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同苏联交往的政治智慧

2021-01-28曾文晖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3期
关键词:斯大林蒋介石东北

曾文晖

1945年8 月14 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该条约的核心要义是苏联政府公开承诺:只援助国民党政府,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这使中国共产党人感到震惊和痛心。在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从容应对,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在逆境中巧妙奋斗,积极探索直至成功夺取全国政权,彰显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度的政治智慧。

一、重庆谈判:面从腹诽

经过14年的抗日战争,全国人民普遍期待能和平建设自己的国家,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国际上,美、英、苏三国当时都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鉴于这种情况,在美国的怂恿下,蒋介石在1945年8 月向延安接连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晤谈,共同商讨当前各种重要问题。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毛泽东如果不来,说明共产党拒绝和平谈判,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假如毛泽东来了,就可以利用“和平谈判”来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同时还可以利用谈判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疑惑不解的是,此时的斯大林随蒋介石起舞,发电报给延安,要求毛泽东去重庆同蒋介石谋求妥协。据当年担任毛泽东俄语翻译的师哲回忆,斯大林电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要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尽管蒋介石挑衅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是,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了。如果打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承担?你到重庆去同蒋会谈,你的安全由美、苏两家负责”。这份电文引起毛泽东的极大不快,甚至是很生气。毛泽东说: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搞斗争,民族就会灭亡!①

斯大林与蒋介石遥相呼应,共唱共舞,其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维护苏联国家安全战略成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略是要建立广阔的环苏联安全缓冲带。1945年2 月4 日至1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并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依据雅尔塔会议,以及1943年11 月的苏、美、英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和1945年7月至8 月苏、美、英三国元首举行的波茨坦会议,形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是关于结束二战,维系战后和平,特别是维护美、苏两个大国利益的重要原则与世界基本框架结构的总称。雅尔塔体制的构建在总体上反映着苏、美两个大国团结合作的态度。斯大林对二战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是满意的。因为雅尔塔体制符合苏联传统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国家安全战略。通过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使环苏联的安全缓冲带基本形成。这个安全缓冲带包括从芬兰经波罗的海三国到东欧,从近东经蒙古、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到日本北方四岛。斯大林十分清楚,要维护战后苏联国家安全战略成果,需要保持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实现和平共处。而在重庆举行国共谈判,是美国积极支持并从中斡旋的。因此,当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时候,斯大林极力迎合美国和蒋介石,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坚持要毛泽东去重庆同蒋介石举行和谈。

第二,推行“法国式的道路”。所谓“法国式的道路”,就是共产党放弃武装,参加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联合政府”,由武装斗争转入议会斗争。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占领法国后,法国共产党及其他爱国组织领导法国人民进行武装抗战。1943年5 月,法国抵抗力量成立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有共产党、社会党、天主教人民党、民主联盟等政党团体的代表参加。1944年5月,在法共倡议下,抵抗运动的各种力量统一组成“法国内地军”,总人数有50 万,其中法共领导的游击队有25 万人,是“法国内地军”的主要组成部分,法共掌握着抵抗组织的领导权。1944年8月,法共领导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首都巴黎。在此期间,流亡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戴高乐组建了由法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准备接受解放后的法国全部权力。不久,戴高乐回到巴黎,并于1944年9 月发布命令,要将“法国内地军”编入戴高乐领导的政府正规军,同时解散民兵,把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变为一种咨询机构。此时还在莫斯科的法共总书记多列士发表广播讲话,强调“全国团结”“统一行动”,声称“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共和国军队和警察”,要求大家服从戴高乐的领导。这样,在抗战中建立起来的几十万人民武装和一些地方政权被解散了。1946年11 月,法国大选时,法共成为第一大党,但法共总书记多列士由于未得到社会党的支持而未能组阁。1947年1 月,多列士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政府中就任副总理兼国务部长职务,另有4 名共产党人参加政府组阁且担任部长。1947年5 月,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以政策分歧为借口,把包括多列士在内的5 名共产党人排挤出政府内阁。这当然是后话。事实说明,“法国式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然而,战后斯大林却对“法国式道路”津津乐道,百般推崇。

斯大林坚持要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他的初心是要中共走“法国式的道路”,像法国共产党那样,放弃武装和根据地,参加国民党政府。中共若照此办理,斯大林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对国民党政府支持的承诺就可兑现,苏联帮助蒋介石实现一个军队和一个政府的目的即可达到。苏联则可以此与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保持苏联对中国和东亚的影响。

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毛泽东果断决定,去重庆同蒋介石谈判。

1956年3 月31 日,毛泽东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有一次谈话,涉及当年赴重庆谈判的情况。据尤金后来回忆,毛泽东讲:抗战胜利后,“斯大林对中国的形势以及对革命发展的可能性,同样作了不正确的估计。他继续更多地相信国民党的力量,而不是相信共产党的力量。1945年他坚持主张同蒋介石讲和,坚持同国民党维持统一战线,坚持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特别是1945年中共中央收到了不知为什么以俄罗斯共产党(布)的名义(实际上是斯大林)发来的密电,密电中坚持要求毛泽东前往重庆同蒋介石谈判。中共中央曾经反对前去重庆,因为预料蒋介石方面会进行挑衅。毛泽东说,当时我不得不前往,因为这是斯大林所坚持的主张。”③话说得很清楚,当年莫斯科是世界革命的中心,是“红色麦加”,斯大林的话就是“圣旨”,毛泽东不能不听。据老一辈党史研究专家胡绳回忆:“毛主席到重庆谈判确是苏联主张的。中央开始决定不去,怕蹈张学良的覆辙,苏联坚持要毛去。后来毛主席去谈了,最后有了《双十协定》。”④

毛泽东“单刀赴会”,亲往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称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被称为“和平将军”的张治中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⑤。

赴渝前,毛泽东同刘少奇谈了一天一夜。主要内容是对蒋介石不要抱幻想,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充分准备,须知蒋委员长只认得拳头,不认识礼让。⑥

重庆谈判前后历时43 天。1945年10 月10 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以下简称《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毛泽东是一位成熟的共产党领袖。他不信邪、不怕鬼,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顾全大局,毛泽东服从了斯大林的指令,但又不是一味听从,而是有创新、有坚守、有底线。在重庆谈判的过程中,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毛泽东也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让步,目的是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与民主。但是,在解放区和军队这两个核心的问题上,毛泽东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在国家政权民主化尚未有一丝着落的情况下,要中共放弃根据地,放弃武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在坚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毛泽东看来完全不可思议。所以《双十协定》关于这两个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会谈纪要》签字的第二天,毛泽东回到延安。1945年10 月12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各中央局、分局、区党委的指示。在指示中,毛泽东介绍了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的情况和坚守的原则:“解放区问题未能在此次谈判中解决,还须经过严重斗争,方可解决。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全部和平建国的局面即不能出现。”“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这是确定不移的原则。”“目前伪军未解散,敌军未缴械,解放区问题未解决,谈不到编整部队问题。”⑦几天后,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重庆谈判》 的专题报告,重申了重庆谈判时的原则:“人民的武装,一支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⑧

毛泽东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去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会谈,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像斯大林所希望的那样,按照法国的模式在中国开启一扇“和平”的大门。毛泽东坚持这样做,不仅是对国民党的抗争,也是对莫斯科意见和法共道路的逆反。正是由于这些坚持,中共才使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掌握的地盘基本无损,成为此后打败国民党政府的物资基础。

1948年2 月,斯大林在与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谈话时提到这件事,并坦率承认:“苏联曾经认为中国不具备起义成功的条件,必须同国民党寻求某种妥协。中国同志口头同意苏联同志的观点,但在实际上却保留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事实证明,中国同志才是正确的。”⑨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是违反斯大林的意志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⑩

二、趋利避害:决胜东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就把中国东北三省作为其建立军事侵略的前沿阵地。1932年,日本在东三省扶植了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年3 月1 日——1945年8 月18 日),将东三省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到1945年6 月,日本在东北的关东军有70 余万人,掌握着的伪“满洲国”的军队有19 万人,拥有坦克1000 多辆,大炮 5000 多门,飞机 1800 架。

1945年8 月9 日,苏联出动157 万军队,同时从三个方面发起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的进攻。苏联红军的装备有29000 多万大炮、5200多辆坦克、近5200 架作战飞机。在苏联红军强大军事实力的打击下,日本关东军及伪“满洲国”军很快土崩瓦解。8 月14 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出动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入中国东北,加速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然而,1945年8 月9 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却没有向中共透露些许信息。中共是从报纸和广播中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可见,苏联对中共存在信任危机。

1945年8 月13 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主旨演讲。他说:“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当作一个历史阶段来说,已经过去了。”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东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5年8 月15 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东北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把东北问题看作是战后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于1945年4 月23 日至6 月11 日在延安举行。会议期间,毛泽东多次讲到东北问题的重要性。他说:“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

对于东北的战略地位,蒋介石同样并未等闲视之。在一次秘密军事会上,他曾说:“国民党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亦不保。”蒋介石格外青睐东北,因为拥有东北,就可以切断中共与苏联的联系,既可以增加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实力,又可对中共的华北根据地形成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进而中共的势力各个击破,逐步削弱消灭。

美国对中国东北也虎视眈眈。从战略地位而言,“中国没有一个地区会像东北一样,对于苏美关系形成危险”,美国需要利用东北作为“在亚洲对抗俄罗斯的平衡器”。因此,美国打着“门户开放”政策的幌子,企图渗入中国东北,使东北变成美国的经济附属地和针对苏联远东地区的最大军事战略基地。

战后苏联在远东的根本利益与中国东北休戚相关。莫斯科必须要设法保证把东北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果不这样,苏联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就会被切断,苏联占领旅顺、大连的意义就暗淡无光了。

美苏的对峙,为中共在东北实力的增强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1949年初毛泽东在西柏坡谈起中国革命胜利的国际原因时曾形象地比喻说,现在的国际形势总的看是两只老虎对峙,一只红老虎(苏联),一只白老虎(美国),我们正好利用这个间隙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美苏和中国国共两党三国四方围绕东北问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纵横捭阖的大戏。在争夺东北问题上,美、苏和国民党政府费尽心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想利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块压舱石筹收东北。可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莫斯科并不心甘情愿地兑现条约中的承诺:三个月内从东北撤军,并将东北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在外交谈判筹收东北无望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并派特使马歇尔使华调处国共问题。经马氏协调,达成《国共停战协定》(1946年1 月10 日签署)。停战协定改变了蒋介石“先安关内,再图关外”的计划,变为“先图关外,再安关内”。这是美国插手东北的战略。在“先图关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海、陆、空运输工具,美国帮助蒋介石快速地运送了50 万精锐部队到东北,实行关外大打。“先图关外”战略计划的实施,结果造成中苏关系的恶化,使蒋介石筹收东北陷于不可收拾的局面。

美蒋联手刺激着莫斯科,挑战苏联在远东的安全感。在东北问题上斯大林实行相互矛盾的两面政策:一方面表示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撤军后将东北转交给国民党政府;另一方面对中共进行暗中相助,抗衡美蒋,以使美蒋“先图关外”的企图落空。这也是苏联对美国插手东北的最直接报复。

作为一个战略家,毛泽东善于分析形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组织力量,打开局面。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在延安主持党中央工作的刘少奇运用电报,隔空对话,通过分析苏联与美国矛盾的形势,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实施这一战略方针,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采取六项重大措施。这些措施有:(1)迅速向东北进军,先后从各解放区抽调了2 万名干部和11万军队进入东北,在东北形成较强的军事力量;(2)加强对东北工作的领导。先后派遣占总数三分之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即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4 人和占总数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到东北工作,并建立起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机构;(3)集中兵力,从长江南北分散孤立的8 个解放区撤出军队和党的干部,使兵力集中并接替向北开进的部队;(4)开展交通作战,为阻挡和迟滞国民党军队从陆路进入东北,对沿铁路线北上的国民党军队实行袭击、截击或寻机将其歼灭,同时将凡被中共军队包围的铁路、公路、电线等均彻底加以摧毁;(5)整编部队,各战区陆续集中能够机动的兵力,组建野战纵队和野战旅(师);(6)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根据东北战争的艰苦性、复杂性,以及苏联政策的两面性,毛泽东尽量利用苏联对中共暗中相助的积极一面,独立自主地开展革命斗争,及时地提出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至1946年6 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基本实现。陕甘宁、华北、东北和山东的解放区联结起来了,革命的总体力量有极大发展,迫使国民党独占东北、对解放区形成南北夹击然后各个击破的战略企图遭到破灭。1948年11 月2 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为中国革命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苏、美和中国国共两党在东北进行的激烈角逐,从战略角度讲,除中共之外,另外三方在战略上都是失败的。

斯大林从自己的战略考虑出发,以短视的目光认定国民党能够长久地统治中国,在苏联出兵东北后只是有限地支持中共,在东北保持一定的平衡力量,并未想到中国革命会很快胜利,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美国总统杜鲁门清楚地看到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却又全力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并要国民党担负抢夺全东北的任务,结果造成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1947年1 月,杜鲁门的特使马歇尔灰溜溜地回到美国。

蒋介石迷信美国对他的支持,傲视中共,以最精锐的部队去抢夺东北,结果几乎全军覆灭。杜聿明回忆说,1948年10 月19 日,解放长春的当天,“午后二时蒋介石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我在(北平)东城圆恩寺蒋介石行邸开会......(蒋介石)举起拳头来说:‘马歇尔害了我们的国家。原来在抗战胜利后,我决定国军到锦州后再不向东北前进。以后马歇尔一定要接收东北,把我们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东北。现在连守南京的部队也没有了。真害死人’”。蒋介石反省说:“抗战胜利以后,我们剿匪的战略在开始就因为受了外力的影响而陷于不利的形势。战略上所犯的错误是不能用战术上补救的,何况我们在战术的本身,又有许多的缺点,所以最后不免于失败。……美国派遣马歇尔来华,担任调处的工作,主张我们派六个军到东北,规定占领那一些城市,并保证我们接收东北。因此我们将最精锐的六个军调到东北去。……统帅部不能坚持原定的计划,过分迁就美国人的意见,以致造成战略上的错误”。

毛泽东在战后争夺东北的斗争中在战略全局上始终站在判断准确的主动地位,采取的一系列方针和斗争策略十分高明。面对苏联对中共政策的左右摇摆,毛泽东始终坚持有利则顺势发挥,不利则巧为应付,绝不跟着莫斯科的指挥棒转,而是为实现武装夺取东北的既定目标,极力周旋于美、苏政策的缝隙间,独立自主地推进革命的进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一书中这样评说毛泽东:“他的优势在于他对中国的形势了如指掌,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贯彻当时莫斯科‘路线’的能力”。解放战争爆发后,陈毅在1947年年底发表一次总结讲话中说:“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是战略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靠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许多国民党的俘虏兵都说:‘你们的战略上凶,我们就是战略上失败了’。俘虏的将军、师长、旅长等也是这样说的”。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中共不可能走到胜利的1949年。

三、审时度势:外交 “一边倒”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美苏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国凭借其战时发展积累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妄图建立世界霸权。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先后抛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并策划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而发起对苏联的全面“冷战”。面对美国的遏制、封锁和包围,苏联通过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经互会”,加强了同东欧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合作,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敌人。国际关系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根本对立。而在中国,1946年6 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

在远东问题上,美苏两国都想加强对中国的影响,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美苏对国共两党的策略和政策从1947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并发生质的变化。美国从支持国民党和平“吃掉”共产党的政策,转变为“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1946年11 月4 日,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简称《中美商约》)。该约保障美国在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排他性地位,是变全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中美商约》签订表明,蒋介石先于中共实行“一边倒”,把自己完全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彻底实行反苏反共的亲美政策。

1947年下半年,随着冷战爆发和苏联大国合作政策的结束,以及中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进攻,斯大林对中共的政策开始转向明显的、公开的援助。尽管中共在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中,与莫斯科也有不和谐之音,但中共与苏联的关系不断密切起来,在波折中相向而行,最终结成友好同盟。

全国解放战争从1947年下半年进入战略进攻后,捷报频传。全国内战局势发展的明显结果是:中共即将取得全面胜利。苏联意识到,照此下去,苏联在远东利益的保证将不得不倚重于中共。因此,苏联决定对中共予以尽力支持和援助。美国学者布莱恩·默里在台湾发现一份档案文件记载:1948年3 月14 日,斯大林在政治局特别会议上有个讲话。斯大林说,“寻找两个阵营和解的办法已属枉然”,“冲突不可避免的时期将要来临”。因此,苏联除了应迅速增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能力,以准备应付任何不测事件外,同时“应当有力地支持已经走上了民族解放运动道路”的人民的斗争,因为“民族解放运动将引起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斯大林特别提到,“中国解放运动的例子是令人鼓舞的”,“虽然美国向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但是在胜利的共产党军队的有力打击下,整个中国正在动摇。中国反动派已连遭失败。受新生活感召的中国人民正在给那些投靠外国资本的压迫者以毫不留情的打击。人民解放军顺利地解放了新的城镇和地区。经过磨难和斗争,中国人民正在建造一个新的反帝、民主的中国。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一些可能的手段帮助我们的中国同志。直到他们彻底打败所有的敌人,与苏联友好相处,并开始一种新的幸福生活。”

三大战役的胜利夯实了全国胜利的基础。就在平津战役胜利结束的当天,1949年1 月31 日,斯大林的特别代表米高扬辗转来到西柏坡。

米高扬的西柏坡之行,是斯大林精心策划的投石问路。斯大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共拟建政权的性质、中共的政治倾向、中共的外交动向。

根据俄国披露的大量档案文献,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的回忆,联共(布)和中共对米高扬访问的结果是相当满意的。

米高扬第一次跟毛泽东见面并交谈以后,对毛泽东的智慧和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米高扬说,任何事情谁都别想骗过毛泽东。“明察秋毫”是米高扬对毛泽东的印象。据师哲回忆,“在和我的闲谈中,米高扬认为毛泽东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策略,是很了不起的领袖人物”。1949年2 月 7 日晚,米高扬给莫斯科发电报,汇报了当天与中共会谈的情况。在电报中,米高扬说,“与我交谈的中共政治局委员们,在一般政治、党务、农民及整体经济问题上完全是行家,并且都很自信。”

西柏坡之行,不仅使米高扬对中国革命的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也使联共(布)和斯大林对中国的形势及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此后,中共问题受到联共(布)和斯大林的特别关注。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日程目录看,在政治局范围内讨论或作出决议的中国问题数量明显增多,1949年全年达69 个,是前一年的8 倍,而且主要都是与中共有关的。不仅如此,斯大林开始亲自主持对华事务。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和副部长、法学家维辛斯基给斯大林与中共的联络员科瓦廖夫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他,“从现在起,任何有关中国的事务都要直接与菲利波夫(斯大林的化名,引者注)同志联系”。显然,要处理与毛泽东的关系,要把中共纳入由莫斯科掌控的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担心其他人难以应付。这也说明斯大林对中共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米高扬回莫斯科后,毛泽东更加明确了中共必须向苏联靠拢的方针,并且多次在党内强调这一点。“我们要向苏联一边倒,这个政策是定了,但什么时候公开还要等待时机”。1949年2 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和东北局: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应该是凡苏联及东欧各新民主国家所需要的货物,我们当尽量向苏联及新民主国家出口,凡是苏联及新民主国家能供给我们的货物,我们当尽量从苏联及新民主国家进口,只有苏联及新民主国家不需要及不能供给的货物,我们才向各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或进口”。3 月13 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又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

正是斯大林安排的米高扬对西柏坡的秘密访问,拉近了斯大林同毛泽东的距离。以1949年年初米高扬的访问为标志,在中国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开启了苏联与中共结盟的航程。借用列宁曾说过的一句话来描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那就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中共在外交领域向苏联“一边倒”,是大势所趋。什么时候正式宣布?毛泽东说,“要等待时机”。而刘少奇率团秘密访问苏联,为毛泽东宣布“一边倒”的对苏政策创造了良机。

刘少奇的访苏行程是从1949年6 月21 日开启的,6 月26 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据已解密的档案记载,6 月27 日晚11 时(应是莫斯科时间,引者注)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会见了刘少奇一行,并举行一个小时的交谈。从记录的内容看,交谈趣味横生,双方十分坦诚。一见面,斯大林就问:“你来干什么?你需要什么?”刘少奇回答:“我需要钱,需要武器、飞机、军舰大炮,还要建海军基地,还要清除水雷。”斯大林说:“没问题,我都答应,要什么给什么,不要都给。”

或许是米高扬访问西柏坡的成功让斯大林感到满意,或许是国际局势的发展使莫斯科觉得中共是一支十分重要的支持力量,在这次时间不长的会谈中,斯大林几乎答应了刘少奇提出的所有要求,甚至中共尚没有想到的事情,如解决新疆的问题,斯大林都主动提出愿意给予帮助。这些事项主要有:(1)因为中国新政府尚未成立,苏共中央破天荒地答应向中共中央贷款3 亿美元,年利率只有1%;(2)表示已准备好向中国派出第一批专家;(3)斯大林主动表示向中国提供40 架歼击机,帮助中共驱散西进新疆途中的国民党骑兵部队,并建议向新疆移民;(4)答应帮助中国建立海军,建造飞机修理厂和装配厂,提供最新的歼击机;(5)斯大林提出,苏联准备在所有中国需要的方面提供全面的帮助。

关于贷款问题有一个插曲。“斯大林说,毛泽东同志在电报中以他个人的名义表示,对于这样的贷款,1%的年利率少了,应当增加。”“斯大林对此向代表团解释说,苏联向西方民主国家(指东欧国家,即保加利亚、波兰等)提供贷款的年利率为2%,而提供给中国的贷款减少了一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中国的情况与西方民主国家不同。在西方民主国家那里没有战争,经济也比较稳固;而中国还在进行战争,经济持续恶化。因此,对中国应当按照更优惠的条件提供大量援助。”6 月27 日会谈中斯大林的诚意说明,苏联的对华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斯大林已确定把中共作为相向而行的战略盟友,而且希望将这一友好信息迅速传递给毛泽东。

6 月28 日下午,刘少奇向毛泽东电告了与斯大林初次会谈的情况。毛泽东得知情况后深感欣慰。他等待的“时机”终于出现了。在收到刘少奇的电报后,毛泽东决定“公开发表文告”。

6 月30 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宣布中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中共要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毛泽东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过去有学者以为刘少奇访苏是在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之后。实际上是毛泽东对刘少奇同斯大林的会谈结果非常满意所作出的回应。

中共之所以选择倒向苏联,主要原因有:

一是意识形态上的亲近感。中共和苏共都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目中,苏联是世界革命的灯塔。早在1945年4 月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就宣布:“苏联,毫无问题是朋友,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

二是可以得到可贵的援助。越是临近革命胜利,中共越感到国家建设是个难题,也就越感到需要苏联的帮助。在当时国际冷战对峙的情况下,通过与苏联结盟,中共就可取得苏联的多方面援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援助。毛泽东曾信心满满地说:“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

三是学习建设经验。毛泽东告诫全党,中国革命的胜利,“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苏联共产党“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尽管在今天看来,“一边倒”的战略并不完美,甚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

“一边倒”与毛泽东制订的“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起,构成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影响,以免为敌对者留下活动的余地,“钻进来”捣乱。三大外交方针互相依托,互为支撑,共同描绘了新中国的外交蓝图。

注释:

②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 (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③ 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 个历史真相》,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页。

④ 罗汉平等:《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⑤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⑦ 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 (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⑨ 杨育才:《俄罗斯战略问题十讲》,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3页。

猜你喜欢

斯大林蒋介石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