不要国家文凭的大学,毕竟我们还是政府全资投入的大学,一个公办大学。
南方周末:占比有过争议吗?
韩蔚:“631”确定过程中,一开始学校也提过自己的比例方案,比如37开,倒37开,541、55开。后来大家在631上达成共识。
首先,它尊重国家对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高考在其中占大头。第二,保留一定的比例,赋予大学在选取人才时的自主权。剩下的10%,作为我们对高考学生过去学习成绩的一个肯定,比如过去中小学的成绩和综合表现。
南方周末:之前提出“541”,当时有哪些讨论?
韩蔚:这在当时讨论并不多,是基于学校角度提出来的,让学校的自主结构更大一点。之所以没有形成541,是大家没有形成共识。
制度层面改革不能只靠学校
南方周末:十年过去了,一些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推进得怎么样?
韩蔚:这方面的探索不如当时想象的那么快。因为事业单位的总体管理,事权不在大学内部。南科大能够内部做的就是全员聘任制,自设岗位、自定薪酬。但是和外部社会相关的编制,以后的社保、年金这些保障,就不是学校要保障就能保障的。所有事权在政府,政府整个大的事业系统在过去10年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南方周末:那在教育去行政化方面的探索呢?
韩蔚:去行政化的探索,在南科大是一种文化,但推进方向倒不是很顺利。现在摊子越来越大,学校整体的行政规则是比较刚性的。
过去我们把行政控制到最小的范围,现在确实也有一些工作需要完善。原来学术机构占比大,它(学校)运行的规则是学术规则,行政部门多了以后,行政规则也会比较明显。
南方周末:现在大学行政系统有哪些问题? 比如在人才管理方面,你对改革还有哪些期待?
韩蔚:在人才考核方面,不要用对机关考核的方法来考核人。
用对机关考核的方法来考核教授是不可能的,但拿机关的方法考核大学的行政人员也给大学带来很多不便。因为大学的行政是一个服务系统,过于像考核政府管理人员来考核的话,也是把大学行政系统往政府行政方面带,其实很费时。本来可以用这些时间更好地去琢磨着怎么样为教授服务,为学术服务,为学生服务。
“甚至政府还有点迁就大学”
南方周末:十余年过去,从筹建到慢慢发展,你怎么看南科大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关系?
韩蔚:南科大是一个深圳市政府全资投入的大学,首先它充分体现了这种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政府是一个最显性的标志,在南科大的发展过程中,深圳政府是不遗余力的。
第二,深圳政府是一个依法治市的政府,它对大学规章非常尊重,对大学没有过多的干预,充分投入、充分保障。政府对于大学当年制定的那些规定,比如管理暂行办法、南科大规章,都非常尊重。深圳政府对南科大的支持和建设,实际上,是为国家探索了一条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案例。
这在中国是少有的——政府和大学坦诚相待、互相支持、相互尊重,甚至政府还有点迁就大学。
我们很多领导曾长期在政府供职,又成了大学人。大家的目标比较一致,没有太多内耗,彼此也不会去加深一些偏见。到现在,深圳和南科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共治(关系)。
南方周末:但南科大一开始的教育改革,可能跟深圳最早对它的办学定位、规模不太一样,双方也有过争论和妥协,现在可能达成了一种“和解”。你怎么看待这一发展脉络?
韩蔚: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问题,但并不是说用了10年才完成,调和几乎在半年间就完成了。
最初,深圳市政府主要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于南科大其实并没有这么高的期待。历史背景就是深圳人口迅速膨胀,只有深圳大学一个大学已经承载不了了,市民有更多教育需求。
朱清时校长和专家们共同讨论后,认为深圳在那个时间点要新建大学,是一个机遇,它不应该只满足于扩大规模。这一点深圳市政府领导马上就听进去了。经过讨论,迅速形成了南科大的目标定位,要把它办成一所更加领先的研究型学校,要在管理体制上和培养模式上更加借鉴香港和国际先进水平。
南方周末:对于大学规模应该小而精还是大而优,讨论过比较长时间?
韩蔚:市里一直到现在,都是期待大学又好又大。但对大学自身来说,我们始终都坚持,南科大的规模不能盲目扩大,要先在小范围内把它做精、做优,再去推广,这也是现在政府和大学的共识。
前几年有个别领导说,希望我们迅速扩大本科规模,实际上我们通过跟市里的协商,本科规模一直控制得比较好,还是一千多人。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这是应有之义,因为我们当时在第一期做规划的时候,就是说要在2020年的时候,研究生达到1500,到2025年基本达到研究生和本科生1:1。现在正在往这个方向去。
南方周末:2020年12月,深圳市委在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现在学校有什么相关动态?
韩蔚:从我的观察,学校很重视,做了针对“双一流”建设的规划,也有更新。但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双一流”,而是为国家尝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双一流”是瞻,我们有更长远的目标,它和“双一流”是同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