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网络分析

2021-01-28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末梢战略性新兴产业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发展当中最快的产业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但地区发展不均衡,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方式有待改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相关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李金华等对比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带动效应和行业集聚状况[1];周屹等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存在的问题[2];贺正楚等采用Weaver-Thomas产业评价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析[3];王欢芳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入手,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4]。复杂网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薛昱等基于复杂网络,对我国2017年度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区中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5];刘清等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对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评价进行研究[6]。

基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从合作视角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的内在机制。

二、复杂网络的特征参数

(一)度及度分布

度ki是指与节点i相连的边的条数,表示与节点i相连接的其他节点的数目。度的大小表示节点在网络当中的影响力,度越大表示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可称为核心节点;度越小,表示该节点在网络当中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力较小,被称为末梢节点。

在网络中随机选择某节点,其度数为k的概率即为度分布P(k),也就是指不同度值的节点数占总节点总数的比率。相应节点的累积度分布可以表示为:

公式1中,P(k)表示度大于等于k的概率分布。

(二)度相关性

网络中用来描述度大的节点与度小的节点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变量被称为度相关性。对于节点i,其最近邻平均度值可以表示为:

(三)聚类系数

聚类系数能够衡量网络的疏密程度,网络中节点i与其他ki个节点相连,这周围的ki个相邻节点最大可能有条边,设节点i与其他ki个节点实际连边数量为Ei,那么聚类系数可以表示为:

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聚类系数的平均值即为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表示为: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复杂网络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构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演化的动态网络体系,整个网络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持、金融机构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抽象为G,主体抽象为“网络节点”,节点i和j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作为“网络连接”记为ij。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鲁棒性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鲁棒性是指整个网络对于末梢节点出现故障或退出等变化,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整个网络依然正常运作,可以理解为对末梢节点具有较高程度的容忍性。鲁棒性通常是针对末梢节点而提出的,对于末梢节点的进入和退出对网络的影响十分微弱,末梢节点故障与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脆弱性分析

处于核心节点的主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中作用关键,当核心节点出现瘫痪对整个网络造成的致命性打击,核心节点的战略部署和技术发展水平及成熟度能够影响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整体性能和结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聚集性分析

聚集性表示复杂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来度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中,聚集性表示产业当中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服务机构等主体间相互合作的集中性及发展趋势。

四、结论

基于复杂网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析,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网络中不同类型的主体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处在末梢节点的产业主体,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促进末梢节点的合作交流和互动,处于核心节点的主体,积极促进核心节点与末梢节点的合作促进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网络的协同发展,使整个网络结构更加合理、优化,具备更优越的性能;同时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集聚性发展。

猜你喜欢

末梢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评《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书评)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