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探思

2021-01-28侯冬敏包头市龙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管理

侯冬敏 包头市龙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以预测因素或者失误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可以涵盖企业会计制度制定、技术方法应用、组织调控等方面。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质量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会计部门是企业的“命脉”,一旦会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则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使企业陷入经营管理危机。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正在向着系统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强化风险识别与控制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依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确定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基本规划和后期工作步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不科学、不全面,是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在设定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实质性管理内容的规划,导致财务管理目标的引导作用被弱化,会使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增加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风险。

其次,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不科学。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可以给会计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案和组织规划,制度作为监管工作开展的约束条件,制度不科学则对管理工作无法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容易使管理工作混乱,则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财务管理账目不清晰、明确,进一步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严重情况还在造成企业经济危机。

最后,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不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和各项财务数据关系密切,但是很多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上重视不足、能力水平低下,导致硬件和软件建设环节都存在缺陷,比如一些软件更新不及时,会造成会计管理风险,如企业财务信息泄露。

二、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一)树立高度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这是我们精准应对会计管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除了企业财务工作者需要自主树立高度风险意识之外,企业在这方面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配合风险防控知识讲座,引导企业全员树立会计管理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员工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认知。

风险意识培养应该着眼于企业的日常工作,比如项目开展之前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综合考虑各单位经济预算情况,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分析资金配置需求。另外,项目建设开始后,要登记每日预算支出情况,分析消费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支出水平的变动因素,整合数据、综合分析,为后期项目风险预判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企业会计管理部门要核查费用指出情况,保证资金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此外,会计风险管理需要进行全过程预算控制,结合主管部门下达的月度预算规划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二)设定清晰的会计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组织会计管理工作导向和参考,因此在想要提升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水平,首先需要明确管理目标。设定清晰的会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向着系统化和清晰化方向发展,客观分析自身资产结构,考虑财务指标,关注市场发展形势,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会计管理模式。此外,细化会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求精准、明确,科学定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方向,比如目标定位要基于不同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会计管理目标的明确设定还在于数据基础的是否全面,因此企业在财务数据建设方面应该重视起来,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可行性报告生成等环节都十分关键,同时保证数据时效性。

确立会计管理目标,提高企业规避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如流动资产管理中的现金管理,我们在参与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执行《现金管理暂行规定》,报销费用、个人借款和对外支付等环节需要得到总经理签字批准,之后需要经过部门审核,经办人也要签字,说明现金用途。出纳人员要负责做好日常收支台账,按时定期做好汇报,明确现金结余情况,所有现金流水都要有完整的首付款凭证。清晰明确的会计管理目标,在企业组织框架中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传统的财务职能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绩效管理、会计管理相互融合,拓展传统风险管理空间之外,更能够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风险防控意识。

(三)科学制定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密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变化情况,立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全面推动企业制度改革深化,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形势的新型会计管理制度[1]。另外,构建和完善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要求我们从多方面着手,管理层明令下达之后基层工作员要精准执行,管理制度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部门要统筹管理,其工作包括财务人员调配,负责财务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和总经理汇报财务状况,总账会计中需要有专人负责凭证审核、税务申报、编制报表等工作,成本会计主要负责成本核算工作,明确往来企业的账目明细,资产会计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出纳负责银行现金存款管理,全方位分析管理对策的可行性,精准执行会计管理指令,提高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

(四)建设企业会计管理监督体制

首先,最大限度消除各部门和岗位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会计管理工作中受多元因素影响,领导者以及其它部门对会计管理相关工作的参与会直接削弱岗位的监督管理能力。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利益关系中剔除干扰因素,突出会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在人员任免和调动工作中,要考量人事变动人员与地区负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尽量消除利益关系影响[2]。

其次,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构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旨在提高企业的内控能力,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保证企业经济活动中参与人员之前无密切关联,但是又彼此存在制约关系,这样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违规和违法行为[3]。

尤其是企业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权掌握者也应该受到牵制,经济活动开展的全过程都要在监督范围内,同时完善和落实企业的内部检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责任与范围,构建规范的会计监督机制[4]。

(五)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培训机制

企业管理会计参与培训活动旨在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使自身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工作的新要求,提高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

基于上述培训目标,企业管理会计培训的主要内容确立应该密切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及时更新会计准则,贴合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设置培训项目,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能力,使其明确认知自己在岗位工作中的职责,并且积极配合企业其它岗位人员工作。此外,以信息时代作为背景,关注信息化工作理念渗透和方法指导,提高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工作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会计管理人员队伍。

(六)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风险预判工作,利于逐步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因此现代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帮助降低会计管理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首先,以构建数据模型作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环境的能力,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数据共享的优势,实时监管和反馈会计管理有关的信息。此外,密切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态,包括成本预算、流动资金使用等,都要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监控,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5]。另外,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具体参考企业的监管制度,负责监管工作的部门要和其它部门形成配合关系。最后,明确、追究管理层的管理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结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有效的内控手段,以会计管理工作为例,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保障经济效益获取的同时,还要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而不管是从社会属性还是从经济属性来看,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企业的会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组织过程中,应该积极吸取社会经验,同时把自己的工作中获得的新经验进一步反馈给社会。现代企业在会计管理风险防控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具备先进专业技能的人才,配合企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利用企业优势结合新型技术,有效化解各类风险。上文重点分析了企业会计管理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以期研究内容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