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1-01-28时伟超乌云娜徐建宇叶艾青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共同体研究生中华民族

时伟超 乌云娜 马 斌 童 童 徐建宇 叶艾青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 大连 1166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自觉地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实质上就是政治认同。因而,培养高校研究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对政党、制度、国家在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便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常规内容和基础性工程。要正确引导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通过“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因为,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总体问题

当前,在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1)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具有传统的思维定势。各种社会思潮涌向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给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少数民族学生带去错误的观点,不利于少数民族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资源整合不足,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及课程资源。目前高校人员一般是由教师岗的教学人员和管理岗等非教学人员构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学人员发挥着主要作用,其他非教学人员参与度不高,这就造成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分配不均。

(3)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已做到全覆盖,但此类课程往往由于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够、授课形式枯燥乏味、课程平台建设滞后等原因也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推进产生影响。

(4)共同体”培育不足。高校校园文化本应是一个由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然而当前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基本处于一个忽视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

(5)培育体系不健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民族团结教育或民族共同体培育的相关课程,仅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民族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也结合较少,导致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不认同。

二、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

大连民族大学是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同时是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该校有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大学生、研究生,大连民族大学将利用自身的学科特色,凝聚学术优势,多维度全方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阐释,因此以大连民族大学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民族高校学生为辅助研究对象,具有切实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立了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规模持续增长,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学位管理体制和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以及民族团结。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文化与思潮在不断冲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战略任务。高校研究生意识形态问题是关系到能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坚固基础。因此,探讨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校文化和谐共生与稳定发展。

三、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根据民族高校研究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铸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上,在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正确把握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向,努力开创我国研究生教育新局面,因此未来培育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发展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五个认同”。爱国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在我国,无论是社会科学人才还是自然科学人才,一定要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强烈使命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要以增进各族师生“五个认同”为目标,积极构建多要素、综合性、全域化的教学体系,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足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丰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发挥思想政治课导向作用。以“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创新为抓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通课程体系。

2.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夯实民族团结教育队伍保障体系。重在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教师队伍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要素和基础保障。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对于民族院校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维护民族团结大局出发,把“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培养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使命感,使“三个特别”成为广大教师自觉修养和育人导向,使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各族学生的成才目标和价值追求。

3.以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为根本,形成合作协同育人体系。坚持“四为”方针,以德为先,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还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有机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课堂,实现校内校外横向贯通,资源共享,合力施策。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切实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协同顺通的教育机制,构建闭环式、全链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熔铸教育新动能,提升协同效应。创新培养模式,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基本标准与多样化培养的统一。所谓基本标准就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成为“四为”人才。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因材施教。构建更加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4.制度管根本、管长远,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势而为,改革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因此,要及时总结经验,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为关键,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制度保障体系。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高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效、管用、协调的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总结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视角下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共同体研究生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