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E-w orks 教学模式应用

2021-01-28张天成

科技视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会学工业微信

张天成

1 教育信息化2.0 简介

教育信息化2.0 由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于2018 年4 月13 日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是推进“互联网+ 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它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使教育资源和教育观念物联网化。这个观点的提出正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由互联网到物联网转变的升级过程中,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必要性要求。

另外,安徽省教育厅和我校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就我校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 年以来建设有百余门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就我校工业设计专业而言,目前已经建设有《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面)》两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如果再整合外校、外省和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建设的在线教育资源,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开展全面线上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 E- works 教学模式简介

E- works 教学模式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是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产物。近二十年来,由于E- works 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更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而受到普遍的关注。在国内,基于E- works 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早由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博士在2001 年提出。

E- works 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一个具体运用,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将他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环境表达出来,如用Word 制作成电子作业、PowerPoint 制作的演示文稿、FrontPage 和 Dreamweaver 制作的网页、Authorware 制作的多媒体报告、Flash 制作的动画、VB 设计的小软件等,这些数字化的作品被称为“电子作品(E- work)”。在某一学习阶段或基于目标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若干学习成果和作品的汇集被称为“作品集(works,其中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存贮、传输、演示、应用的数字化的作品集被称为电子作品集E- works)”。电子作品集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其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不仅是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资源,也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即: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探究;鼓励学生运用新知识进行作品创作,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作品创作和意义建构上,鼓励作品创作的多样性,这明显体现了E- works 教学模式目标的开放性。

结合目前我校和疫情的实际情况,就目前笔者承担的两门软件课程——《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面)》和《三维造型设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非常适合开展E- works 教学模式。

2 月中旬是各大高校开学的集中时间段,也是线上教学比较集中的时间段。面临突如其来的不利形势,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全面开展实时线上教学。这个要求从近期来看是“停课不停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从长远来看必将对学习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有其很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有两点:第一,网络平台有限,网络速度缓慢甚至堵塞,直播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征,甚至是线下教学的翻版,这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基于课程的特征,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基于现代学生学习的特征,探索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新的教学模式。

3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的E- works 教学模式应用

3.1 开展实时线上教育的不利因素

3.2 E-works 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面)》为例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面)》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是两款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 和CorelDraw。笔者主持的省级质量工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面)》在2016 年获批立项,目前线上教学资源已经基本拍摄完成,能够开展日常的线上教学活动。运营平台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网站e 会学,域名http://ehuixue.cn/;智能手机终端(含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有APP 版本的e 会学。学生可以按照要求注册,加入班级学习,进行互动。

教学班级基本情况如下:

班级名称:工业设计3191;

上课时间:周五下午第5/6/7/8 节课;

班级人数:38 人。

教学流程基本如下:

13:30:班级微信群提醒各位同学按时上课;

13:50:学习通APP 上开始签到,一般持续时间为30 分钟;

14:00:班级微信群通报上次课作业情况;布置当天学习任务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打开e 会学,按照要求进行在线学习;

14:30:学习通APP 统计未签到同学名单;教师亲自或委托班长查询具体原因,并作详细记录;

15:00:班级微信群或者e 会学在线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16:00:班级微信群要求每一个学生把学习视频截图集中发到群里,并做出统计;督促未及时发截图的学生;及时解答学生提问;同时要求在e 会学上实时留言分享;

16:30:班级微信群点名1- 2 名学生发送作业截图,教师点评,做适当的总结;

17:00:班级微信群和e 会学同时发布作业信息和注意事项,一般要求学生作业发送到QQ 邮箱;

17:20:学习通 APP 第二次签到,持续时间 10 分钟;特别留意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

17:30:按照学院要求,提交《线上教学反馈表》。

4 E- works 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在近期就所带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调查班级:工业设计3181/工业设计3191/其他相关学生。

(2)取样人数:108 人。

(3)关于线上学习情况调查表。

5 E- works 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毋庸置疑,E- works 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当前实际情况、适合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基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E- works 教学模式的理论层面没有突破性进展,这势必引起操作层面有不完善的地方;E- works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高度自觉、硬件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学习过程监控有漏洞,甚至硬件配套跟不上,这势必引起个别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另外就是对于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同学,通过网络沟通辅导也有词不达意的地方;作业一般只能布置封闭性的问题,开放性的、探索性问题基本不能布置;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知道学生和老师对新事物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是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碰见各种各样的问题,E- works 教学模式同样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必将能够完善E- works 教学模式,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会学工业微信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工业人
微信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微信
微信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