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探析

2021-01-28陈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陈洁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公司

全球一体化后我国的经济呈现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已转变为市场竞争趋势。事业单位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而财务管理体系正式事业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压力下,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内部经济金融控制和管理的日常发展,就不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确保绿色发展。以事业单位长久稳定发展出发,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将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将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必要的分析[1]。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不足

事业单位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将内部控制部门独立出来,由金融部门负责,成为该部门的份内事。同时缺少对应的内部控制的职位,都是由金融部门相关人员完成内部控制的工作,加重了他们的工作任务,由于精力有限对内部控制的工作就不会太上心,此外工作也欠缺了专业性。导致内部控制的工作缺少了规划与监督,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没有相关职位则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工作职责模糊。内部控制工作出现差错时,无法及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二)缺乏监督

目前,我国已经构建政府和社会互相监督的外部监管体系,对各个事业单位进行外部监督。然而,这一庞大的监管体系未能在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具体的监管标准;事业单位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一套规章制度进行监管,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最终导致监管部门缺乏监管力度;二是事业单位建立金融监管本身是为了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直接属于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通常在事业单位利益与法律法规冲突时选择利益。第三,在目前的市场趋势下,事业单位并不太重视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大多以形式进行[2]。

(三)内部审计较为薄弱

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都设立了审计部门,然而审计部门并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很多都是遵循国家的政策实施的,并不是事业单位自觉进行的最高管理者。使事业单位不了解审计的工作价值,让审计工作白白存在。例如,在社会上的中小事业单位中,员工与领导忽略建立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管制度,致使该方面的工作懈怠、不认真。存在的问题不断扩大,给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内部审计力度,职工缺乏对财务管理价值的认识。

二、财务管理创新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协调好信息风险和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需要大力建设财务信息系统类的平台,并且增强平台建设,落实系统应用,保障信息安全,不断加强检查与维修。此外,还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软硬件,才能创建符合大数据环境的信息体系。其次,需要改进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创建智能信息系统,并提高信息的安全管理,做好风控体系,再根据港口的数据管理负责人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身上[3]。与此同时还要设置网络防御系统,通过数字签名认证等安全技,保障信息的安全。并创建备份系统及出现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案。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管理,防止网络灾害。对需要投资的大型系统平台,做风险效益评估,科学决策,运行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绩效考核,明确投资收益。

(二)构建完善的大数据财务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大数据决策服务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更具价值,因此需要改善数据挖掘能力。基于此,事业单位可以引入当前流行的数据过滤器、挖掘与分析技术。并创建数据库,按照业务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完成财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的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把数据挖掘处理、数据分析、云计算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云计算会计信息数据不但能够使用互联网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还能够按照所存储的数据资源,并把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与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转变为结构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而获得以财务管理为需求的数据的会计内涵,并形成了一套以财务管理信息的挖掘技术。例如,集团企业利用共享服务中心将报告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精简化及自动化。共享服务中心还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分析报告发给各级领导与相关职员,方便及时访问。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分为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能力,通过大数据管理系统把指标划为各个业务与小组。利用共享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不仅可以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还能够更好的管理与控制事业单位的风险。帮助事业单位的总部职能部门、审计部门实施集中控制,减少业务风险。

(三)注重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人才

要发展现代事业单位,还要重视网络时代下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育,当前事业单位需要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牢固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从而建设大数据人才专业能力的队伍。可以从信息的规划、数据分析、系统运行及维护几方面着手,从中选出不仅熟悉财务管理还具有大数据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数据人才队伍,利用社会合作共建的模式,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科研所这类专业性结构的第三方资源,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风险控制与预防经验的积累、大数据专业技术。以此创新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分析及科学建模,打造出财务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在重要问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支援。此外,还需要关注事业单位职员的需求与目标,创建全方位人才发展机制,采取多样化的长期激烈措施,加强职工的创新能力与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加入大数据革命中的发展趋势,完成财务管理大数据引用的质量及效率。

(四)强化监督与约束

对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而言,需要适当调整公司内部环境,同时让事业单位中的高层人员认知到一个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所具有的价值,监督机制方面需要从董事会中着手,保证董事会可以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好内部监督作用,需要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体系,并认识到金融的发展趋势,清楚资金的来源,以此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及有效性。同时对事业单位各部门不时进行抽查,清楚工作完成进度,并及时掌握工作中没有做到位的地方,进行纠正[4]。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对自身的监管职权予以重视,在进行走访调查时,要仔细认真,不可敷衍了事,一旦发现违规违纪的现象,要立即上报,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切忌徇私枉法。

三、小结

总之,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建设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事业单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可以有效帮助事业单位规避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风险,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