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1-01-28王让新
王 静 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担当起了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使命,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其走向科学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本文考察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的理论授课、榜样示范、实践引导等方式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党的政策主张教育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使青年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对党的信任,从而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明晰青年概念是梳理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历程的基本前提。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青年主要是指16 岁到24 岁的群体。不同历史阶段,青年的身份属性也会有所不同。五四运动后,青年作为政治群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和工人。大革命失败后,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青年的外延逐渐扩大到青年学生、工人、军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改革开放后,青年的政治属性逐渐减弱,主要是指青年学生。
明确党的引领方式是梳理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历程的基本线索。理想信念具备属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并且高于其它生物群体的一个重要表征。理想信念并不是天然生成于人的头脑之中,它需要政党通过一定的引领方式对客体进行灌输和传授才能生成和内化。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引领和系统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方向引领,即“培养什么样的青年”的问题,这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前提。其次是内容引领,即“以什么内容来武装青年头脑”的问题。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教育,党的性质、宗旨、政策、路线、方针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使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后是方法引领,即“以什么方法使青年接受理想信念”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理论授课、理论宣传、组织教育、榜样示范、实践引导等教育方法。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会直接引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变化。以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为阶段划分依据,以内容引领和方法引领为主要线索,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革命青年”,团结各个阶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中国人从传统的阶级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与这一任务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在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通过理论宣传、组织教育、理论授课、实践教育等方式对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和革命理论教育,实现了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索。
第一,通过刊物宣传,对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和党的政策主张宣传。大革命时期,党创办了《新青年》《先驱》《向导》《中国青年》《中国学生》等青年刊物,这些刊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宣传,引导青年脱离旧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接近工农群众,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政治运动,从而激发共产主义革命热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积极利用《列宁青年》《无产青年》等刊物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主张。抗战以来,中央苏区创办了三十多种宣传刊物,其中《青年实话》被称为苏区“青年人唯一的读本”,发行量达3 万份左右。这些刊物以精练的内容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发挥了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提高了读者觉悟,使许多青年走上了抗战和革命道路”[2](P93)。
第二,通过青年团的组织教育,渗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开展马列主义教育和革命理论教育。青年团作为党的助手,承担着共产主义宣传教育的任务。大革命时期,通过“组织俱乐部、学校……等机关”,对青年工人进行革命教育;通过乡村教育,借助农民组织对青年农民进行阶级教育;通过集会演讲,组织学生运动,号召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P247)。土地革命时期,结合青年利益,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反围剿斗争,“就是青年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教育”[4](P211)。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后,党要求苏区青年团“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每一具体环境的认识来教育青年群众[5](P374)”,引导他们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青年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三,通过党校和训练班的理论授课和实践引导,对青年干部和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和党的政策主张教育。党基于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列宁学校的政治教育经验,在延安时期开始大规模地创办党校和训练班(包括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马列学院、战时青年训练班、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等),以此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央军委在对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这类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青年掌握马列主义理论,提高组织性和纪律性,引导青年深入下层实际工作,接近工农群众,从而转变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6](P539-540)。通过这种专业化、组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无产阶级战士。
这一时期,党对青年的理想信念引领与青年的自我教育和利益维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但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许多青年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接触了马列主义的真理,经过了斗争生活的锻炼,……而成为优秀的抗日干部,坚强的革命志士”[7](P33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发展阶段
第一,通过高校理论授课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马列主义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保留了华北地区的政治课教育传统,并将其扩展到了全国高校。在教育内容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强调“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提高青年社会主义觉悟……培育青年共产主义道德和行为的基础”[8](P20-21)。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8](P38),引导青年在参加生产劳动中、参加群众工作中、参观部队和工厂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除此之外,党还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组织领导、共青团建设等方面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第二,通过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对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和毛泽东著作教育。1958 年,共青团发布了《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要求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截至1960 年2月,参加学习人数达到2000 万人左右,并引发了3次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使广大青年将毛泽东著作的基本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三,通过榜样示范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培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及时发现并总结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青年在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中增强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像雷锋一样生活和战斗”成为了广大青年的普遍愿望。
这一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权威性、探索性和运动式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工人、农民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一阶段也存在着缺乏互动性和稳定性的局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中央提出了与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任务,使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化,将这种不稳定性和权威性推向了极端。但是,我们党在吸取“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必将更加稳健地恢复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固有生机和活力。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繁荣发展阶段
20 世纪70 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摧残了一部分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使许多青年产生了搞市场经济还要不要谈共产主义理想的疑问。邓小平强调,我们党“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9](P111)。中国共产党立足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以青年学生为重点对象,以高校思政课为主渠道,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从各方面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繁荣发展。
第一,不断丰富学校场域内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1983 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坚持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为起点……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10](P32)。1984 年,高校在原有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新增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10](P48)。90 年代以来,党以“两课”为主渠道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使青年能够正确看待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只有团结在党的周围,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以此增强青年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第二,与时俱进地探索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多维方法。改革开放后,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实践,不断探索新方法。199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要求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高等学校的教育计划,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10](P173)。2005 年,教育部发文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中”[11](P601),进一步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一系列文件,丰富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载体、网络载体。
这一阶段,除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取得了明显发展,党还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党建工作、共青团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从各方面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但在现实教育过程中,这一阶段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工作没有与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存在着专门化、理论化、部门化的特点,缺乏制度性和持久性。
(四)新时代:深入推进阶段
进入新时代,针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专门化、局部化、部门化的局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到全局性的战略地位[12](P6),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深入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进入了深入推进阶段。
第一,内容上突出了“中国梦”教育和“四史”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时代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和引导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13](P16)。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鲜明指出,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14]。2020 年,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在宣传系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类学校开展学“四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不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力量,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在方法上健全了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机制,全方位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合力。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有利于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培育机制。2020 年,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重申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将系统的学校教育、良好的家风教育与广泛的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15]。2020 年,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从各方面规范和细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体系,助推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机制的形成。
新时代以来,党提出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整体推进。但是,其具体落实和发展还需要党、政府和学校在实践中进一步转变观念、统筹资源、搭建平台、构建机制,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落小、落细。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系统回答了“由谁开展、为谁开展、怎样开展”三个核心问题,由此形成了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三条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引领与系统建构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党主要是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实现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首先,始终站在时代高度,结合中心任务,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从培养“无产阶级战士或同情者”,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再到培养“四有”新人,最后到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新人,体现了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和科学把握。其次,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青年,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建党百年来,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以及对现实的指引力。正因为如此,党才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团结广大青年,使其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最后,根据时代发展和青年特征,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党紧密结合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围绕青年的利益和需求,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生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形成了以理论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为一体的隐形培育体系。历史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教育是触及人的心灵的教育,只有坚持党的引领,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建构,才能使青年沿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推动者。
(二)始终立足于青年的群体特征和综合素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是青年群体,青年的主体特征与培育目标是决定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离不开对青年群体特征和综合素质的重视。
党始终着眼于青年的综合素质,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局限于纯粹的“政治方向”教育,不能割裂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关系,否则就会陷入只见“信仰”不见人本身的抽象境地。建党百年来,党始终围绕青年的综合素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断克服教育中的抽象化、教条化倾向。毛泽东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邓小平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四有”新人;习近平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正是党一直立足于青年成长成才目标,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青年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等结合起来,才培养了无数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者和接班人,从而赢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与此相反,“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政治信仰的片面强调,割裂了与其他素质的内在联系,导致许多青年的偏激,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历史证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结合青年的综合素质展开。
党始终立足青年的群体特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方法。青年“较易感受外界刺激,代表社会先进思想,富有反抗能力”[3](P395),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始终立足于现实,不断深化对青年群体特征的理解,并据此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首先,青年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容易接受新思想。因此,党通过创办刊物、开办党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式对青年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成熟,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党始终坚持和倡导榜样示范法,将榜样视作共产主义信仰的具体化代表,发挥榜样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引导青年向榜样学习,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最后,青年的交往对象往往是同龄人,适合集体教育。党通过创建和完善党团组织,组建青年社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利用朋辈效应,提高青年的共产主义觉悟。正是基于对青年群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党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青年的生活,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始终遵循“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实践养成”的理想信念生成规律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建立青年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认知联系、情感联系和行为联系”[16](P230)的过程。理想信念的生成受到认知、价值和行为各系统要素的制约,一般会经历共产主义理论内容的内化,思想价值的冲突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三个阶段,具有循序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教育,使青年产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认知,然后引导青年在革命实践中生成对共产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坚定信仰;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系统的共产主义理论教育,并在价值认同和实践养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时代以来,党在系统论视域下强调三者的协调关系,统筹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整体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构建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实践养成的长效机制。总之,党始终站在时代高度,不断深化对三者辩证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一,理论认知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前提。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意识的高级形式,其形成和坚定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刊物、青年团、党校、青年培训班以及高校进行共产主义理论教育,积累了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一是克服形而上学,强调共产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性。我们党一直主张“少发些抽象的哲理高论,多注重于具体的实际问题”[3](P83),借助于文件规定、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方式促使教育者紧密结合青年的生活实际,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共产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青年的共产主义理论素养。二是打破二元对立,强调共产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性。我们党一直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规律,不断探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平台,使青年在实践中克服共产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和空想主义。三是缩短时间障碍,强调共产主义理论教育的阶段性。我们党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将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转化为立足于当下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足于青年个体的“中国梦”,使青年在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中国梦”的过程中深化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同。
第二,情感认同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只有理性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青年将这种抽象的、外在的理性认识与自身的情感连接起来,形成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情感认同或意志追求。党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青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情感认同:一是加强情感连结,将共产主义情感立足于民族情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使青年在共产主义情感与革命意识、国家情感、民族情怀的共通性中提升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和追求。二是打通利益机制,将社会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在战争年代,党紧密结合青年的经济利益和现实需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年能够意识到社会理想对自身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有用性”,从而很容易形成对社会理想的情感认同。而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和平发展年代,青年很容易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影响而走向精致的个人主义。我们党积极引导青年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从政策、资金、教育等各个方面支持和鼓励青年实现个人理想,从而有利于青年增加对社会理想的情感认同,自觉把个人理想、前途、利益融进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之中。
第三,实践养成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环节。只有“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17](P816),才能将理性认识、情感倾向进一步上升为崇高信仰。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把“理想信念因素”融入到青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一是立足时代,为理想信念的实践养成提供正确方向。青年处于人生的迷茫阶段,需要党站在时代高度,引领青年实践方向,才能使青年理想信念的生成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形成历史合力。改革开放前,党积极引导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生产劳动中转变世界观,不仅有利于党的革命事业发展,也增加了青年对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和理解;改革开放后,党积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10](P8),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成果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二是搭建平台,为理想信念的实践养成提供多种形式。革命战争年代,引导青年参加革命实践是培育青年理想信念最有效的形式。和平发展年代,党以高校为载体,积极探索多种实践形式:组织开学前的军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红色之旅”的学习参观活动;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等等。这些实践形式有利于青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理想信念的魅力和强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三是统筹资源,为理想信念的实践养成构建正向环境。“青年人富于感情作用,容易接受环境的暗示”[3](P475),需要党和政府、学校等不同育人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正向的育人环境。党成立之初,就注重把共产主义的主张和观点转化为简明直接的口号、标语,粘贴在学校、街道、市集等日常生活环境中,从而对青年进行隐性培育。随着时代发展,党不断完善育人载体,探索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融通的实践养成机制,确保青年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全方面、全过程地感受和领悟到理想信念的正向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