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实践经验探析
2021-01-28宋友德田海燕陈蓉
宋友德 田海燕 陈蓉
铜仁广播电视大学
一、试点概况
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于2016年底启动,共有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6家。在三年多社区教育试点中,铜仁市试出了特色,试出了经验。多次多校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塑造了8个国家级、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2018年贵州省首批社区教育试点绩效评估中,铜仁广播电视大学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优秀”等次;在2019年全省第二批社区教育试点绩效评估中,石阡职校、江口县教育局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囊括了全省的“优秀”等次。可见,铜仁市是贵州省社区教育试点“优秀”等次最集中的试点区,“社区教育试点”经验值得探析。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站位,从市级层面总体规划
《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铜仁广播电视大学及其站点成立铜仁城市大学,设置……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就业与创业学院”的意见,以及“全民阅读、书香铜仁”的全民终身学习目标,为铜仁市社区教育作总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对加快铜仁市发展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立机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1.分层建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任务。从市、县(区)级和试点单位层面,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推进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2.分级建立管理机构,加强督促指导。在市、县(区)级层面,分别成立铜仁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XX县(区)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以及“X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学校”,建立铜仁市社区教育管理制度和督促检查机制,推动了社区教育试点的创新开展,做到有组织领导、有服务指导、有活动场所、有教学效果、有特色品牌。
(三)强化基础,让社区教育“有家可归”
1.部门联动,整合共享部门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多功能的涉及部门众多的教育工程。因此,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除用好试点单位自身资源外,还采取多部门联动,整合共享资源,整体推进社区教育全面实施、全面发展和品牌建设。2.筹措资金,新建共建社区教育场馆。铜仁市委、市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教育,不惜巨资建设“乡愁故园”和“五馆三中心”,更加注重“环境育人”,让城市的每一寸土、每一块砖、每一面墙、每一片草地,都实现美化、净化、硬化、绿化、艺术化,给人以美的感染和教育的熏陶。如“锦江景观步道”“印江书法广场”等。
(四)优化队伍,建设四支社区教育团队
铜仁市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坚持“自我充实、自觉创新”的理念,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思路,从“校外培训与校本研修、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名师工程与创新团队”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以“学历+职称+技能”的模式,重点建设“四支”社区教育团队,即区域性社区教育管理团队、专职教师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专家咨询团队。
(五)组团科研,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为有效探索社区教育发展新路,铜仁广播电视大学坚持“教育课程化、体验社会化、培训特色化、课程多元化”的理念,围绕“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组建社区教育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省、市、校级课题研究。先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招标课题3项、校级重点课题6项,编印社区教育试点教材2部,建立社区教育基地数10个,初步形成了“理论性、实践性、探索性”相融合的科研团队和“教材+视频+体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六)突出特色,打造社区教育试点范式
1.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四点半课堂”。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四点半课堂”,是2018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是解决铜仁市碧江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它的创办,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的孩子放学后有“家”可归,有“人”看管,有“地方”能学,真正体现“社区教育回归社区”的特色。2.江口县中等职业学校“工匠学堂”。江口县中等职业学校“工匠课堂”,是2019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是发扬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三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企业选单+社区送课”的教育模式和菜单式课程体系,强化社区教育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贡献。3.石阡县“中老年健身活动项目”。石阡县泉都街道的“中老年健身活动项目”,是2019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是石阡县中老年康养及文化健身的社区学习型组织,对提高居民整体素质、陶冶情操具有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围绕“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出发,突出特色,形成范式,多向发力,点面推开,在科学研究、对策建议、体系构建、路径探讨、品牌塑造等方面,成效显著,营造了“全民学习、书香铜仁”的良好氛围,让全民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