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21-01-28郑立柱

社会科学辑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抗日

郑立柱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从创建伊始即受到各方关注。一些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新闻记者、民主人士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出不少评介晋察冀边区的新闻报道性作品,其中主要有(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陈克寒的《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李公朴的《华北敌后——晋察冀》、周而复的《晋察冀行》等。一些进入抗日根据地的外国友人在其著作中也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评介。其中主要有霍尔多·汉森的《中国抗战纪事》、林迈可的《抗战中的中共: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福代斯·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等。晋察冀边区领导人给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人的报告,如彭真的《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聂荣臻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等,对于认识和了解晋察冀边区有着重要意义。上述著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但却真实记录了晋察冀边区军民的斗争、生活与各项建设,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①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郭婷婷参与了本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新中国成立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推进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史料搜集与整理概述

历史学是一门实证性极强的科学,讲究“拿材料来”“用材料说话”,因此,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取得了很大成绩。

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关省市,主要是河北省的文学艺术界就开始了对晋察冀文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印了《河北省地区革命文艺运动史料(初编)》,其中包含《晋察冀边区的文学艺术(1937.7—1948)》《晋察冀边区的文学(1937.7—1948)》《晋察冀边区的艺术(1937.7—1948)》《晋察冀群众文艺运动(1937.7—1948)》等。此外还有《晋察冀妇女歌谣》《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民歌选》《晋察冀诗抄》②参见袁同兴编:《晋察冀妇女歌谣》,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5年;袁同兴编:《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民歌选》,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魏巍编:《晋察冀诗抄》,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等。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也开启了新的历程,取得了可喜成绩。

其中,综合性资料汇编主要有:《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史参考资料》《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共50册)、《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文献·回忆录》《冀中平原抗日烽火》《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1937.7—1942.5)》《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③参见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编辑部编:《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史参考资料》,内部图书,198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办公室编:《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内部图书,1983—1989年;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编辑室编:《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文献·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编:《冀中平原抗日烽火》,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1937.7—1942.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政协河北省委员会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等。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资料丛书》和由晋察冀边区阜平县红色档案丛书编委会编的《晋察冀边区阜平县红色档案丛书》。前者自1994年启动,已出版《北岳抗日根据地》《冀中历史文献选编》《冀热察抗日根据地》《冀中武装斗争》《冀东抗日暴动》《长城线上无人区》《冀热察解放区》《党史人物》《冀东土地制度改革》《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等专辑。后者自2008年启动,现已出版《晋察冀边区阜平县红色档案丛书》四套,其中第一套包含《红土地》《神仙山作证》(上、下篇)、《功臣录》(上、下篇)、《神仙山下卫生劲旅》《北上南下》《晋察冀日报社在阜平》《抹不掉的记忆》(2卷本)等;第二套包含《抗日模范县》《大生产与抗灾自救》《阜平土改》《边区红村》(1—4卷)等;第三套包含《晋察冀边区部分档案资料汇编》《晋察冀边区歌曲选》(上、下卷)、《晋察冀日报文摘》(1—3卷)、《晋察冀边区法律法规文件汇编》(上、下卷)等;第四套包含《阜平党建》(上、下卷)、《红色图志》(上、下卷)、《晋察冀边区戏剧汇编》(1—3卷)、《边区红村》(5—7卷)等。

专题资料汇编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权建设文献选编》《晋察冀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斗争史料》《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续集》《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史料》《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出版史资料选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④参见魏宏运主编:《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谢忠厚、宋学民主编:《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权建设文献选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河北省金融研究所编:《晋察冀边区银行》,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妇女抗日斗争史料编辑组编:《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斗争史料》,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王谦主编:《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王用斌等编:《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续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刘朝兰主编:《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史料》,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史志编辑部编:《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出版史资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成玉安等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年。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编印的《晋察冀文艺丛书》包含《敌后的文艺队伍》《文艺战士话当年》等。河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办公室编印的《河北省文化史志资料丛书》包含《晋察冀革命文化史料》《晋察冀革命戏剧运动史料》《冀察热辽革命文化史料》《晋察冀、晋冀鲁豫乡村文艺运动史料》等。

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录、日记也相继整理出版。原晋察冀边区党、政、军各级领导人的回忆录主要有《聂荣臻回忆录》《萧克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程子华回忆录》《杨成武回忆录》《风雨盘然:朱良才上将回忆录》《李志民回忆录》《王平回忆录》等,日记主要有《陈伯钧日记》、王紫峰的《战争年代的日记》等。当年文艺工作者的回忆录主要有梁斌的《一个小说家的自述》、傅铎的《往事沧桑》、路一的《漫漫征程》、秦兆阳的《回首当年》等,日记主要有《抗战日记》《走过硝烟:一个文艺工作者的随军手记》《火线剧社女兵日记》等。此外还有《抗敌剧社实录(1937—1949)》《火线剧社在冀中》《群众剧社回忆录》《如歌如血如火:冀中新世纪剧社回忆录》等。

大批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史学视野

新中国成立伊始,学术界即开始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关注和研究。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代表性学术论文和著作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主选举》《抗战时期晋察冀敌后美术活动》《冀东抗日大起义和冀东军民的抗日斗争》《冀中抗日战争简史》。①参见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历史教学》1953年第9期;徐灵:《抗战时期晋察冀敌后美术活动》,《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朱仲玉:《冀东抗日大起义和冀东军民的抗日斗争》,《历史教学》1960年第5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军区政治部编:《冀中抗日战争简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性论著很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处于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当时的情形正如魏宏运所言:“50年代和60年代,‘左’的思潮影响了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学者们很少涉足这一领域,出的成果不多。”〔1〕

“文化大革命”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工作陷入停顿。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从1978年至1999年,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择述如下。

综合性研究方面,魏宏运、左志远主编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史》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谢忠厚、肖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全面阐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斗争、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其成就,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3〕

除综合性研究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领域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日渐丰富。

在政治制度方面,谢忠厚等人阐述了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发展、完善的过程,梳理了其组织结构和民主制度,总结了其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4〕谢忠厚、居之芬在《民主建设的一个创举——略论1940年晋察冀边区民主大选》中认为,1940年的民主大选不仅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以来是首次,也为抗战以来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之首创。它为全国民主宪政运动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晋察冀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杜丽荣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主宪政运动及其历史启示》中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宪政运动促进了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经济方面,魏宏运认为晋察冀根据地的边币和金融制度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在活跃根据地经济、稳定金融、促进生产以及财政的调度、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抗日战争时期财经事业上的一项创举,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5〕赵熙盛提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各方面工作均走在其他根据地前面,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了“二五减租,一分行息”的正确政策。〔6〕巨文辉总结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统一累进税的基本特征:一是废除苛捐杂税,由边区政府实行统筹统支;二是根据纳税人的贫富差距采取累进率的方法计算征收。统一累进税的实施对于推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支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7〕李金铮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农业取得可观成绩的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农村经济关系的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互助合作的推行、机关部队的援助、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生产竞赛的开展等因素。〔8〕刘宏在《晋察冀边区的棉纺织业》中认为,棉纺织生产是晋察冀边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棉纺织生产的开展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边区军民的穿衣供给、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有利于根据地的稳定,为根据地克服长期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困难作出了贡献。

在文化教育方面,曹剑英等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渊源、性质、任务、总方针、发展历程和成就作了综合性概述,对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小学教育作了全面叙述。〔9〕谢忠厚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知识分子政策》中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争夺知识分子的斗争中,坚持执行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和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革命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边区抗日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邓红认为晋察冀边区社会教育对于动员民众参加抗战、参加边区社会经济建设、提高广大边区民众的政治文化素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等,都是中共对战时民众教育的独创,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0〕

在军事方面,北京军区战史编写组探讨了晋察冀军民对敌斗争的辉煌业绩、英雄事迹及斗争经验〔11〕,反映了晋察冀和华北武装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12〕张圣洁在《试论冀东人民大起义的原因》中认为,冀东人民大起义是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深化、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密切配合是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之后到21世纪前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日渐丰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仍未走出传统史学的研究视野。首先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传统研究领域,多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以民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关注较少;其次是研究理念陈旧、研究方法简单、研究视角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方法与视野。上述情形致使这一时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大多研究成果沿袭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模式,“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单一的‘政策—效果’模式……大大遮蔽了中共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3〕;二是多史实描述而缺少理论思考,更少理论创新。孙颖、李长莉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提出,仅止于对某种社会事象的具体描述、机械式还原,只运用历史学实证方法描述、还原社会现象的原貌,满足于“讲故事”,而缺少社会理论的解释与剖析,缺乏“讲道理”的层面,使研究成果缺乏深度。

三、多学科融合视野

社会史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其任务在于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历史上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状况。进入新世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呈现出不同以往研究的新面貌和新气象。江沛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变动上,分析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变动的历史场景。〔14〕李金铮在研究华北根据地农民心态时提出,中国共产党通过“挖穷根”“斗争大会”的方式来激发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仇恨,以此改变农民安于贫困的心态。〔15〕岳谦厚、张宏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英模运动——以〈晋察冀日报〉为中心的考察》中考察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英模运动,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英雄模范的选拔既着眼于其本身表现又兼顾整体大局,既强调经济生产与战斗工作又突出政治意识;英雄模范的树立与激励全面广泛;英雄模范的宣传与推广较为到位;英雄模范的培养工作不断改进,整个工作标准清晰、过程完整、宣传有序、学习有力并成效明显。笔者探讨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敬神活动,认为中共成功应对敬神活动的原因在于没有简单禁止,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改造迷信职业者、开展医药卫生运动等方式在民众中树立科学观念以减少敬神活动。〔16〕肖红松探讨了晋察冀边区烟民戒治活动,认为中共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烟民戒治活动成功的根本保障。〔17〕张同乐、毕顺堂研究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治蝗问题,认为抗日根据地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灭蝗救灾斗争,实现了灭蝗救灾与思想启蒙、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并举。〔18〕

进入21世纪,学界在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层面有了新突破。李金铮提出了“新革命史”的理论与方法,认为:“新革命史”是回归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力图改进传统革命史观的简单思维模式,尝试使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共革命史进行重新审视,以揭示中共革命的艰难、曲折与复杂性,进而提出一套符合革命史实际的概念和理论。对于新革命史的研究方法,李金铮认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运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强调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主体性、革命史与大乡村史相结合、从全球史视野考察中共革命和开拓新的研究视点。〔19〕在新革命史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开始使用新的视野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进行研究。李金铮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对《晋察冀日报》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读者、报纸、党政军的互动关系。〔20〕齐小林对华北根据地农民是如何走向战场以及他们走向战场之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1〕笔者在《戏剧调适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中,从民众动员的视角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进行了研究,认为传统戏剧已不适应民族战争的形势和需要,只有革命戏剧才能更好地动员民众拥护、支持和参与中共革命。民众对革命戏剧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并积极参与的过程,这得益于中共政权的多方引导,也与戏剧创作方向的转变密切相关。宋弘以华北八路军士兵衣装为切入点,充分挖掘了衣装的象征作用和承载的政治理念,透视了抗战时期中共如何面对日常生活、如何处理革命中的细节等问题。〔22〕

21世纪以来,受新文化史理论的影响,日常生活、物质生活、性别、身体、形象、记忆、语言、符号和大众文化等,逐渐被纳入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视野。李军全以春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节在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作用,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构建革命意识形态过程中认知和处理乡村传统的政治难题,以及乡村传统给予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技术的张力。〔23〕韩晓莉对1937—1949年间华北根据地的节日文化生活进行了考察,关注节日生活背后的传统与现代、官与民之间的关系变化,探讨华北根据地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过程。〔24〕吴果中、刘晗认为《晋察冀画报》及其画刊系列从“民间”和“文化情感”立意,通过“血的控诉”与胜利图景的告慰、“古长城”“毛泽东”形象的视觉符号化以及将中国政治文化置于国际舆论场等视觉说服技巧,构建了一套服务于解放区革命意识形态的视觉符号,制造民众的身份认同,实施文化情感动员。〔25〕

在社会史、新革命史、新文化史等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开始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重新审视旧问题。周祖文将统一累进税制和减租减息结合在一起去考察政府、地主、农民的关系,认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正是通过统一累进税和减租减息两个政策来汲取资源,以争取地主和农民的支持而进行持久抗战。统一累进税和减租减息的实施过程中充斥着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政府努力平衡地主与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6〕邓红等人研究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村政权,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村政权进行了成功的革命性改造,确立了以中共为核心、代表大多数人利益、“三位一体”的新型民主村政权,村政权的职能随之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27〕宋弘认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自卫队的组建是抗日战争形势和根据地斗争实践的需要,也是中共推动社会解放和妇女解放的题中之义。中共在组建妇女自卫队的过程中积极贯彻群众路线,采取促膝谈心、启发觉悟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妇女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在武委会和妇救会的领导下,对其进行军事训练、政治训练和文化培训,激发妇女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28〕张宏华研究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戏剧,认为以戏剧为媒介与乡村社会有效互动,有力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引领了文化走向,实现了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并赢得了意识形态在基层农民中的认同。〔29〕田苏苏从女性婚姻问题出发来论述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认为新婚姻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晋察冀边区旧的婚姻制度下男女不平等、无婚姻自由、买卖婚姻盛行等封建陋习,使妇女的各种婚姻权益受到法律保障,大大提升了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并由此促进了妇女融入边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步伐。〔30〕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方面,史料的搜集、整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研究内容日渐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面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视野的丰富和多元化,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毋庸讳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研究论题不均衡。现有研究论题多集中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于其他丰富的面向,如话语、符号、象征、形象、想象、认同、身份、记忆、心态、时间、空间、仪式、生态、日常生活、惯习、身体、服饰、影像和阅读等,缺少关注和研究。

二是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同质化严重。很多研究成果深度不够,可以弄清“是什么”的问题,但无法弄清“为什么”的问题,满足于描述性研究而不重视解释性研究。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研究成果同质化严重,选题、主旨、思路、方法和框架等多有雷同,缺乏实质性的开拓与突破,学术价值不大。

三是研究视野较为狭窄。很多研究成果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整体和宏观的视野和考量,不能由小见大,研究具体事象、区域得到的地方性经验很难上升为普遍意义,不能通过“一叶”而“知秋”。

上述问题与不足阻碍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深化与提升,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如何寻求发展与突破?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加大资料的挖掘、搜集与整理的力度。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的发展与突破往往与新史料的发掘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一方面要注重文献资料的挖掘、搜集与整理。在河北、山西等省、市、县各类档案馆,有大量未刊档案资料,从中仍可以挖掘与整理出大量关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有大量关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献资料散落于民间,要进一步加大民间文献资料的挖掘、搜集与整理力度。此外,还应深入革命老区,继续抢救、挖掘与整理大量口述资料。

二是要注重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的交叉融合。描述性研究注重实证性,以历史的求真为目的,充分重视“是什么”的问题,是重建史实的基础。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挥解释性研究的特性,注重历史解释,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对历史现象作出深度解释。换言之,一方面用描述性研究重建史实,一方面用解释性研究进一步解释史实,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既弄清“是什么”的问题,又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提升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深度。

三是要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一方面要在研究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形成多元开放、适应多层面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放到国家社会整体乃至全球视野的坐标中予以考察,进一步突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特色与特性,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特殊性与规律性。

猜你喜欢

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
彭真的《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