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及其教育理念的心理学分析
2021-01-28胡珊珊
胡珊珊
摘要:在6-11岁的儿童成长过程中,其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情感状态与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教育理念的心理学,分析相关理论为教育工作中的正面管教带来的启示,然后深入研究正面管教以及教育理念心理学的有效运用策略,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正面管教;教育理念;心理学;小学阶段
前言:
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引导小学生参与社会互动的关键人物,正面管教措施的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原有的奖励与惩罚管教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最终实现教育人的目的,有利于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要义对正面管教的启示
教育理念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教育干扰产生的学习结果、心理活动等,主要通过学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现出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心理。正面管教就是以教育心理学中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承认每个人对社会、世界具有独特的看法,并强调低年龄段受教育群体也是社会人,具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潜能。基于这一目标导向,教育工作者能够理解小学生追求情感与价值感、需要相互平等关系、需要不断鼓励增强自信心等发展特点。因此,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均应在理解学生行为含义、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平等、民主的观念落实教育策略,将激励与惩罚作为辅助手段,引导低年龄段受教育个体寻求发展、克服困难、收获成就,并及时纠正个体成长中出现的错误,以此推动正面管教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保障儿童能够以自信、健康、积极的心态走向学校、家庭之外的社会生活[1]。
二、正面管教及教育心理学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合理利用奖惩教育措施
教师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密切接触的重要人物,其运用奖惩教育方法的能力、技巧记忆方式,与教育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关联。分析现阶段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发现部分教师未认识到奖惩教育的重要性,或是在运用时出现公平性、完整性缺失,导致正面管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及时发现学生的良好行为,在行为之后给予精神奖励,将物质奖励作为辅助,以此增强学生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调动学生内在情绪,增强学生积极良好发展的动机,对消除普遍人的自卑心理具有深远影响。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通过惩罚增强他们遵守道德、纪律、法律以及其他约束规则的认识,以此实现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教师将奖惩教育措施引入正面管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做到学生面前人人平等,避免“一碗水端不平”的行为造成小学阶段学生心理成长出现偏差,长此以往会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例如功劳抵过的现象,会造成学生无法明确奖励与惩罚的界限,进而影响身心与情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落实正面管教措施的前提,学生在获得足够的尊重后,才会自省思想与行为上的错误,发自内心地接受批评与惩戒,并能够在今后的成长中自觉延续这种良好关系。
(二)建立平等的教育关系
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正面管教的方式与技巧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并且许多教师未认识到与学生建立平等、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出现价值观错乱的问题,对其心理成长以及学习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运用教育心理学核心理念落实正面管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开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根据6-11岁中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教育能力的不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充分发揮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以此增强学生对各类约束准则的认识。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选定情景、确定角色、提出要求、分配任务之后,由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角色本身的想法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促使学生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感受,进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有利于教师通过轻松有趣的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处于较为敏感的时期,不平等的对待极易引起学生不满情绪。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思维、行为动态,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有效解决学生问题的建议,以此维持与学生友善相处的状态,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为教育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是小学阶段正面管教措施落实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并以此为正面管教的开端,将实际生活引入到教育教学中,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经过实践证明,许多教师由于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略良好习惯、道德品质、公德教育的培养,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具备完整的人格[2]。一方面,需要教师切实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反省德育与智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学生营造自发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学校、家庭正面管教合力,使得学生在接受良好德育、智育教育之后,在家庭中学习学校之外的社会知识与技巧,避免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唯我独尊的问题。温馨的家庭氛围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使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引导6-11岁学生走出思想与行为误区,不仅有利于孩子情感表达,还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促使低年龄段受教育群体能够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帮助他们找到身心、情感、行为良好发展的方向,真正发挥出正面管教以及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功能。
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进步与知识不断积累的背景下,正面管教策略的实践落实同样发生一定变化。在进行正面管教过程中,应在掌握小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特点以及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以奖励、惩罚为基础的教育措施,与儿童构建平等的教育关系,促进德育与智育水平共同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天骐.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9-20.
[2]赵明丽.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20(03):213-214.
(北京育睿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