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涉外旅游舆论生态构建中外语的应用模式

2021-01-28

社会科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旅游者舆情外语

武 琳

(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成为我国境内旅游产业发展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各种类型的旅游企业都在寻求与国际接轨,期望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窗口。在此前提下,外语具有旅游营销手段与专业技能的双重功能,其介入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是必然的,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各地积极开发和扩展特色旅游资源及其文化内涵,目的是不断提升自身在旅游场域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影响力。而这种文化内涵的外化涉及两个层次,一个是面向境内旅游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助力其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和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另一个则通过旅游产业将我国文化与文明推向国外,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进而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这里,外语成为将我国文化“外化”为能够为世界理解和接受的桥梁,也是境内旅游者了解外国文化的基本工具,是调节与综合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融合剂。另一方面,旅游舆情的调研与监测一直是旅游产业营销与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决策要素,为提高旅游吸引力,保障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各地景区开发者及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对旅游舆情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并形成了一定的舆情治理经验。但是,这些治理经验一般只针对国内旅游,对外延更广泛,涉及舆论方向更多元的涉外旅游而言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而且,单纯以国内旅游产业的既往经验为主,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产业经济的融合性和开放性格局,尤其是在区域旅游文化语言壁垒的阻隔之下,对于涉外旅游的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视不够,束缚着我国涉外旅游的深化发展。因此,针对我国涉外旅游中的文化语言壁垒问题,以对外语的融合应用实现对外宣传话语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舆论生态建构,成为我国涉外旅游产业能够接轨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同时支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构建新时代涉外旅游舆论生态的意义

舆论生态并不是旅游业的专有名词,社会各产业都有其专属的舆论生态系统。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使得更具体、更复杂的社情民意在网络上得以凸显,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舆情资源。舆论的互动效应伴随其传播渠道与方式的多样化而得到不断升级,良性的产业舆论生态需要一定的治理手段和过程,才能与产业要素、产业环境和产业形态之间达到有效的平衡。因此,对面向世界的涉外旅游来说,构建具有新时代内涵和全球化意义的涉外旅游舆论生态系统,不仅是现代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要素,也是开创涉外旅游产业新局面,营造更利于涉外旅游产业和谐稳定舆论环境的基本前提。另外,我国已经迎来经济、科技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各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过快的发展和更为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必然给产业带来一定的问题。旅游产业即是如此,网络为其带来了更广泛的受众,更多元的宣传渠道,但也带来了更复杂的舆论形势,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舆情事件,有可能会破坏旅游目的地多年发展所积累的口碑和营造的形象。因此,符合当下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者需求的新时代内涵,是涉外旅游产业建立良性舆论生态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涉外旅游包含双重含义,一是指我国境内公民的出境旅游活动,二是指外国公民进入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在当代,无论是出境抑或是入境旅游活动,其舆情资源都以旅游者在网络媒体上针对涉外旅游的舆论,以及国内外新闻媒体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者的舆论为基础。在以往的涉外旅游舆情中,出现了我国旅游者“不文明”,“扫货”和中国景区“脏乱”等带有偏见的片面性舆论,甚至有极端的夸大、歪曲中国旅游者和我国境内景区的信息大肆散布。这不仅削减了我国境内旅游者出国旅游的热情,影响了各旅游景区的目的地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的整体国际形象,也不利于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与沟通。因此,关于涉外旅游的舆情治理不仅要针对这些负面舆情的应对与处置,更重要的是对涉外旅游舆论的正确引导。以引导为目的便不能只是以缓解的态度平复眼前发生的舆情,而应当建立起良性的舆论生态系统。“涉外旅游舆情的消解并不是以舆论平复的快慢决定处置的成果,而是最终让公众形成客观的、不偏颇的、理性的认知。”[1]这样,当类似的负面舆情再次出现时,社会大众会随着舆论生态系统的引导对舆情的发展产生更加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以个人经验作为舆情判断的标准,或者有意利用舆情来实现个人的利益。

其次,良性舆论生态的建立是旅游产业成为合理呈现我国对外形象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危机损失多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衡量,舆情危机损失更体现在对相关主体和发生地形象声誉的影响,舆情危机也因此被称为形象危机。”[2]近年来,在我国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并参与到全球旅游经济发展与治理的过程中,我国不仅站到了一个旅游大国应有的位置,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旅游时代。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经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与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展示自我的一个窗口,其对外宣传和舆论导向能够凝心聚力、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引领导向与服务大局,在世界旅游舆论场解码中国智慧与传播中国声音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媒体应该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与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新时代好中国声音,充分展示在世界舞台上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与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中国形象。我国涉外旅游产业在引导舆论的对外宣传也是一样,是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表达、世界级水准来构建中国旅游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用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来开启我国旅游业国际化的新时代。

第三,建立涉外旅游良性舆论生态是我国领航“新全球化”时代的助推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推广,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领航世界进入“新全球化”时代。而与个别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同质化与单向化不同,我国所引领的“新全球化”主张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上的多元化与多向流动,因此,服务于“新全球化”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涉外旅游的良性舆论生态能够消解“后真相”时代传播生态日渐“浅表化”“稀薄化”“极端化”对于我国整体形象的影响,解构既往“全球化”所倡导的同质复刻和单向传播,建造不同语境下多元化声音与内容进行“复调传播”的旅游舆论生态环境,并实现在世界主义语境下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文化目标的追求等。这些都是我国涉外旅游建立良性舆论生态对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全球文化交流新秩序的全球化意义。

二、当前外语在涉外旅游舆论生态构建中的应用与问题

外语无论作为旅游产业中跨文化交流的话语工具,抑或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经济手段,都在涉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外语是我国旅游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但从涉外旅游长远发展来看,对外语的应用仅局限于工具式表达与交流并不合乎现实,一方面,仅以经济效益考量旅游资源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正如前文所述,旅游产业,尤其是涉外旅游产业在当今同样蕴含着塑造中国形象,推广中华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与使命;另一方面,在媒介多元化和大众化的时代,面向国际市场的涉外旅游正面临诸多新矛盾与新挑战,其中舆情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仅涉及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同时也关乎我国文化输出与社会形象,以及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涉外旅游亟须能够应对新时代发展和国际经济体冲击的新能量。那么首先就应使外语这块“敲门砖”得到合理利用,拓展其适用领域,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以外语的多元应用支援涉外旅游舆论生态的构建。

(一)外语与涉外旅游

众所周知,外语是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原因在于语言既是经济产业赖以发展的媒介,同时世界各国的语言存在差异性。亚当·斯密指出:人的交易是离不开语言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需要统一性的语言,要实现人的交易,首先应解决语言互换的问题,因此,为消除差异性,保证有效沟通,外语成为涉外经济产业的必要前提。对于涉外旅游产业来说,一方面外语为其减少不同语言互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另一方面,对外语的应用促进了中华文化能够恰如其分的输出和行之有效的交流。在这里,外语已经不只是狭义的语言工具,而是作为涉外旅游产业构成的一项经济要素来看待,因此,对于外语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涉外旅游产业的交易情况。

涉外旅游主要借助了外语的桥梁效应与联动效应。如为应对跨文化交流,注重外语人才培养;以语言差异为前提的景区简单公示语翻译;以营销为目的对外宣传文本等。传统旅游产业中,对于外语的应用集中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主要针对特色旅游人才的培育方面。在这里,外语只是一种人的技能,虽然在其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重视,比如,各高校旅游专业专门开设的“旅游外语”课程,涉外旅游相关产业对拥有旅游外语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薪聘任等。但不可否认的,其在涉外旅游中的应用范围不够宽泛,可以说,外语并没有发展为一种能够全面的服务于涉外旅游产业的旅游资源,或者说,涉外旅游产业当前对外语的应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二)当前外语在涉外旅游舆论引导中的具体应用

就涉外旅游的舆论引导而言,外语宣传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涉外旅游的舆情传播相对简单,传播场域和传播范围比较狭窄,而传播方式也比较有限,仅限于传统媒介向受众的单向传播。外语只是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手册,新闻媒体的宣传通稿等方面。当今由于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层出不穷,涉外旅游的舆论阵地主要集中于互联网上。舆情特点与一般的网络舆情有共同之处,其发布的匿名性、传播的交互性、渠道的多元性,使得涉外旅游的网络舆情影响更加深远。基于此,涉外旅游从业者一方面选择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开设公众号、专属网站等进行自我宣传,也会选择一些外国潜在旅游者聚集的一些网络媒介,以外语进行宣传。不得不说,网络舆情是涉外旅游舆情民意中最为活跃和尖锐的,但并不能和全民立场画等号,由于网络空间相对较弱的法律道德约束,部分网络用户可能会跟风发表不负责任的负面舆情,而影响到涉外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针对网络舆情的这种偏差性,涉外旅游从业者则多以互动的方式,在公众号、自媒体上进行评论、跟帖,并在权威传统媒介和专属网站上以双语的形式进行解释、辟谣等。这些应用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得到缓解,并起到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但相对的,只是靠简单的外语宣传文本和双语解释也并不能完全达到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维护的目的。对于一些能够造成舆论焦点的突发旅游公共事件,仍有可能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可以说,涉外旅游并没有完全释放外语的桥梁与联动效应,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以外语为核心展开全面的对外宣传,构建能够突破语言壁垒的舆论生态。

(三)外语应用于涉外旅游舆论引导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涉外旅游在对外交流与宣传中之所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话语空间,是因为在外语应用于涉外旅游产业的舆论引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外部传播媒介的因素,也有涉外旅游产业自身的问题,只有厘清这些主要问题,才能进一步将外语在涉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扩大,并形成自有的话语体系,继而有效突破语言壁垒,构建良性的舆论生态。首先,传播媒介的特殊性导致外语宣传无法达到有效传播。涉外旅游的舆情事件具有突发性特征,旅游者多在异国他乡,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矛盾出现,本来可以在景区内部得到合理解释和解决。而网络媒介则具有即时传播的特性,当今人们多利用网络媒介以图片配以短文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在事实真相不经确认的前提下进行迅速传播,而广大网民则处于更难以辨别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只凭个人好恶进行传播和评论,这种形式使舆情事件在短时间内得以扩散,有可能形成一种信息缺失状态下的舆情爆发,“信息缺失是产生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导致危机扩大的重要原因”[3]。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更期待得到能够发表意见并收获点击率的舆情事件,反而涉外旅游景区所发布的辟谣信息,由于已不够“新”和“突然”,难以得到有效传播。比如涉外旅游活动中频繁出现外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以中国旅游者的某些不文明行为而将中国旅游者群体妖魔化的现象;或者为造成轰动效应截取部分事实而引发关注的现象。这些舆情发生后,涉外旅游从业者只是在我国境内的主流媒体上发声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能够以外语宣传的形式在外国社交媒体上进行沟通、辟谣,也往往由于其在境外媒介范围内的较低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而遭到质疑。

其次,没有形成系统的涉外旅游话语体系,无法有效突破语言壁垒所带来的误差。我国涉外旅游当前更多的是以外语作为一种话语工具,并没有纳入并融合外语经济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考量。主要表现在,第一,表达方式单一,只是以官方宣传的形式进行,无法引起网络用户对旅游信息的关注。目前的针对涉外旅游的外语舆论宣传文本内容过于刻板,涉外旅游的“外语人”在编辑内容时只是力求规避语用、语法错误,在行文风格上倾向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稿件,容易造成外语文本的程式化,继而带来一定的同质化问题,而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已经影响到全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不同国家的人民在信息接受的偏好上也许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无法忽略网络带给他们的影响,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使他们不再只关注权威性信息,因此,如果只是以主流新闻的形式,权威、严谨的态度进行涉外旅游的舆论宣传,必然无法应对当今网络舆论的快速扩散。第二,传播渠道有限,无法触及潜在外国旅游者的信息接受领域。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网民信息交互平台,而涉外旅游的外语舆论宣传在这方面没有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查的情况下,直接在其主流媒介进行舆论宣传活动,只能收获少部分潜在旅游者的关注,在信息覆盖上无法做到全面辐射,导致部分潜在旅游者流失。这样的宣传方式,只能呈现我国涉外旅游的“只言片语”,并不能为广大潜在旅游者提供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旅游目的地全貌和我国人民精神面貌的话语体系与空间,更不用说以之吸引更多的境外旅游者,以及将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其次,文化误译造成的涉外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输出与交流障碍。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合理的翻译话语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化输出与中外文化交流。然而,在外语舆论宣传中,常常出现一些文化误译的情况,使得宣传话语词不达意,无法完全展现涉外旅游的文化内涵。这种误译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外语语言规范的不严谨态度造成的,出现了误用标点符号,词汇大小写不明确,中英词语混用,基本单词拼写错误,词汇、词性滥用等。这类错误经常出现于景区公示语、特色产品介绍中,虽然不会严重到影响旅游者对文本信息的基本理解,但这种随意的、松散的管理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旅游者对整个涉外旅游产业发展状态的质疑。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涉外旅游产业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印象,也有可能使旅游者“以小见大”,降低对我国精神文明的整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优秀文化的展现与输出;另一方面,是在对外宣传中,忽略了具体文化语境所造成的,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有些舆论宣传经常根据中文语序,在表达上一对一地进行话语交互,因而频繁地出现了让外国入境旅游者和中国出境旅游者都难以理解的“中式英语”,这种机械式的“硬交互”既无法切实反映出我国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底蕴,也不能为国内旅游者提供境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语境,阻碍了涉外旅游中中外文化的有效交流。

三、以外语应用为核心的良性舆论生态构建策略

通过对当前我国涉外旅游发展中外语的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涉外旅游对于外语的应用范围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应地,我国涉外旅游产业对外语的可利用空间也更加明显。正如前文所述,在涉外旅游的舆论导向上旅游从业者更多地依靠外语的桥梁效应和联动效应,而良好的舆论生态对于涉外旅游来说是其面向国际开疆拓土的重要基石。那么,对在新时代我国涉外旅游对外语的再开发,应集中于构建良性舆论生态的策略上。

(一)全面评估当前涉外旅游外语宣传质量,准确定位改善起点

外语舆论生态中存在的文法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文化差异问题,而是我国涉外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开放包容程度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程度的直接反映,关乎整个国家的对外形象问题。因此,不只是涉外旅游从业者自身,旅游管理和执法部门也应进一步提高对涉外旅游外语宣传引领舆论风向的认识,而不断加强对涉外旅游对外宣传的监管力度。对涉外旅游外语宣传质量的有效监管可以保证涉外旅游有序地进行营销,可以杜绝大部分涉外旅游市场中对传统文化乱译、误译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文化翻译管理领域的空白和不足,建立并完善其审查、监管和处罚机制。可以对符合我国外宣文本标准的案例予以公开发布和奖励,而对一些无视监管机制和管理办法,选择逃避审查的从业者予以一定的处罚。以此为起点,逐步建立起能够规范和促进涉外旅游外宣行为的监管体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要求涉外旅游从业者自查自纠,或者相关管理部门牵头全面检查涉外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标语、网络宣传文本等的文法质量。为了切实摸清当前我国涉外旅游外语宣传质量,可以相应地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比如聘用专业翻译机构和旅游高校专业教师主导检查、评估工作。另外,相关部门针对涉外旅游产业对外语的迫切需要,可以利用网络构建旅游外语翻译、纠错系统,搭建系统的平台可以是政府门户网站、也可以是专属网站等。还可以集思广益,利用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舆情的热情,展开纠错行动等。通过涉外旅游从业者、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我国涉外旅游产业能够得到一份完整全面的对于宣传质量评估,能够认清自身问题,准确定位当前产业面向国际的话语空间,从而以此为起点构建以外语宣传为核心的良性舆论生态。

(二)加强对外语专业人员的管理并提高其对文化语境的认识

从前文涉外旅游外语宣传的一些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涉外旅游行业中一些从事外语相关的专业人员,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认知还不够全面,认为外语宣传只是简单的写稿、发布,没有树立起在国际上为涉外旅游产业建立话语空间,引导良性舆论生态的自觉。要转变其价值观念,提高其对于涉外旅游对外话语空间重要性的认知,需要涉外旅游管理者、旅游高校和相关管理部门三者相互配合,旅游高校负责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升专业技能;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涉外旅游助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进行普及;涉外旅游管理者则应注意对从业者的培训与考核进行严格把关。在这里三者可以交叉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和涉外旅游管理者可以聘请旅游高校的专业教师为从业者进行授课,旅游高校也可以联合其他二者为学生组织实地学习,还可以联合举办讨论活动、辩论赛、专业知识比赛等。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参与各地组织的涉外旅游学术会议、研讨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和了解到更前沿的专业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应该强调外语专业人员对不同文化语境的认识和适应。只有适应文化语境的外宣文本才能真正建立能够打开国际市场的有效话语体系和舆论生态。我们知道涉外旅游的跨文化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外国游客的基本能力,也是提高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外国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4]。外语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不同语言的特点、风格以及文体,才能在提高语言水平。而能够驾驭一种外语并不代表就完全掌握了其他文化的交流能力。因此,涉外旅游的外语专业人员绝不能只是满足于对一门外语在技巧上的掌握,而忽略了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既包括一定的文化品位、情怀、审美境界等;也涵盖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诸多方面的要素,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多元的概念。涉外旅游外语专业人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其个人能力的边界。可以说,在当代涉外旅游产业中,一名优秀的外语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同时也应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对外沟通的能力,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为我国涉外旅游争得一定的话语空间,再以此建立良性的舆论生态。然而文化素质的生成并在于一朝一夕,这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不间断的学习才能逐步提高。比如多浏览和阅读国外优秀的影视作品、图书、电台;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经济等,总结中外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性等。这不仅要通过从业者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和涉外旅游管理者也要给予其一定的学习条件和空间,也要对已经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从业者予以鼓励和嘉奖,以带动更多从业者投入到自我提升的路径上。通过相对的自我提升与行业培育,从业者能够在经验的总结与积累中洞悉不同语言交流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差异,并能够准确发现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规避“中式外语”等语言“硬交互”所导致的宣传失效和引发误解等现象的出现。

(三)合理利用网络传播媒介,建立话语权威与社会信任

近年来,网络信息媒介凭借其自由、便捷、高效和互动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这些网络传播媒介也以其特有的粉丝黏性吸引了海量的用户群。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经济产业的舆论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移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旅游活动也成为时尚,网络口碑成为旅游地发展的关键。”[5]而这些网络传播媒介的用户群也可以转化为涉外旅游的潜在用户,而对于涉外旅游的舆论生态而言,网络传播媒介为其减缩了旅游信息传播的时间成本,也为其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因此,涉外旅游的舆论生态构建应主要围绕对网络传播媒介的合理利用,从而建立自身的话语权威,并得到相应的社会信任。

对于一些突发舆情来说,网络传播媒介的即时性提升了涉外旅游紧跟舆情处理的能力,针对舆情的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能够以最快速度发出并传播,一旦相关涉事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跟进处置信息得以扩散,能够有效缩短舆情持续的时间,公众情绪得到安抚,舆情自然而然消退。比如,部分出境旅游的中国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遭到当地人的冷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我国旅游者出境旅游的热情,而在突发舆情发生时,旅游者身处异国他乡,如果外国媒体对事件进行了不实报道,那么旅游者只能寄希望于我国涉外旅游在他国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威。涉外旅游产业对互联网的运用缩短了对这类境外突发舆情的跟进处理时间,能够及时利用众多的网络媒介平台和自媒体进行偏差与争议的纠正,同时可以使舆论引导信息得以迅速扩散和大量传播,为我国出境旅游者能够快速脱离舆情困境提供保障。

除了在时效性方面提高涉外旅游舆情处理能力之外,网络传播媒介更为涉外旅游提供了高效的节点式信息扩散手段。网络舆论浪潮的掀起,在于广大网络用户对舆情事件关注量的激增,而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则是拥有大量“粉丝群体”的公众号、网络营销号、大V、名人等对舆情事件的持续关注与传播,他们仿佛一个个信息传递的节点,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倾向与观点对于网络用户来说便更容易受到认可。不容否认的是,他们的表达对于舆论的发展有明确的导向性。因此,在涉外旅游舆情生态的构建中,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节点”的引导作用。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寻找在日常评论中关注涉外旅游领域的网络知名评论者,与其建立良好的信息交互关系,在舆情事件发生时,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保证其传播的信息真实有效,或者直接撰稿在其自媒体上发布,引起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当然,在合理利用网络传播媒介的基础上,涉外旅游在构建舆论生态时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媒介,或者说并不能将其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流阵地直接转移到网络传播媒介中去,这是因为传统媒介依然保有关乎涉外旅游舆情事件发展的社会影响力。众所周知,媒体的责任不只是报道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肩负着挖掘事实真相的重任。挤压谣言与歪曲事实信息传播空间的有效手段不只是及时的信息公开,更要以事实真相和媒体权威相配合。特别是针对涉外旅游的外语宣传手段的运用,因其所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公众,对信息的真实性更应慎重,正是这种真实性的不断积累才能换来涉外旅游在境外文化语境下的话语空间,继而得到一定的舆论引导能力。因此,涉外旅游的舆论生态构建始终不能忽略传统媒介这个重要渠道,配合网络传播媒介多元化的传播手段,最终构建出良性循环的舆论生态。

猜你喜欢

旅游者舆情外语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消费舆情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