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1-01-28念欲霞郑玲玲
念欲霞 郑玲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球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日益突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每年至少也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我国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中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和中毒性的疾病[1]。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约数十万起,发病人数逾千万人次[2]。大部分食源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性肠胃炎,但引起急性肠胃炎的食源性病原有很多,不同病原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程度也不同[3]。如上海食用毛蚶暴发的甲型肝炎大流行[4]、三聚氰胺等事件[5],这不仅大范围危及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更引发了公共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稳定。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已将食品安全问题及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列入公共卫生优先解决的问题。我院作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为深入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出多项管理策略,目的在于督促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期达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1 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
为切实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福建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我院于2016年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及《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奖惩制度》;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医务部、检验科、预防保健科、各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同时也制订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流程,如图1所示。
2 2016 ~2019 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情况
2.1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率逐年上升
我院自食源性疾病监测开展以来,理顺工作流程,每年均超额完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达的120例/年的监测任务。2016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率(该年食源性疾病报告例数/该年门诊接诊人次 ×0.01%)为 1.031 /万,2017年 为 1.133 /万,2018年为1.429 /万,2019年为1.367 /万,各年份食源性疾病报告率大体呈现上升趋势(χ2=14.791,P=0.002 )。2016~2019年平均生物标本采集率为63.23%。2016~2019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见表1。
2.2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质量逐年提升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漏报率逐年降低,从2016年的11.66%下降至2019年的3.98%。区疾控首次审核通过率从2016年的91.11%提高至2019年97.78%。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质量逐年提升 (χ2=10.167,P=0.017 )。
图1 食源性疾病监测流程
3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漏报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漏报率虽逐年下降,但仍存在部分临床医生对食源性疾病缺乏认识导致报告意识薄弱的问题,认为腹泻是常见病,未详尽询问病史,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漏报;部分医生认为报告食源性疾病需填写诸多信息,额外增加工作负担。另外,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要兼顾很多工作,如查房、交班、诊断、治疗、手术、会诊、教学、开会、门诊、讲座、科研等,繁忙中也易造成漏报或迟报现象。
3.2 食源性疾病病例暴露信息填写不完整
饮食暴露信息采集不完整或不规范,如有的病例暴露信息有多个的,但只写其中一个;有的病例食品名称填写不规范或食品品牌填写不清楚;有的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填写不详细。这些缺项漏项均导致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表初次审核无法通过。
3.3 部分食源性疾病病例无生物标本信息
2016~2019年生物标本采集率平均仅有63.23%,有近一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未留取标本。可能的原因是有的患者认为病情不严重,只需开药服用,拒绝粪便检查,即使医生开了医嘱,患者也只是去取了药而没有按医嘱去检查粪便,标本未被采集,使食源性疾病病例无法获得病原学检验的生物标本信息,造成标本采集数少于病例报告数的现象。
4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的对策研究
食源性疾病作为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样属于食品安全问题[6]。对食源性疾病实施监测时,应发挥出哨点医院的作用[7]。为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我院根据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4.1 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管理以保障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我院定期组织召开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小组会议,分管领导亲自参与现场指导工作,多次会议讨论制定食源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和优化工作流程,协调各科室积极参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交流,理顺工作流程,并明确医务部为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第一责任处室。预防保健科负责落实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协同信息管理处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并做好网络报告工作。预防保健科每天对门诊信息进行查询,查阅是否有漏报、误报情况,督促哨点科室,确保监测任务的落实。预防保健科每2个月对食源性疾病信息填报情况进行统计,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并将结果上报医务部,通过行政干预,保障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目前,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已纳入我院医师绩效考核。
4.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以提高食源性疾病报告质量
预防保健科负责对新上岗人员和规培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对在职员工每年进行1~2次院内食源性疾病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定义、监测目的、报告流程;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系统 ;常见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等。此外,我院每年均外派监测科室医务人员参加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的各种关于食源性疾病监测技术培训班,学习如何进行信息采集、标本采集,正确填报信息卡、事件报告等,强化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报告内容及流程,有利于筛选病例,及时上报。
表1 2016~2019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病例数及生物标本监测情况
表2 2016~2019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漏报率及审核通过率
4.3 对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实行信息化改造
为了能够实时、动态了解食源性疾病病例情况,并做好网络报告工作,我院预防保健科积极协同信息管理处在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基础上,开发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系统,在福建省率先完成HIS系统改造。在电子信息报告流程的设计上,建立“食源性疾病ICD-10诊断编码库”,对临床医生的“诊断”进行自动识别,发现疑似或符合食源性疾病诊断时提醒医生,提高病例监测上报率。对食源性疾病报卡中患者的基本信息可进行自动获取,暴露信息可进行逻辑校验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减轻医院临床医生的报卡负担,提高报告率和填卡的准确率。
4.4 强化科普宣教
我院开展多种形式食品安全和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模式,为本院职工和市民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院内关于《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健康防治》等宣传栏知识,发放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救治》等宣传材料,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识,确保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4.5 加强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制定的全球食品安全战略中曾强调,创建食品安全基础结构应优先考虑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的报告与监测,获得充足且准确的有关食源性疾病发病状况、致病病原和人群等信息,这是评估食源性疾病经济负担、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效果、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新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的重要手段[8],更是政府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技术基础及监督执法中的技术支撑[9]。美国已建立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包括: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国家法定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生实验室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等[10]。美国多个食源性监测资料用于估计全美每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例数,其研究成果被国际上所有研究食源性疾病的国家广泛引用。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有一个强有力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有的国家其监测范围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世界病原物质监测,尤其是启动了微生物源追踪技术应用。我们国家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内容还比较单一,我院也意识到作为监测哨点医院的压力,须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监测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更好地发挥监测效果。
综上所述,领导重视、制度完善是开展一切公共卫生任务的基础。2017~2019年,我院均按照原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圆满完成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任务。2018年4月被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我院将继续完善并加快实现快捷、高效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管理工作体系,积极响应推进国家对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为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