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黔江:脱贫攻坚再奋进携手共创“甜蜜事业”

2021-01-28本刊通讯员刘政宁龚杰品

电脑迷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蜂黔江区蜂箱

本刊通讯员 刘政宁 龚杰品

一个名为“五根树”的地方已成了放蜂人心中的“宝地”。虽然漫山遍野的五倍子花已凋谢,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果子,但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黔江区黑溪镇村民王贞六指着大山说:“这里花多,是放养中蜂的好地方。”

濯水镇双龙村2 组村民张华,发现了“五根树”得天独厚的“宝”,2019年成了王贞六的徒弟,养起了中蜂。“五根树”是丘陵地带,大地上凸起一个个小山包。山包上全是树林,村民上山下山时,用脚走出了一条条小路。

张华家后山蜿蜒的小路边,每间隔2 m左右,就安放一个蜂箱。空中,蜜蜂来来往往,形成一张宽大的蜂网,发出“嗡嗡”的声音。

王贞六酷爱蜜蜂,玩“蜂”好似上了瘾,只见他双手揭开蜂箱,熟练地起出巢脾,弯下腰,压低手臂,朝着蜂箱使劲地一抖,蜜蜂大多掉落在蜂箱底部,部分蜜蜂围着蜂箱盘旋。

一手握住巢脾,一手用刀削去巢皮,那填满巢房的蜂蜜就流了出来。顿时,空气里散发出一股甜甜的清香味。王贞六在演示,身边的几个徒弟睁大双眼,认真地学,把师父的绝招储存到大脑中。

快!去摇蜜!

徒弟们进了摇蜜房,蜂蜜流过滤网,不一会儿就装满蜜桶。桶里的蜂蜜晶莹剔透,让人欣喜。

王贞六养蜂有“瘾”,助人更有“瘾”。“为了让大家养蜂致富,再远我也会去。”王贞六说。黑溪镇距离濯水镇有60 km左右,但距离挡不住助人的热情。

71 岁的王贞六,2014 年时是贫困户,在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学习技术发展中蜂养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高手。王贞六养蜂赚了钱,2015年主动申请脱贫,率先摘掉了“贫困帽”。

“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带动周边的乡亲们一道富裕,人生才更有价值。”2017年,在黑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王贞六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动员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中蜂养殖。王贞六无偿为25 户建卡贫困户送去了35桶蜜蜂,并手把手传授养蜂知识,让大伙在甜蜜的事业中致富。

2019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六个扶贫日。这天,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王贞六荣获“奋进奖”。他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对观众说:“脱贫不忘众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2020年1月20日,王贞六成立了黔江区蜜蜂产业协会,把养蜂技术倾囊相授。“在王贞六的带动下,胜地社区目前养蜂户有300多户,每年增收100多万元。”黑溪镇胜地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周晓军说。

猜你喜欢

中蜂黔江区蜂箱
简易中蜂采水碗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黔江工作站揭牌
环保蜂箱设计
悬崖上的蜂箱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野生中蜂的诱捕
重庆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创新
新型蜂箱获国家专利专产高档封盖蜜