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思考

2021-01-28左旭颖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管理工作

左旭颖 中国人民大学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发生深刻变革,只要强化各项管理工作与实现体制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发展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才管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人事档案,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履历经验等内容加以记载,有利于为企业岗位人员分配提供积极的参考。企业方面只有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维系双方的利益,同时赋予企业前行的动力。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毫不夸张的说,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只有实现高效管理,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因此,完善相关制度是必要的。现阶段,许多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既降低管理效率,又可能对员工的权益造成损害影响。首先,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松懈,存在档案丢失的问题。甚至有的档案由员工自行保管,导致企业方面未能对个体员工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条例进行约束,在降低管理效率的同时,难以实现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1]。

(二)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必须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深入开展工作。首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由于岗位调整、职务升迁等因素的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经常调换,致使档案管理团队不稳定,不能全面而深入的开展管理工作。其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不够,未能予以高度重视,使其工作流于形式化。如遇到不定期大检查,则会突击工作,应付了事。

(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相对单一,长期以往,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仅局限于对人力资源资料的查找与利用方面,但信息内容的利用率低,难以对企业发展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保密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要实现高效管理,应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以达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然而,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未能做到这一点,其管理模式单一问题凸显,阻碍企业发展进程[2]。

(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逐渐深入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之中,对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更为重要。然而,纵观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其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例如,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相对较少,而多数企业选择以纸质档案方式进行管理,不仅加大管理难度,而且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长期以往,易阻碍企业发展进程。

二、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针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而言,属于企业的服务部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思想渗透到员工日常工作生产中。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人才战略的必要条件,是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所以,在进行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此来提升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促进企业内部有序发展。纵观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实践,积极开展该工作,对企业而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该工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保障。人事档案,是对企业员工个人信息及工作履历、经验的记录,通过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无形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其次,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则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众所周知,文化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只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引领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最后,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提高档案服务水平[3]。

三、强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而言,要有效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积极完善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首先,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统一管理制度,力求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以合理归档和高效利用档案信息内容。其次,完善人事档案专人管理制度,指派专人进行专职管理,既能有序开展管理工作,又可以保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最后,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完善考核制度,一方面,能够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其积极主动开展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管理工作的流程,增强管理实效性,进而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4]。

(二)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是尤为重要的,因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更为重要。首先,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者的个人信息、工作履历、经验等信息汇总,并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将其妥善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管理人才的工作优势。其次,积极为人事档案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选拔政治、文学等素养及计算机水平高的人员融入管理团队,不仅有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且可推进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最后,加强管理者的教育培训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保密意识培养,由于人事档案信息涉及到员工的隐私及企业人才的商业秘密,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二是加强管理技能培训,使之掌握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技能,付诸于管理工作实践中。此外,企业还应创设良好的管理氛围,营造“人人管理,管理人人”的氛围,促使管理者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工作。

(三)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十分重要。首先,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大力支持管理部门的工作,以增强员工的自我责任感及提升其价值。例如,加强硬件设施基础建设,为推进该工作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企业方面应注重营造管理文化,增强管理者的重视度,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工作。一方面,积极强化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鼓励管理人员积极与企业各部门领导及工作者进行沟通,通过深入交流,更为有效的了解员工实际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最后,管理人员应重视档案保护、维修、抢救工作,以更好进行人事档案管理[5]。

(四)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从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看,其模式相对较为单一,虽然对企业管理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尤为重要的。首先,调整人事档案管理组织机构,一方面,设定有效的管理部门,充分发挥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使之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推进管理进程;另一方面,对现有人事档案管理组织进行优化,减少冗余的岗位与职务,实现团队精简化、高效化,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管理工作。其次,建议实施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将企业员工的档案进行集中化管理,同时又兼顾分散于各部门之中,确保各部门负责人能够对岗位员工的实际能力有全面而精准的评估。通过对管理人事档案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企业档案信息数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要深入推进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加快其信息化进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加强企业数字化档案建设,创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既能方便管理工作的实施,又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其次,企业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高效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分析员工的档案信息,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最后,创建动态化的管理系统,通过设置管理权限,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开展。基于互联网环境,数字化、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势在必行,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如硬盘数据破坏、数据传输受阻、数据承载力差、信息泄露风险、黑客攻击等,直接对企业产生威胁。对此,相关人员应注重提高管理技术手段,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减少与规避技术风险。

结论: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可促进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纵观企业该方面的管理工作现状,虽然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且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问题,降低管理水平。对此,提出几方面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三是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四是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五是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基于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