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
2021-01-28徐黎丽韩静茹
徐黎丽,韩静茹
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入宪,再到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意识到行为的互动影响,体现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维;进而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兴未艾的原因。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研究;(1)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青 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学术界》2020年第1期;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理论导刊》2020年第3期。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3)张小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及其文化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哈正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24日。;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4)纳日碧力戈,陶染春:《“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王云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从自然生成到情感互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李 静,侯小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中国民族教育》2019年第10期。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区域建构研究。(5)赵 英:《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从以上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成果数量来说,绝大多数成果集中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孙 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及意义》,《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但如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没有达成共识的话,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有可能沦为虚谈。因此,当务之急应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入手,以此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基础。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讨论及分歧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讨论,来源于有着广泛共识的“中华民族”概念。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这个多元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末合的多种情状”。(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第36页。因此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核心概念”(8)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页。为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讨论、入宪、传播奠定了历史和理论支撑。现在理论研究层面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以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指导。
就目前发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文章来看,有些作品直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定义,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联结中华民族和各民族命运和利益的民族实体。(9)董伟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攀登》2019年第2期。有些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建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利益、命运胶结等多重属性”;(10)冯育林:《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由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有机构成的命运共同体”;(11)方 堃:《新中国7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0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巨大的历史遗产和政治遗产,更是一个凝聚各方面力量并推动中国民族国家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性政治资源。”(12)陆海发:《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含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命运等内容。但应该强调中华民族之“实”,明晰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意义上的内部各民族与国家关系定位。(13)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还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虽然内容很多,但具有分层涵义,“既是拥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共同体(政治层面),也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文化层面)”。(14)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由此可见,直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成果由于角度不同,存在不同的表述方式,分歧主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应该具备的内容方面,目前仍没有达成共识。
有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的认识夹杂在相关论述中。如从“以发展共享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情感共鸣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建铸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5)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理论导刊》2020年第3期。的话语中,可以体现出作者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含利益、政治、情感、命运四方面内容。又如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包括各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世界华人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6)张小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及其文化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的话语中,能够体会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人员是中国各民族、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还有从“政治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情感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17)郭小靓,陶 磊:《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学术交流》2016年第10期。的话语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政治、情感和价值共识构成的共同体;而“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8)孙 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及意义》,《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的重要论述,也表明国家、民族、文化、政党、道路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内容;另外,我们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框架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在实质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灵魂归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李 娜:《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意蕴探析》,《新疆社科论坛》2019年第2期。的话语中,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命运、共有精神家园、共有意识组成的多元一体共同体。从以上间接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中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无论从构成内容、组成人员及身份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总结以上直接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间接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成果,达成共识的认识只有一项,那就是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的认同,其余均存在分歧。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的论述多达十种,分别是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情感、利益、命运、价值等;在目标上,因缺少对“中华民族”界定,而在认同的具体目标难以形成共识;在路径选择上,因内容多元而选择多元建构,但无非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建构。在民族工作实践层面,如何通过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含义,促进各族、各界、各职业群体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当下我们不得不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因素分析
在一些学术作品中,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产生的概念。但纵观中国合多于分的历史,(20)如谷苞先生就认为中国历史三分之二是统一,三分之一是分裂。参见谷 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谷 苞《再论中华民族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中国不同区域的民族和职业群体在几千年来分分合合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国人特点的总结,就像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就成为中国各个民族、各职业群体共同认可的名称,尤其在国难当头之时。因此由中华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具有以下组成因素。
(一)共同的国家疆域
中国现代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存在的首要因素。这个疆域,与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不同。首先,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面积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面积不同。它是由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和300平方千米的海洋及我国飞行器能够达到的太空高度的空疆组成的硬疆域。这一疆域,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体疆域所在。其次,由陆海空三维一体的硬疆域和由战略、利益外延或内缩形成的软边疆(21)徐黎丽:《国家利益的延伸与软边疆概念的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与历史上只有陆地疆域的古代中国疆域不同。比如,我们从谭其骧主编的历史地图集中可以看出,匈奴与两汉时期的疆域、蒙元时期的疆域、明代时期的疆域、清全盛时期的疆域均是陆地版图,文献记载中也以陆地疆域为主。但现代的中国疆域,则是由陆海空三维立体边疆组成。再次,疆域的界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清晰。目前我国陆疆邻国有14个,它们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地国境线长达2.2万千米,(22)徐黎丽:《论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特点及发展方略》,《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中国海洋疆域的形成、发展历经两千年的过程……中国拥有海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历史事实是确凿的,历史脉络是清晰的,历史依据是充分的,历史地位是合法的”。(23)李国强:《中国海洋史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4期。海上邻居有越南、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朝鲜,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虽然目前海权有争议,但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中国目前的国家边界线是历史上最清楚的时候。中国空疆受国际空间法的保护,因为任何经过我国领空的其他国家的飞行器,必须经过我国许可;我国自己的飞行器高度和测量高度也决定了我国的空疆范围。由此可见,具体详细的疆域是现代中国疆域的特征,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存在的地理资源条件和生存场域。
(二)互补的生计方式
由于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比较辽阔,生活其中的民众因生态资源不同而从事不同的生计方式,但却互补互惠,结成互通有无的经济体系,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奠定了经济基础。从生计方式角度来看,中国东部南部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及海陆交汇处为渔人生活区域,海洋中的动植物是他们生存依赖的主要资源,与陆地上的农人互换产品使其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中部是农人生活区域,由于这一区域南北较长,从珠江的稻米区到黑龙江的大豆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虽然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畜牧业生产重心北移,玉米种植重心南移,渔业生产重心的南移,使小麦生产重心基本稳定,使我国粮食主产区逐步成为畜产品生产基地,更好地实现了农牧结合,促进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24)郭 玮:《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调研世界》2000年第1期。北部内蒙古高原上的游牧人则以高纬度区域的羊、牛、马、骆驼为主,与南部、东部的农人、北部的林人保持产品互换;西南青藏高原上的高山牧人与河谷农人除了内部的农牧互换外,也与东部的农人、南亚的农人、中亚的绿洲之间保持产品的互换;西部的沙漠戈壁绿洲区域的多元生计的绿洲人则通过与东部农人、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牧人及西亚区域的农牧产品的互换达到生计互补。不同生计方式的边缘区域逐渐演变为从事不同生计的人们互换的通道和集市,最终形成了著名的长城、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和藏羌彝走廊等连接不同生计区域的大通道,(25)徐黎丽:《通道地带理论——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思想战线》2017年第2期。成为中国人内部互换产品,从而在你来我往的物质交换中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经济互助体系。
在以上所有生计方式中,中部的农业区因适宜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土壤条件并依靠灌溉而形成的越来越集约化的农业,是能够养育更多人口的区域,加之在从事农业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价值规范体系,也起着规范农业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中部的农人数量增长最快,富余的人口沿中部农业区向外迁徙。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26)徐黎丽:《走西口——汉族移民西北边疆及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13~223页。最终在与其他几个区域加强联系的同时,也突显出中部农人在数量上的优势。现在随着更多的非农业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他几个区域的地下资源、地上资源和空中资源被发现和使用,农人与渔人、牧人、绿洲人等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但农业人口的数量自古至今的优势一直存在。即在中国所有的生计方式中,尽管有互换补充,但农业自始至终成为养育人口最多的生计方式。如仅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人口来看,“1978~2008年间中国农业总人口变动趋势主要经历了稳定增长和急速下降两个阶段。1978~1995年为增长阶段,从79 014万人增加到85 947万人,增长率为8.8%,年增长量为407万人。1995~2008年为下降阶段,从85 947万人减少到72 135万人,减少率为16%,减少量为1 062万人/年”。(27)戴 蓉等:《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因此农业区人口最多且城镇化水平较高,使中国成为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相互补充的多元生计国家。
(三)互鉴的生活经验
虽然中国不同生态区域的生计方式不同,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同,但却能够互鉴互学,使得生活在交融中更加便捷。比如,甘宁青三省的回族商人到“藏区后,往往都要去找自己在藏区的‘主儿家’。商人在到达‘主儿家’所在部落的时候,就可以将帐篷支在自己‘主儿家’的帐篷附近。商人可以到‘主儿家’的帐篷用餐,并给‘主儿家’赠送用洁白的哈达包起来的礼品。主人会在客人第一次驻留期间送其一只绵羊任其宰吃,并让出第一桶水让他们备饭用。主人们也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提供酸奶等类似的佳品及他们所需的燃料”。(28)李正元:《“主儿家”:高原各民族之间的好朋友关系》,《石榴籽心连心》(微信公众号)2020年6月27日。“主儿家”就成为青藏高原与东部次高原和平原之间在生活上互相帮衬的代表。和亲则是中国历史上不同王室之间普遍依靠婚姻维系的另一种生活经验。如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和亲,使得中国境内在楚汉战争后享受了将近五十年的“休养生息”生活。(29)《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39~2458页。不同民族、不同职业民众之间的联姻,更是促进从资源到生活方式的互鉴互学。如回汉民众之间的联姻,使汉族成员学会商业技巧;回族则从汉族成员那里学会农耕技术,促进生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治疗疾病方面,内蒙古高原上的民众在长期的实践上培育出疗骨方法,(30)巴虎山,王青春:《标准化及其对蒙医骨科学发展带来的契机》,《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年第9期。为其他区域的民众所吸收;青藏高原上的民众在适应高海拔生活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治疗高海拔疾病的良方;(31)扎西东主,索南卓玛:《名老藏医养生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思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第1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活的民众则对治疗高血压有丰富经验。生活在农区的人们,则在继承神农氏尝百草的传统基础上,根据草药的性能治疗身体疾病。不同区域的人们相互吸收不同的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使得民众的身体健康程度不断加强。可以说,不同区域的人们从适应生态信仰的生活经验中相互借鉴和吸收,使中国人内部不同民族和职业群体之间看到相互之间的优势与能力,从而相互尊重、欣赏、学习,并在变通中应用与传播,生活经验由此更加丰富和有效。中国人内部也因生活经验互鉴而认同增强。
(四)共有的历史记忆
共有的历史记忆则是中国人在同享福和共患难经历上的所有历史记忆。特别是共患难的历史记忆,特别能够激发中国人团结起来保卫自己家园的勇气和自信,最终促进了中国的大一统。现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总是停留在从近代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沿海地区之时,实际上中国人共患难的历史从中国开始形成国家就开始了。如,我们从汉文史籍记载的以中部农业区为主的历史中得知,夏商周是统一王朝时期,但这些王朝仅仅在黄河流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为秦汉和匈奴相对统一奠定了基础;又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最终为隋唐和突厥之间的相对统一奠定了基础;后起的五代十国、宋、辽、金、夏时期,则为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明代虽北有蒙古,南有倭寇,西有诸番,但却为清最终的大一统国家政权奠定了从版图到人心的基础。由此可见,每一次政权交替时都有内忧外患的历史记忆,但凝聚起来的共识就是大国比小国更抗压,强国比弱国更有力,因此无论是哪个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立王朝或政权,都在共患难的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认识到大一统的正确性。如“春秋时期的‘大一统’理论是为了天下统一于周天子,消除诸侯割据,是保证国家‘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秦汉以后‘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为维护多民族‘大一统’中国发展的主题,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成为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的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政治价值取向”。(32)王文光:《“大一统”中国发展史与中国边疆民族发展的“多元一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4期。近代以来,当中国人被迫成为西方半殖民地后,中国人痛定思痛后再次认识到大一统国家对民众生活安宁的重要性,于是中国人团结在“中华民族”的旗帜下,最终我们再次以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伫立于世界的东方。
(五)共认的价值体系
中国人在统一多于分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认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平衡、多元共存、同舟共济、美美与共的中国人生存理念。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平衡是针对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多元共存、同舟共济、美美与共则针对中国人内部的关系而言。尽管“诸子百家说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合’,或合于圣人君子,或把人伦合于天常,或合于天道而非人道,或合于天而非人,乃至非圣人。而即使讲天人之分的荀子,也在讲天人合一于人”。(33)李 锐:《早期中国的天人合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但由于“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地万物融汇贯通的天地境界,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既是万有融合,又是有限与无限的包容,更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34)肖玉飞:《天人合一:一种辩证融合的哲学境界》,《理论界》2019年第4期。因此,天人合一均是中国人天人感应过程中认识到的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这是中国人生存的基础。《老子》中的经典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及道家核心思想,“宋代老学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人兼法天地与道而归于自然,主张以自然为原则阐扬人的价值,符合老子道家思想的精神实质”。(35)刘固盛:《宋代老学关于“道法自然”的诠释》,《哲学研究》2018年第5期。道法自然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形成的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观。因此用“损有余,补不足”的天道修正“损不足,补有余”的人道,就成为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又由于世界万事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自身的运动化为阴阳二气产生交汇,进而催生万物,(36)武峻艳,张俊龙等:《〈黄帝内经〉之“气”与中医学“元整体观”》,《中医杂志》2015年第2期。其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37)《黄帝内经·素问》,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94页。由此自然与人类的活动都需要阴阳调和,才能“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38)《黄帝内经·素问》,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95页。因此阴阳平衡也是构成中国人的自然价值观。在以上自然观的指导下,中国不同区域的民众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共存、美美与共、同舟共济的生存价值观。所谓多元共存,就是中国不同区域民众虽然在适应自然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活方式,但都共同生活在同一国度。如澳门历史建筑群,最初是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人居住区,有12处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物,现在则演变为有20多处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成的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中西文化多元并存的历史街区;(39)张 柏:《多元共存 和谐发展》,《中华遗产》2005年第3期。所谓同舟共济,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相互援助和帮衬。如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力有序支持汶川救灾。正因如此,中国能够在长达几千年的岁月中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谓美美与共,就是中国不同区域的民众互相尊重、相互欣赏彼此在不同区域创造的文明成果并且相互借鉴与吸收。如,贵州省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40)肖知潞:《一村一韵 美美与共》,《当代贵州》2019年第14期。的发展思路,体现出美美与共的价值观。以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和人文价值观,通过国家教育和民间教育深入民心,成为国家处理对外事务与民众处理家庭事务的指导思想。
(六)共育的国民意识
共育的国民意识是指,中国人对自己所在国家政权的认同及相应权利义务的履行。现代中国是历史上所有在这片区域建立过的政权的延续和发展,我们不仅要承认在中部农业地带所建立的所有政权,也要承认东部临海区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北沙漠绿洲、西南青藏高原建立的各个政权,因为正是东西南北中政权相互之间的统一与分裂、不同民族民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成就了现代中国。(41)关于此点,我们要避免受西方新清史研究观点的影响。参见刘文鹏《内陆亚洲视野下的“新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沙 勇《审慎看待“新清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7日第8版。从古代史籍留下的记载来看,虽然在每个政权建立的初期和末期都会有战争或冲突,但由于和平是民众的期盼,民众对带来和平与康泰的政权也都认同,因此民众对古代中国境内所有政权的认同,也就是对中国的认同。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延续古代中国政权的基础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今通过70多年的发展与治理,中部农业区域、东部沿海区域与内蒙古高原、西北沙漠戈壁绿洲区域、青藏高原之间随着交通、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各个民族、各个职业群体的生活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职业群体沿着从城市、城镇、乡村、牧场的轨迹深入边疆海岛,与以民族为单位的民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职业民众与民族民众交错生活的格局。(42)徐黎丽,李蜜欣:《论陆地边境口岸在陆疆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比如,在中国陆地边境99个口岸中,每一个边境口岸所在村镇或城市都是多元职业和多种民族共同生活之地,每个口岸城镇的所有职业都有多种民族成员参与,如护边员、装卸工、边贸商人等等。(43)2017~2020年笔者在中国陆地边境99个口岸调研记录。无论什么职业群体或民族成员,绝大多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度认同。认同的具体表现就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标志。在此标志下,分享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不同职业,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子法的前提下,在中国境内居住、工作、生活等等。无论国家哪个区域有天灾或困难,作为公民应该相互帮助和支持,这就是国民意识。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爆发期间,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病毒,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国民意识。
(七)共享的精神家园
共享的精神家园指对中国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由对家乡、区域、民族、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热爱而产生的情感所决定,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家乡热土,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各族人民所共享和共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各族人民共享的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之一。关于此点,落叶归根就是最明显的证明。如在曾被誉为西北最大批发市场的兰州东部市场中,有许多来自浙江省的批发商,有些人就是东部市场的建立者,但如今这些在市场中批发小商品长达35年以上的人,在年龄渐高后绝大多数仍然选择回到家乡养老。笔者随机对东部市场10余位浙江省50岁以上的批发商做访谈时发现,他们均认为自己过几年就要回老家,理由就是落叶归根;从未离开故土的人,则当然选择在故土安葬。由于他们的家乡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因而对家乡的归属感是对国家的归属感的具体化,是生活化的国家归属感;对因求学或工作需要长期或短期出国回到中国的国民来说,中国不仅是自己的国籍所在,更是自己选择为之学习、工作和贡献力量的单位、城市或省份。这就是作为中国的国民的归属感所在;在国家边疆区域生活的各族各职业民众,由于在边疆生活就是为国戍边,因此热爱家乡与国家重叠在一起。比如,新疆南疆塔什库尔干边境的塔吉克族护边员,他们一边放牧一边为国守边;(44)徐黎丽,许浩东:《论护边员护边》,《边海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对于在不同时期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来说,虽然国籍不在中国,但中国就是祖先生活的地方。只不过,对中国的认同因国籍改变或在他国生活时间越久而淡化。因此,一般来说,对中国的归属感,就是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长,其悲欢离合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就像对自己的家人,尽管家人也有优缺点,但因为同处一个家庭或家族,日常生活中常有矛盾,但在困难面前就团结一致,这就是归属感。虽然也有身在中国却背叛中国的个案,且不在少数,但与整个中国人口相比,毕竟比例很小。因此共享的精神家园就是在情感上将中国作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寄托,中国就成为国人的精神家园。
根据以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育的国民意识、共享的精神家园等因素组成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
三、何以“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名称
因为从地域到精神生活都在中国范围内,因此我们自然就是从实体到精神的共同体。但为什么这个共同体的名称不叫“中国人”或直接以中国为名称,却叫中华民族共同体,则需要深入分析,这不仅关系到这个共同体是否为国人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更关系到这个名称是否能够调动整个中国人的凝聚力的问题。因此,以“中华民族”作为这个共同体的名称,基于以下几点的理解。
第一,“华”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起源与象征意义。“华”字有很多意义,但有原意和衍生意义。从繁体字“华”的结构来说,上面是草,中间是“垂”字,像花叶下垂形状。《尔雅·释草》载曰:“木谓之华,草谓之荣。”(45)郭 瑾著,姚之麟绘,曾 燠编:《尔雅音图》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第28页。无论指花,或指木,都是地面上生长的植物,也就是花草树木比较多的地方。由于花草树木的叶子在夏秋季节时“灼灼其华”,因此华就逐渐衍生出美丽(如华丽、华艳)、繁盛(华表、华盖)、时光(年华、韶华)、敬辞(华诞)、奢侈(浮华、奢华),(46)夏 新:《中国为何称中华》,《中国地名》2015年第11期。进而演化为华服。如古代中原人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而自称“华”。因为《左传疏》曾记载: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47)夏 新:《中国为何称中华》,《中国地名》2015年第11期。最终则演化为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称谓——华夏、中华。因此“华”是中国古人对其花草树木繁盛的居住地的称谓,由于花草树木在夏秋两季比较繁盛,因此“华”便有了繁盛、美丽、时光、富贵等象征性意义,那么生活在被称为“华”的土地上的人,就成为华人。现代即使中国人移居海外,我们仍称他们为“海外华人”。周边国家中有不少国家仍称谓我们为华人。
第二,“中华”是中国各个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从通用语言汉语的史料记载来看,在今天中国的版图内,曾经居住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如戎,是“我国古时有一强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中间或分或合,时入侵暴中国。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诸夏远甚,又本无文字,或虽有而不与中国同。是以中国之称之也,随世异名,因地殊号,至于后世,或且以丑名加之。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48)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载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8卷《观堂集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77页。最终在秦汉之际,戎融入后起民族,后人则用“西戎”通称西北诸族群。这样的民族并不少,如狄、匈奴、鲜卑、柔然、回鹘、突厥等等,虽然都曾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都逐渐地融入后起民族中,中华成为各个民族共同认同的名称,即中华这个名称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
第三,“中华”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国家的名称。虽然中国现在有34个省区市,但传统上中国则有华北、华南、华西、华东之说,藏语至今称来自北方的人为“霍尔”,发音接近于陕西话中的带有儿化音的“华”。那么“华”肯定居中。从地理方位来说,就是指涉及青、甘、宁、内蒙、陕、晋、豫等七省区黄土高原,又称“中原”,属于黄河上中游区域。一万年前中国的“黄海海岸线在太行山脉东侧,华北平原还不存在,黄淮平原还在海底。这些大平原是黄河一万年内沉积造陆的结果,只有少部分由长江沉积造陆而成。一万年前山东半岛还是海中孤岛,直到《夏本纪》,那里的人还被称作‘岛夷’”。(49)徐江伟:《华夏文明生成的人文地理环境探析》,《社会科学论坛》2012第1期。“距今4 0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是中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50)夏正楷,张俊娜:《黄河流域华夏文明起源与史前大洪水》,《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与展望》2013年11月1日。黄河泥沙造陆东渐,黄土高原成为居中的区域,而居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黄土高原因优质黄土和温和大陆性气候共同作用,适宜草木生长,更适合多种动物繁衍,因此采集与狩猎是黄土高原共同的生计方式,至今黄土高原仍然保留着川道种植、山上放牧的传统。随着华人与周边区域在经济、社会、族群、政权方面的融合,“中华”的称谓也被历史上兴起的许多民族或政权的名称所代替,但因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很长,追溯有史可查的历史源头,仍然是中华的国家。因此“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家名称。
第四,“中华民族”这个名称能够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共创同建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现在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用花形象地形容在中国境内的民族,而花也正是中国古代华人对华的解释。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即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就是家庭成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日本,有国族的称谓“大和民族”;在德国,有德意志民族;在法国,有法兰西民族;在美国,有美利坚民族。以上国家的国族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融合过程。如美国建国初期,有位法国旅行家写道:“我可以指给你一个人,他的祖父是英格兰人,妻子是荷兰人,他们的儿子要了法兰西女人,生下的四个儿子又同四个不同国籍的女人结了婚。血统的奇异融合,这是你在其他国家所未见到的。”(51)朱锡强,张芬梅:《开放中形成和发展的美利坚民族》,《中国民族》1992年第7期。现在他们的后裔均是美利坚民族。华夏文明则起源于炎黄二帝;发展于唐尧和虞舜部族为首的“联邦”;形成于夏后氏夏族。(52)王克林:《华夏文明起“河东”初论(上)》,《文物世界》2005年第6期。然后呈现往中原内向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不平衡发展状态。(53)杜荣坤,白翠琴:《对“炎黄子孙”提法之我见》,《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8月,陕西宝鸡。尽管有南北对峙或五胡乱华之说,但正是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尤其在外敌入侵或内乱丛生之机,古老的中华民族称谓就成为团结国人一致对外的精神力量。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含义就是国族称谓,它是具有地理和精神边界的共同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如果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育的国民意识、共享的精神家园等七种因素组成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那么就会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内容,在落实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内容的要求寻找相应的路径和办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