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

2021-01-28丁国旗

社会科学辑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扎根文艺

丁国旗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作家历来重视文艺创作者在整个文艺创作过程中的身份定位与重要作用,对此有过许多重要的理论论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更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明确提出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2〕等论断,并结合新时代我国文艺发展实际,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既具体又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总原则、总方针,它关系着文艺创作为了谁、要写谁、如何写以及文艺作品最终由谁来鉴赏、谁来评判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命题。2019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以下简称“联组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就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并认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3〕。“为了谁”的问题始终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实际上,从马克思本人开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文艺“为人民”的重要思想。马克思讲过,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只是而且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4〕。列宁则提出,无产阶级的文学“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了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提出,当时延安文艺“问题的中心”基本上就是“为群众”和“如何为”的问题,提出文艺不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而是“为人民的”〔6〕。可以说,“为人民”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永恒主题,更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所在,习近平在其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7〕这段话既阐明了人民在文艺工作中作为表现、鉴赏和评判主体的地位,又重申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对于创作者的决定性意义,最终提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从事文艺工作的最高使命和基本职责。

首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是由文艺的性质和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任务所决定的。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8〕,在很多时候,文艺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具有震撼人心、持之以恒的力量。抗战时期,一部《黄河大合唱》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激起了黄河般百折不挠、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所谓“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通过文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宣传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激励,是所有文艺工作者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其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是由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首先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是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另外,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作品是自己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能否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得到人民的认可,也是确认自我身份的根本依据。因此,包括创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在“为了人民”“表现人民”“源自人民”“接受人民考验”等方面,多思多想,认真对待。

(二)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也不是空话,而是必须踏踏实实落在实处坚守的原则。首先,文艺创作的所有原料都来自人民,作为生活主角的人民最有资格、最应该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成为作品优劣高下最合格、最有能力的评判者。因此,“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9〕。凡此种种,都是没有从心底认可人民、信奉人民的具体表现,是践行“以人民中心”的假动作,是内心虚空的表现。其次,人民创造历史,也是艺术形式的创造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就源自人民,是一首民间歌谣,是地地道道的人民创作。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的真正创作者也都是来自民间的一个个不知道名姓的劳动者,作品所描写的内容也大都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等生活场景。由人民创作、描写人民生活,这是早期文艺也是后世文艺的重要特点。从诗歌到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等,莫不如此。总之,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降下身段与人民共命运、同呼吸,多向人民学习,多向人民请教,从更深的层面去认识文艺工作中人民的重要地位,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文艺属于人民,离开人民,文艺工作者将会一事无成。

(三)把热爱人民落实在文艺创作全过程中

习近平说:“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10〕这句话道出了“热爱人民”的本质内涵和外在表现。所谓“深刻的理性认识”就是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从思想情感上认识人民,理解人民;所谓“具体的实践行动”就是要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把对人民的理性认识运用到实际行为当中。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更加锐利的目光、更加细致的情感、更加主动的态度来观察社会、了解时代,和人民群众交朋友,不断丰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提炼生活,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要像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作家柳青那样,“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11〕。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真正做到了身入、心入、情入,把热爱人民落实到文艺创作过程中。

二、树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使命

习近平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12〕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提振民族凝聚力、实现文艺培根塑魂的化育作用、培育文化自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塑造提升新时代我国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形象、使西方社会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文艺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鲁迅先生曾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13〕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试图用“‘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4〕来改造国民精神,正是认识到了文艺在精神引领上的重要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如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用文艺去宣讲、警醒和激发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5〕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这一点。习近平之所以十分强调文艺的教育引导、宣传作用等,也是由文艺自身的特点与性质所决定的。文艺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将思想价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与故事发展、人物命运有机结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欣赏作品的同时接受作品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种“内化”而不是“灌输”的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可以说,文艺天然地具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力和能力,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久而有效的载体。

当然,文艺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并不是说只要是文艺作品就能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所有价值观念形态的东西在作品中的呈现都需要润物无声,就像糖溶于水,糖已然无形,但每滴水却是甜的。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尊重艺术规律,创作优秀作品,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不流于空洞的说教。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一段经典描写,叙述的是孙少平在润生家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之后,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用一天的时间便看完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孙少平所带来的思想上的改变、个人灵魂上的净化和充实、对生命和生活的希望,都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内化”力量所致。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7〕因此,创作上要“莎士比亚化”而不要“席勒式”,“席勒式”的振臂高呼并不会让读者热血沸腾,反而会使读者反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丰富的文艺形式、艺术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意义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是优秀的、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的优势所在,也是使命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作品的灵魂

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8〕。由此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人之德三个方面为新时代民族精神塑造提供了方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以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社会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19〕。这段话充分说明习近平看到了当下人们日常行为、生活实践与认识方面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以及希望通过文艺进行改变的殷切希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与习近平所指出的新时期之后出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的现象,“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20〕是无法分开的。这些问题是新时期之后我国思想学术、生活方式等长期“西化”的产物,是我们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有所放松或缺失的必然结果。近些年来,社会上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老人摔倒敢不敢扶”“读书无用论”等问题的集中探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在价值认同与信仰方面的危机,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实践原则与处世哲学,一方面需要借助行政治理的力量,另一方面文艺的引领、宣传、培育也是极为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最终是由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决定的,艺术的形式再华美、新奇,如果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改变、精神上的洗礼,这样的作品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会瞬间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因此,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的纠正,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首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与各式各样思潮的交锋中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有所甄别,切实守住核心价值观这块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文艺创作的目标与方向;其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敢于担当,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代需要,也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必须坚守的使命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文艺化人、育人的功能,不断推出真正给人以正确的精神指引、启迪思想意识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践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创作方法时提出来的。他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21〕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22〕的观点。强调“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这一创作方法或态度,是在深刻理解文艺源于人民、服务人民以及文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出精品等前提下提出来的,并且只有在这些前提下来理解才是有新意、合乎时代要求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之所以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创作办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就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3〕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奔赴抗战和生活第一线,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创作出了像《白毛女》《山乡巨变》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了赵树理、柳青等一批与人民心心相连、受人民欢迎的优秀作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又一次强调了“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4〕这一思想。可以说,对于作家艺术家而言,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积累素材,用真心去体验群众的喜怒哀乐,创作才会有可靠的基础。艺术反映人民,不以生活为基础,作品必然抽象空谈,人物必然苍白无力。扎根人民生活、立足群众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并非彼此隔绝、相互独立,而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问题。“扎根人民”实际上就是扎根人民的生活,而“扎根生活”也只能是扎根人民的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是要求作家要把身子真正扎下去,而不能以“采风”“下乡”取代;二是要处理好文艺与人民、与生活、与时代的统一关系。此外,这里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就是“扎根人民”反映的是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的关系,所强调的是文艺创作者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情感纽系;而“扎根生活”体现出来的则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所强调的是文艺工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与时代发展命运的联系。这就在关注人民的前提之下,将更宽广的视角投注到整个社会的生活场景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历史命运的理解之中。另外,“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识,只有强调对时代的理解与把握,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正如习近平所说的,“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25〕。可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就是要扎根创作者所属的那个时代的人民和生活,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二)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艺术家若没有对生活进行提炼,作品就可能永远爬行在生活的边缘,无法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难以给人提供思想的启迪。因此,提炼生活是文艺创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一定程度上讲,作品质量的高低好坏是由创作者的艺术提炼功夫所决定的。

提炼生活,首先要真正读懂生活,吃透生活、消化生活,不断提高对生活的阅读能力。习近平认为:“社会是一本大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了这本大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26〕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阅读生活,读懂生活,文化文艺工作者才能“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27〕。读懂读透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根本前提。

其次,在提炼生活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如创作素材选取、创作原则运用、艺术构思方法、人物形象塑造等问题,如何艺术地应对这些问题,也是创作者提炼生活能力的一种表现。关于这些问题,习近平在其系列讲话中多有论述。例如,他提到“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28〕,对于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需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29〕。再如,他强调文艺创作一定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30〕这一原则,因为这既是现实生活多元多面呈现本身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必然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观的基本传统和特征。“现实主义精神”让我们扎根人民,深入现实,“浪漫主义情怀”让我们立足现实,提炼生活,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又如,在如何面对文艺与市场关系方面,他提出,必须要坚守“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31〕的原则。总之,文艺永远都是以给人希望与美好为宗旨,从来都是以提神振气为目标,所有这一切要求广大文艺创作者在面对从人民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创作素材时,都要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提炼,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融入艺术作品中,通过一系列艺术处理,使那些原汁原味、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提升为感人动人的艺术世界。

(三)时代宏大叙事场景最值得反映和记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快、对世界影响之大同样百年未有。中国正处于大踏步前进并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为世界文化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时代,忠实地记录这个时代、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艺术地表现这个时代,把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与时俱进等一系列时代精神描摹出来,让中国和世界人民都感受到、领悟到并从心底由衷地认同我们的时代,既是文艺创作者艺术生命的呈现,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时代赋予我们难得的艺术创新创造的机会。正如习近平在联组会上所希望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32〕。因此,文艺创作既要有生活的宽度,也要有历史的深度,更要有艺术把握生活的高度,这是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33〕的具体体现。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重新为文艺创作者回归人民、回归生活提供了新的契机。恰如毛泽东当年批评的上海“亭子间写作”一样,新时期之后,文艺界中追逐金钱、个人化写作、历史虚无主义、远离人民生活的问题比比皆是。“书房”写作、“宾馆”写作、“景区”写作曾经是许多作家的创作“真经”,抒发一己之小悲欢构成一些作家写作的全部情感,这些都是成问题的。因此,“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提出是针砭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困境的一剂良药,它既是一种能力和本领,又是一种修养;既是创作者向人民学习、接受人民再教育、提升自己创作能力的必然过程,也是出精品、创经典、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文化的必然之路;是时代的需要,更是走向“德艺双馨”的必然之路。

四、追求“德艺双馨”的艺术境界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认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34〕。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德艺双馨”这一问题,而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提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35〕,则进一步为艺术家进入“德艺双馨”的艺术境界指出了方向和思路。

实际上,本文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的三项内容本身就可以看成是“德艺双馨”的具体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是文艺工作者之“德”,“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可以看成是文艺创作者之“才”与“艺”。德在于养,艺要去修,创作者要想达到“德艺双馨”,就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磨砺、体悟、思考,要经历一个痛苦与超越的过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可谓道出了个中三昧,之后才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36〕。在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真正做到“德艺双馨”,具体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不断修炼,不断提升。

(一)戒浮戒躁是文艺创作者的本分

习近平曾经提到,“浮躁”是很多艺术家对当前我国文艺最突出的问题的一致看法。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以及在一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情况。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另一个则是“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37〕。以上原因,实际上指的就是文艺创作者在“德”和“艺”方面出现了问题。

文艺作品最终要由创作者来完成,创作者的德艺修养状况决定着文艺作品的水平和质量。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专门谈到了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尤其是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38〕的培养教育问题。习近平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39〕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体现出习近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希望,为文艺工作者戒浮戒躁提供了理论遵循。

(二)养德与修艺是文艺创作者的必修课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个人修养包括德性修养与艺术素养两个方面。

关于养德的问题,习近平曾经说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40〕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41〕;而在联组会上的“几点意见”中,同样把“希望大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42〕作为重要意见提了出来。可见,习近平对于德艺双馨的呼唤与重视,这与其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的科学认知是分不开的。正像他所说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43〕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44〕,“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45〕。要提升作品的质量就要从提升创作者的修养心性开始,所谓“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46〕,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修艺的问题。2019年在联组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到了2018年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创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础”〔47〕,他希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的委员“带好头、作表率”,除了天赋以外,“确实要去积累、去挖掘,很多事情都是在细节,演电影、写小说都是细节,细节感人,细节要真实,而真实要去挖掘”〔48〕。积累、挖掘、注重细节这些都是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不去做,或者做不好,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习近平曾以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为例来说明,“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49〕,这些都是修艺的典型例子。

这里还需提到的是,创新也是文艺工作者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作家艺术家艺术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习近平曾专门谈过文艺的创新问题,他认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50〕这段话传递出了习近平关于文艺创新的总体思想,而“增强文艺原创力”的提出,更是对原创作品的深切呼唤,体现出其对文艺创新、提高文艺质量的期待与期望。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他同样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51〕。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推敲”的故事,留下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典故,都是创新的范例。创新是作家艺术家德性与艺性的重要体现,创新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显得极为珍贵和必要。

(三)“德艺双馨”是时代的需要

“德艺双馨”一直都受到文艺管理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早在2012年和2014年,中国文联就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了“台上台下一样,人前人后一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守护者,积极践行文艺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抵制‘黄、赌、毒、黑’等违法乱纪行为,修身律己、磨砺品行、德艺双馨、行为世范”〔52〕①中国文联于2012年3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价值追求,其内容就是“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等指导性规定。“爱国、为民、崇德、尚艺”都是修养的表现,在今天已经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和共识。“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53〕习近平反复告诫广大作家艺术家一定要处理好德与艺的辩证关系,要有“德艺双馨”的远大抱负,向大师看齐,对后世负责,要努力磨练,要将对德与艺的追求体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味中,对急功近利的贬斥中,体现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其实,“德艺双馨”的提出,与文艺的性质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文艺工作者不是商品生产个体户,而是公众文化服务者,本质上都是公众人物,不仅他们的作品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其一言一行也往往会受到社会广大民众的关注,甚至成为文艺消费的一部分。在粉丝经济、粉丝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捆绑起来进行消费,成为一种惯常现象。在这样的语境中,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其次,艺术作品与艺术工作者之间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回望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举凡流传不朽的文艺作品背后,无不挺立着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创作者形象,历代读者不仅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了灵魂的启迪,也从这些创作者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智慧和力量。艺术家因作品而不朽,作品也因艺术家的光辉形象而愈发令人信服,两者之间是相互成全的。再次,艺术家之“德”也并非只是从外部对艺术品有助推作用,艺术家之“德”本身也会渗透在艺术家之“艺”上。同一个创作题材,为什么有的作品平淡无奇,有的作品能流芳百世,根本原因还是由艺术家看待问题的高度、深度、广度不同所导致,与艺术家总体呈现的德行修养息息相关。总之,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应立志“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54〕。

结语

习近平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之所以单列以上四项内容进行探讨,是因为这四项内容是习近平有关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中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最具有骨骼和构架意义的内容,是支撑其相关文艺论述的四梁八柱。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了新时代文艺创作“四位一体”的理论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德艺双馨”解决了“谁来做”与“谁有资格做”的问题,它们共同构建了新时代文艺“四位一体”的理论格局,为解决新时期之后我国文艺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提供了救治的方略。

从《讲话》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到新时期之后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文艺“为了谁”的问题似乎不言而喻。然而客观地看,新时期之后的文艺创作实践并没有很好地践行“二为”方针的要求,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文艺“为了谁”的问题日益模糊,加之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与创作理论在新时期以后的大幅度引入和影响,文艺工作者对于“为了谁”的问题已经不那么看重了,从而造成了文艺创作实际上远离人民、逃避现实的情况日益严重。私人化写作、追逐利益和感官刺激的创作现象普遍存在,虚无历史的现象随处可见,社会正能量创作陷入低谷。因此,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重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职能作用,倡导文艺工作者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态度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作家自身德、艺两方面修养加以约束和历练,就为彻底解决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走出新时期之后文艺方面所积聚的各种弊端提供了遵循。

(二)确立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新的身份定位

本文所论述的四项内容和要求,对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新的身份的定位和确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要走出个人的小天地,要做时代的见证者、书写者、弘扬者。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赞扬,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对于广大文艺创作者而言,如果不能走进时代进步发展的洪流中去感受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仍然躲进小楼书写个人那点小悲欢、小情绪、小格调,必将会与时代格格不入,甚至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二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国之大者”①“国之大者”这一概念是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来的。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习近平再次提到了这一概念,认为党内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这一思想格局和高度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人物、先进典型,我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为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施展艺术才华的可能和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艺术追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有机地融合与结合,才可能大有作为。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习近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项基本要求,就为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确立和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身份定位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大量文艺精品力作的出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明特色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如果说新时期之后我国文艺发展基本是在多元创作并存的情况下走过来的,那么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文艺发展的鲜明特色已日益呈现。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创作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国家、社会、个体三层面内容进行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精品也已成为作家艺术家们的共同志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做亲戚,去生活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而不是随心所欲、闭门造车,已经成为广大文艺创作者普遍认同的成功之路;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重视专业精神,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各方面修养素养,提高创作本领,奉献时代精品,也已成为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可以说,今天广大文艺工作者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要完成这些使命和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创作素养和遵循的创作方法,从而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明特色,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既与之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阶段相联系,同时又形成了与以往的文艺发展相区别的特色和特征,这些特色和特征从近几年不断推出的影视作品等文艺产品中、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中,都能得到十分明确的印证。

总之,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文艺工作者长期坚守的理念方向,是文艺创作的总方针、总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而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长期的任务和使命;“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工作者必然要遵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文艺文化繁荣发展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作路径;“德艺双馨”则是以上三项内容得以实现的最后保障,它是现实文艺发展的呼唤,也是中华文明迎来新的辉煌的助推力量。可以说,以上四项内容为创作优秀作品、多出文艺精品指明了出路和办法,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身份定位、更好地开展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扎根文艺
1942,文艺之春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