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托管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对杭州启示
2021-01-28杭州市发改委课题组
杭州市发改委课题组
一、发达国家课后服务政策定位
课后服务是托管服务的一种,联合国将托管服务(Child Care)规定为孩子在家庭以外所接受的团体生活或机构生活的教育与照顾。多数发达国家在儿童托管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等保障措施。美国“儿童全面发展法案”规定,所有儿童享有高质量的看护服务,确保政府对课后托管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拨款。日本颁布《放学后儿童计划》、《推进“放学后儿童计划”中相关部门与学校的相互协作》、《放学后儿童综合计划》等8项涉及儿童课后服务的政策,课后照顾服务是日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于1986年提出《校外看护、假期看护及高危娱乐场所管理经营计划》,对儿童课外看护教育服务的具体运营等做出了明确要求。法国以课外活动中心的模式提供课后服务,形成了《社会行为和家庭法》、《公共卫生法》等涉及课外活动中心开办要求的政策体系。韩国于2005 年实施“课外学校”计划,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开展课外辅导教育,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二、发达国家课后服务的实施情况
(一)资金来源
主要发达国家课后服务的资金保障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支持,二是由政府、家长、基金会等多方共同承担课后服务成本。英国课后托管的费用主要是由政府、家长和托管机构共同承担。政府对托管机构进行拨款补助,托管机构向学生收取服务费用。同时,政府为家庭提供托管补助基金、托管券、税收减免等政策。澳大利亚政府主要提供服务机构建立启动资金,运行资金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区域行政部门共同承担。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给予特殊照顾,为其提供“政府基金”。法国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来自于家庭补助基金的拨款对课外活动中心进行扶持。家庭承担的课后服务费用由各市镇自行确定,分为八个等级的阶梯式价格。
(二)服务场所
各国课后服务开展的场所基本都是以学校场地和校外公益性场所为主。美国在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11512个场所中,82.1%的是公立学校,9.8%的是社区。学校和社区组织合作,提供丰富的课后教育内容。日本要求各地原则上在所有小学校区,推进放学后儿童托管服务,市町村充分利用学校设施,确保儿童课后活动场所安全。澳大利亚以学童住所就近为原则,服务机构与社区联系紧密,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直接依托社区设施来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加拿大学龄儿童托管教育的地点集中在教堂、学校、图书馆、社区中心、家庭内部等。
(三)服务内容
多数国家认为,课后服务为儿童课余生活的丰富、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与机会。法国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成长特点,分别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开展各种素质教育和科普教育。日本课后托管内容主要包括指导作业、预习复习、补充学习等学习支援,实验或工作、英语会话、文化艺术等体验活动,棒球、足球等体育运动以及生活指导等。英国把托管教育主要功能定位为以照顾儿童为目的,以启发儿童主动求知的本能,安排如组织家庭俱乐部、复习功课、特长训练、参观博物馆、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四)师资配置
师资力量对于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影响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师资问题的解决对策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师资储备培养以及对相关人员做出资格规定和审核。韩国在各教育厅建立了“放学后学校支援中心”,该机构成员大多由大学教授组成,负责从事课后服务教师职前培训、在职进修和结业证书发放等工作。美国鼓励有资质的高中生、教育类大学和学院的学生参与课后托管项目,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由此来扩展放学后托管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英国要求从事托幼服务的教师参加过大专课程学习,重点研习理论与实务训练且必须达到相应职务的资格水平,并要在当地社会服务委员会注册通过。日本课后托管服务主要由地域社区的志愿者担任,并对其资格条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五)服务监管
各国为适龄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始终将服务监管作为工作的落实重点。日本先后出台了《课后儿童健全育成事业的设施及运营标准》、《课后儿童俱乐部运营方针》等文件,并制定运营标准、专业人员资格制度等规范标准。加拿大颁布《国家儿童托管教育质量评估》,对服务机构的环境、设施、安全、健康、课程、师生比、人员关系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澳大利亚儿童课外看护教育服务标准涉及课后服务的设施设备、健康和安全、人员配备、服务程序、行政职能等方面,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制定,由州和地区政府负责执行。美国《保障安全和智力发展:为了孩子们的校外时间》的研究报告作为保障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形成了包含目标设置、工作人员素质、课程设置和评价等9大内容领域,27项具体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丰富课后服务类型
将课后服务作为公共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加大财政拨款力度,通过税收、弹性价格等政策减轻课后服务机构与家长的负担,形成政府、家长、课后服务机构共同分担费用的机制。此外,在财政经费上给予保障性支持,由教育部门牵头,利用学校场地和资源,允许学校、社区、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提供课后服务,扩大课后服务规模、提高课后服务灵活性。
(二)明确服务师资要求,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学生“在校托管”工作的师资主体可由有意愿的在职教师及学校自主聘用的一些辅助性教职人员来专门承担。教育行政部门需对从事课后服务人员的资格条件做出规定,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才能进入校内外托管教育领域从业。同时,通过上岗前培训并在后续工作中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课后服务师资能力水平。
(三)开展课后服务调研,制定课后服务质量标准
根据课后服务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和当前课后服务发展现状,制定课后服务质量的统一标准,加强课后服务质量评估监督。通过调查研究和评估报告的形式争取政府支持,引起社会对课后教育的关注,为制定课后服务专业标准、政策、开发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与指导,推动课后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